封神?孤大商稱霸洪荒 第159章 羨煞人道
朝歌九州歸心、人道與天道並立的訊息,順著幽冥通道傳到地府時,森羅殿內沒有了往日的陰森沉寂,反倒滿是感慨與羨慕。
平心娘娘身著素色宮裝,端坐在輪回殿的蓮台之上,手中摩挲著一枚染著輪回氣息的玉印,望著殿外飄向東方的金色人道之光,眼中滿是悵然,輕聲歎息出聲。
十殿閻羅與後土娘娘侍立在旁,聽到這聲歎息,都下意識靜了下來——
自上次帝辛劍指幽冥、逼平心立誓後,地府上下便格外關注朝歌動向,如今見帝辛竟能走到這一步,人人心中都翻湧著複雜的情緒。
“當年巫妖量劫,若我與兄長(後土化身平心前,與祖巫為兄妹),還有帝俊、太一能有帝辛這般的心智與魄氣,我等又豈會淪落至此啊。”
平心娘孃的聲音帶著幾分沙啞,目光飄向幽冥深處,似在回憶當年巫妖爭霸的盛況,“那時巫族掌大地,妖族掌天庭,本是人族未興前的洪荒雙雄,若能同心共抗量劫,而非內鬥不休,又怎會落得妖族覆滅、巫族消散,兄長們歸位天地,我也隻能化身平心,守著這幽冥輪回的下場?”
當年巫妖量劫,巫族因祖巫不合、行事魯莽,妖族因帝俊太一執念霸權、猜忌下屬,最終兩敗俱傷,反倒給了人族崛起的機會。
如今見帝辛——
明知逆勢,卻敢護人族;明知麵對五聖與天道,卻能凝聚人心、合道抗天;更能放下“獨斷”,引九州歸心,而非像帝俊太一那般霸權獨攬,平心娘娘心中的悵然,更甚幾分。
十殿閻羅聞言,都紛紛點頭。秦廣王低聲道:
“娘娘所言極是。帝辛此人,看似狠辣,實則懂凝聚人心——
他護人族,便得人族信仰;他合人道,便得人道加持,這纔是他能抗五聖、平九州的根本。”
“當年巫妖若有這份眼界,也不會落得那般結局。”
“何止是眼界,更有那份魄氣。”
平心娘娘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羨慕,“當年我巫族雖強,卻不敢與天道硬抗;”
“帝俊太一雖掌天庭,卻也懼量劫定數。”
“可帝辛呢?他敢罵三皇、抗五聖,敢邀人道共戰天,這份敢逆定數、敢護族群的魄氣,當年我等,竟無一人能及。”
“如今人道昌盛,與天道並立,說起來,倒比當年巫妖鼎盛時,還要風光幾分。
“說起帝辛,我心中是又後怕,又敬畏,更多的卻是佩服。”
眾人都看向她——
當年後土祖巫以身化輪回,最懂“族群存續”的重量,她對帝辛的評價,更顯分量。
“後怕的是,上次他劍指幽冥,逼娘娘立天道誓言時,那股不管不顧、敢掀地府的狠勁。”
平心娘娘抬手,摸了摸手臂上似有若無的威壓印記,那是當年帝辛軒轅劍劍光掃過時留下的氣息,“那時我便知,此人若為敵,地府必遭大難,連輪回秩序都可能被他打亂,如今想來,仍覺心有餘悸。”
“敬畏的是,他雖狠辣,卻從不對無辜人族下手——
他屠西岐,是因西岐叛商引陰兵;他殺西方修士,是因修士誘騙百姓;”
“他抗五聖,是因五聖要滅大商。他的狠,全對著敵人;他的護,全給了人族,這份‘護短’的底線,比許多洪荒強者都要清晰,也值得敬畏。”
說到最後,後土娘孃的語氣裡滿是佩服,目光望向東方的金色光帶,眼中閃著亮光:
“而最佩服的,是他能從‘孤家寡人’,走到‘九州歸心’——
“當年我巫族十二祖巫,個個神通廣大,卻仍難同心;”
“帝辛雖無祖巫那般先天神通,卻能憑著‘人皇’的身份,聚億萬人族信仰,合人道之力,與天道分庭抗禮。”
“這份能凝聚族群、能逆定數的本事,便是當年的帝俊太一,也遠不及他。”
平心娘娘聞言,緩緩點頭,眼中的悵然漸漸淡去,多了幾分認可:
“你說得沒錯。帝辛此人,雖為洪荒異數,卻也是人族之幸。如今人道昌盛,人族安穩,我們地府守著輪回,倒也能少些戰亂帶來的亡魂,從某種意義上說,還要多謝他。”
十殿閻羅也紛紛附和——
以往戰亂頻發,地府的亡魂堆積如山,輪回通道都時常堵塞;
如今九州安穩,百姓安居樂業,亡魂數量銳減,他們也總算能鬆口氣,不用再日夜處理輪回事務。
“隻是可惜,當年巫妖沒有這般人物。”
平心娘娘再次望向東方,金色的人道之光透過幽冥縫隙灑進來,落在她的蓮台上,竟添了幾分暖意,“若當年有帝辛這般的人,能領著巫妖同心抗劫,或許如今的洪荒,又是另一番景象,我等也不用守著這冰冷的幽冥,羨慕人道的昌盛了。”
後土娘娘與十殿閻羅都沉默了——
是啊,若當年有帝辛這般的心智與魄氣,巫妖何至於覆滅?
隻是世間沒有“若”,如今的洪荒,已是人族的洪荒,已是人道與天道並立的洪荒,而他們這些經曆過巫妖量劫的“舊人”,也隻能在幽冥之中,望著東方的金色光帶,歎一聲往昔,敬一聲帝辛。
此後,地府更是嚴守當年的誓言,從不乾涉人族投胎,也從不私派陰兵入人間——
他們既怕帝辛的狠辣,更敬帝辛的擔當,更羨慕人道的昌盛,不願再招惹這位能逆天護族的人皇,隻願守著輪回,看著人族在帝辛的引領下,愈發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