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俠道 第453章 時空法則,禦共生
當就在所有人以為風波已告一段落之時,那道稚嫩清脆的嗓音,竟又一次劃破空間。
“爺爺,你給我起個名字吧,好不好?”
同樣的聲線裡,此前的不諳世事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不見底的孤寂與委屈。
這絲情緒,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具魔力,所過之處,空氣彷彿被瞬間抽空,陷入了比之前更深沉的、令人心顫的絕對死寂。
它像一枚無形卻最鋒利的針,輕易刺穿了所有精心編織、關於猜忌與權力的厚重帷幕。
一個被刻意遺忘的事實,如同宿命的種子,從皇帝、魚老、四國公以及所有知情者的心底破土而出,眨眼間便長成了無法忽視的參天巨樹。
就在這片死寂即將壓垮神經的繁體,楊天祏恰到好處地開口了,聲音平淡無波,卻如驚雷炸響:
“自從秘境出來,堪堪半月,還沒來得及為她取名字。”
“秘境”二字,重若千鈞!狠狠砸在殿內所有重臣心頭,壓得他們呼吸一窒,臉色遽變。
鎮國公猛地擡頭,那雙向來古井無波的眼中,第一次出現了山嶽般的沉重,目光如實質般壓向安國公身後的宋裕恒。
安國公肥胖臉上慣有的笑意瞬間凍結,他微微偏頭,作側耳傾聽狀。宋裕恒立刻俯身低語。
儘管在場多為武道高手,耳力驚人,但安國公在聽完後,還是刻意擺了擺手,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乾澀:
“如實,稟告陛下。”
“是!”宋裕恒朝禦階上恭敬執禮,“啟稟陛下!”
禦座之上,朱啟明雙目如淵,餘光始終鎖定著楊天祏,聞言,隻是微微頷首。
隨著宋裕恒將秘境中從妖城帶出女童,到出來後那株詭異蘭花幻象娓娓道來,殿內所有目光都像被磁石吸住一般,死死釘在了那個正往魚老懷裡拱的小女孩身上。
驚疑、貪婪、忌憚、算計……種種複雜情緒在那些平日裡波瀾不驚的眼眸深處,瘋狂交織、閃爍。
就在這時,楊天祏再度開口,聲音不高,卻有著奇異穿透力,清晰滲入每個人靈魂深處:
“光明神殿裡,龍皇親口說過,她為人、妖、魔三界所不容。”
唰!眾人目光倏地聚焦於他。
隻見他緩緩轉動視線,與殿內諸公一一對視,眼神中帶著居高臨下的輕蔑。
“三界?不容?”
他忽然冷笑,聲音陡然拔高,“這正說明其出身不凡!”
話落,猛地轉向朱啟明,目光灼灼:“我皇統治天下,萬邦來朝!不管他是妖,是魔,終要俯首稱臣。”
緊接著,他目光落在將小女孩緊摟懷中的魚總管身上,字句鏗鏘:
“此乃天命所歸!她,便是我皇對三界最有力的宣告!收其為傳人,即是為我皇……執三界之牛耳!”
這番話,如萬丈巨石墜地,讓所有人心神劇震,不自主地吞嚥著口水,聽著彷彿天方夜譚,卻又被其間滔天氣魄所懾。
安國公失神低喃:“三……界?妖……魔?”
定國公嘴角咧開難以置信的弧度:“執三界牛耳……”
靖國公雙眼微眯,寒光乍現:“楊天祏!你這是要引上界戰火,焚我人間基業嗎?!”
“上界?”
楊天祏淡然迎上靖國公目光,嗤聲譏諷,“難道靖國公是想效仿萬邦臣服我大夏,去向妖魔卑躬屈膝不成,搖尾乞憐不成?”
話音未落,他猛地長身而起!一股無形而磅礴氣勢的驟然騰升,目光淩厲如刀,掃過全場:
“諸公的棋局,難道就隻盯著這區區凡間,方寸之地?”
雄渾聲音在大殿中激蕩:“仙道將開!煌煌大世已在眼前!爾等可曾想過……登仙之路究竟如何走?!”
