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俠道 第450章 各懷山海
殿內死寂如墳。
一股寒意透出門縫,紮得殿外眾人一個激靈,紛紛從震驚中回神。
二總管僵硬的脖頸緩緩轉動,目光與各位尚書一一相碰,從每人眼中都看到了駭浪滔天的影子。
他喉頭一滾,顫巍巍吐出胸口憋著的那口氣,朝兩側小太監們偏了偏頭。
三名小太監當即朝不同方向飛奔而去,步履慌亂,甚至連跌帶撞,狼狽不堪地消失在迴廊儘頭。
……
清明殿內,龍涎香在青銅獸爐中盤繞,化作一縷縷青煙,嫋嫋升騰。
朱啟明聽著跪地小太監那帶著顫音的稟報,懸在宣紙之上的禦筆驟然一頓。筆尖飽蘸的硃砂,終是未能落下,就這麼凝在了半空。
“劈啪——”
香頭毫無征兆地爆開一聲輕響,濺起幾點轉瞬即逝的火星,打破了這份靜寂。
“朕知道了。”朱啟明聲音平直得像一塊磨砂的青石板,聽不出半分喜怒。
角落裡,一個冰冷的聲音彷彿毒蛇般鑽出:“這楊天祏竟敢狂悖至此!公然僭坐禦座,其心可誅,此人絕不能再留……”
朱啟明連眼皮都未曾擡一下,隻將手中那支紫毫筆,輕輕擱在了紫檀木龍紋禦案上。
“嗒。”
一聲清響,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讓那冰冷聲音戛然而止。
“殺?”
他嘴角牽起一絲極淡的弧度,像是冰封湖麵被石子敲出的裂痕。
“殺給誰看?給殿外那些伸長脖子、等著看戲的勳貴看?還是給天下人看?我朱家的江山,已淪落到需要靠武力才能維係這可憐的體麵?”
他緩緩擡眼,目光似能穿透窗櫺,落在窗外那沉沉暮色之上:“他要坐,便讓他坐。朕,倒要瞧瞧他費儘心機演這出戲,是真想推行那‘共生’之道,還是……另有所圖。”
語氣微一頓,轉為森然:“傳旨二總管,壽宴照舊。朕,片刻便到。”
小太監躬身應諾,背脊已被冷汗浸透。
……
與此同時,配殿暖閣。
炭火燒得正旺,蒸得屋內暖意融融,卻似乎怎麼也暖不了四位國公爺的心。
靖國公負手立在窗前,背影僵硬,手指無意識摳弄著窗櫺上繁複的鎏金纏枝蓮紋,一遍又一遍。
定國公擡眼瞥了他一下,語氣裡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玩味與焦躁:“靖遠兄,你就真沉得住這口氣?那黃口小兒……他此刻坐的,是龍椅!”
靖國公緩緩轉過身,眸中精光冷冽,如兩柄出鞘寒刃,直直釘在定國公臉上。
定國公似被他目光刺得一怔,卻仍滿不在乎地想要再開口。
這時,一直閉目養神的鎮國公忽然出聲,聲音古井無波,卻帶著定人心神的力量:
“天,塌不下來。即便真要塌,也有個子更高的先頂著。你我此刻急吼吼地蹦出去,是打算替誰擋這第一刀?”
他枯瘦指尖在膝蓋上極有節奏地輕輕劃動,彷彿在推演著什麼。“看戲,要看全場。鑼鼓才剛響,急什麼?”
靖國公從鼻子裡哼出一聲,聲音裡透出壓抑不住的煩躁:“看戲?隻怕這戲再看下去,你我經營多年的棋盤,都要被人徹底掀翻了!”
“此言差矣。”
安國公慢悠悠呷了口茶,胖臉上堆著慣有的笑,眼底卻清明似水,“這天下,說到底,拚的可不隻是誰拳頭更硬,還得看誰占著‘理’字。眼下嘛……嘿嘿,且看陛下如何‘以理服人’罷。”
他意味深長地瞥了眼通往正殿的方向,“這水越渾,才越有意思,不是嗎?”
定國公聞言,輕蔑地瞥了他一眼,語帶譏諷:“死胖子,你莫要再故弄玄虛。彆忘了,這盤棋的終局,可不是凡俗權柄歸屬。”
這話如同一聲警鐘,讓安國公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咂了一下嘴,神情罕見地嚴肅起來。
暖閣中陷入了暫短的沉寂,隻餘炭火持續的“嗶剝”輕響,以及各自胸腔裡那沉重的心跳聲。
末了,鎮國公朝外吩咐道:“盯緊,陛下若起駕,提前通傳。”
門外一聲乾脆的“諾”傳來,配殿重歸沉靜。
……
西席彆院,靜宜堂內,薰香淡渺。
今日的壽星、宮中都稱一聲“魚老”的大總管,正對著一麵水晶鏡,仔細整理身上那件禦賜的嶄新蟒袍。
聽完小太監帶著哭腔的稟報,正撫平腰間玉帶的手猛地一頓,臉上那點因壽辰而生的淺淡笑意瞬間凍結,眼角幾不可察地輕輕抽搐起來。
靜默隻持續了一瞬。
隨即,一陣略顯尖銳、彷彿硬從喉嚨裡擠出的笑聲打破了凝滯:“好!好——!真是一份……彆致的‘厚禮’!”
又理了理本已十分平整的袍袖,指尖微顫地撫過頜下雪白的長須,這才緩緩轉過身來。
“金童……玉女?嗬嗬……”
他聲音帶著一種令人心頭發毛的平靜,“鎮南王真是有心了,這是盼著老夫也尋個童兒傳承衣缽嗎?嗬嗬……嗬嗬嗬……”
“師……師父,這……這簡直是欺人太甚!如何是好啊?”
旁邊侍立的大太監已是麵無人色,聲音因極致憤怒與恐懼而顫抖,“要不要徒兒帶人去……”
“去什麼去!”
魚總管猛地打斷,聲音尖利,隨即又強行壓下,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
“糊塗東西!鎮南王是客,客隨主便……呃,主隨客便!他這份‘壽禮’……寓意,寓意深遠呐!”
“可是,禦階被他的人……這,這如何向陛下交待啊?”大太監急得額上青筋暴露。
“陛下自有應對,無需我等僭越。”
魚總管閉目,深吸一口帶著涼意的空氣,再睜眼時,渾濁老眼裡,隻餘下深不見底的沉黯,“快去!告訴小二,絲竹不準停,酒菜加緊上!要快!要……一切如常!”
大太監不敢再言,躬身快步退下。
魚總管轉回身,再次麵對水晶鏡,擡手搓了把臉,努力向上扯起了嘴角,彷彿在練習著,待會兒該如何展現出恰到好處的“驚喜”與“欣慰”。
清明殿的天威難測,配殿暖閣的暗流湧動,靜宜堂的驚怒交加——三處心思,皆懸於鎮南王這石破天驚的一步之上。
宮牆之內,大半王宮隨處可見行色匆匆內侍與宮人,更襯得這暴風雨降臨前的短暫寧靜,壓抑得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