倏然間,轉身看向魚總管,語氣充滿警醒:
“是一個人孤零零飛昇仙界,當一個苦哈哈的散修,為一個虛無縹緲的夙願摸爬滾打、孤身奮戰好……”
話語稍頓,緩緩偏頭,目光與禦座上的朱啟明正麵碰撞:
“還是帶著全部家底,舉國共赴仙界,雄踞一方,爭霸浩瀚仙域……更好?!”
“舉國飛升”、“爭霸仙域”——
這八個字,如同九天神雷,在眾人的心湖深處轟然炸響,掀起滔天巨浪!何等狂妄!又何等……令人心馳神往!
然而,殿內諸公皆非被情感左右的庸人,短暫震撼後,理智迅速回籠。
鎮國公一聲輕咳:“共生之道,確為天地終極之律。千萬載間,曆代先人皆在探尋其可行之法,隻可惜……結果不儘人意。”
“不錯。”
定國公介麵,“萬物生靈皆無法獨存,共生之道一直默默運轉。可小範圍容易,若想拓展至整個天下……何其艱難!”
“是也。”
安國公搖頭歎息,一副悲天憫人神態,“萬物等級森嚴,人心更是叵測,其間鴻溝壁壘,萬難逾越。”
……
眾人議論紛紛,引經據典,最終卻都歸於一個無奈的原點——道之高懸,無落地之策。
一直深邃審視楊天祏的朱啟明終於開口:“不知鎮南王,是否悟得可行之法?”
楊天祏擡頭,目光輕淡地掠過禦座,落向魚老懷中已然入睡的小姑娘:
“看來,她與魚老,確有天緣。”
魚總管攬著小姑孃的手臂微顫,另一隻手不自覺地撫向顎下,卻又在半空停住,唇線緊繃。
朱啟明適時道:“異數,亦是機緣。”
兩人視線無聲碰撞,魚總管眼中那難以壓製的嚮往與掙紮,被他精準地捕捉。
“不如,就叫‘小魚兒’吧。”朱啟明似已有決斷,再度開口,“如魚得水,夙願得償,甚好。”
話音未落,楊天祏已淡然否定:“寓意頗佳,不過……魚歸滄海,卻難避三界風波,格局……太小!”
朱啟明眼底暗流洶湧,身體前傾,語氣轉寒:“那依鎮南王之見,該當何名?”
楊天祏麵色依舊,語調平靜,“天命所歸,怎好假手於人?”
朱啟明凝視他片刻,忽地坐直身軀,目光重重落在小女孩身上:
“好!超脫三界,傲視寰宇!今日,朕便賜汝正名——朱星寰!”
“朱”姓!
禦階之下,四公視線瞬間交彙,隨即齊聲執禮:“陛下聖明!”
眾人隨聲附和。
朱啟明廣袖一拂,目光再度鎖住楊天祏,如鷹凝視。
楊天祏整理衣袍,起身,正視皇帝,躬身大禮:“微臣,代小魚兒,謝陛下隆恩!”
旋即,轉向魚總管,亦是鄭重拱手一禮,卻未言。
禮畢,霍然轉身,麵向殿下公卿,聲徹大殿:
“諸位國公所言,句句在理,然,未及其本。之所以萬法皆難通共生之道,根源在於……”
他語速放緩,一字一句,清晰無比:
“格局太小,眼界未開。”
悠然拾階而下,行至鎮國公案前,“困於池沼之魚,安知江海浩瀚?”
步伐轉動,停在定國公麵前:
“以自身為中心,又如何共情眾生?”
轉身,目光掃過安國公、靖國公,聲音陡然拔高,如金玉交擊:
“唯有超脫萬物,又融於萬物之法,方能被眾生所納,成就真正共生!”
滿殿寂然,眾人或皺眉,或垂首,皆陷入深思。
禦座之上,朱啟明直接打破沉默,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疑問:
“不知是何等法門,竟有如此包羅萬象之格局?”
楊天祏立於大殿中央,迎著所有目光,斬釘截鐵,吐出四字:
“時空法則!”
此四字一出,全場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