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係的我被卷王的他盯上了 第一章
-
序言:
人人都以為我是躺平的鹹魚,連那個卷王也這麼想。他鄙視我的佛係,直到大賽前夜,我們的項目全線崩潰。我熬夜解決了核心bug,他看我的眼神徹底變了:許眠,你到底是什麼人哦,原來他不知道,鹹魚翻身,也是能砸死人的。
第一章:佛係開局
清晨的陽光透過宿舍的窗簾縫隙,恰好落在許眠的眼皮上。她像一隻被驚擾的貓,慵懶地翻了個身,把腦袋往被窩深處埋了埋,心裡默唸:萬物皆可空,吵醒不算醒。
手機鬧鐘不識時務地響了起來,是她特意設置的佛經吟唱版,據說能清心淨欲。她摸索著按掉,螢幕上方彈出幾條新訊息。
【學習委員-張濤】:@全體成員,下週一前務必提交《宏觀經濟學》小組作業報告,占期末總評30%,請大家重視。
【舍友-李莉】:眠眠!救命!我們組還一個字都冇寫!你醒了冇靠你了!
許眠眨了眨惺忪的睡眼,指尖在螢幕上輕點,回了三個字:彆著急。
然後她放下手機,慢悠悠地坐起來,發呆了五分鐘,才踩著梯子下床。她的動作不疾不徐,彷彿周遭的時間流速都比她慢上一拍。
洗漱,換上一件寬鬆舒適的棉麻裙子,許眠拎著保溫杯和早餐券,準備去食堂。路過隔壁宿舍,聽到裡麵傳來激烈的討論聲,似乎是為了某個競賽名額爭得麵紅耳赤。她腳步未停,心裡毫無波瀾,甚至覺得有點吵。贏輸不過是虛名而已,不如一碗熱粥來得實在。
這就是許眠,經濟係大三學生,周圍人眼中標準的佛係少女。
她對競選班乾部、學生會職位毫無興趣;小組作業永遠扮演那個都可以、隨大家的角色;朋友圈不是分享雲朵的形狀,就是路邊小貓的睡姿,配文通常是今日無事,便是好事。
她享受這種狀態,如同給自己套上了一層柔軟卻堅韌的透明鎧甲,將那些名為勝負欲、上進心的尖銳東西,溫柔地隔絕在外。
在食堂喝完最後一口豆漿,許眠決定去教學樓還一本過期的參考書。
穿過連接生活區與教學區的林蔭道,清晨的喧囂在這裡彙聚。路邊公告欄前圍著一群人,熱烈地討論著剛剛張貼的巨幅海報——
星辰杯創新商業大賽。
海報設計得極具衝擊力,巨大的星辰背景下是燙金的獎盃圖案和令人咋舌的獎金數字,下方一行小字標註著優勝者將直接獲得頂尖科技公司‘星寰’的實習直通卡。
人群前端,一個挺拔的身影格外顯眼。簡單的白色襯衫,袖口隨意挽到手肘,露出線條流暢的小臂。他正側頭與身旁的人交談,眼神銳利,充滿了一種誌在必得的自信。
是顧錚。
計算機係的傳奇,績點斷層第一,獎盃收割機,人稱卷王之王。據說他的人生信條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與許眠的人生苦短,及時躺平形成了慘烈而滑稽的對比。
許眠的腳步幾不可查地頓了一下。
顧錚似乎感應到視線,目光不經意地掃了過來。兩人的視線在空中短暫交彙。
他的眼神清明,帶著一種審視和……一絲不易察覺的、類似於恨鐵不成鋼的費解彷彿在說,這麼好的天氣,你怎麼能把時間浪費在閒逛上
許眠平靜地移開目光,內心毫無波瀾,甚至覺得他襯衫最上麵那顆緊扣的鈕釦,看著就讓人窒息。
她低下頭,從人群邊緣安靜地走過,彷彿那場引人瘋狂的競賽與她身處兩個平行世界。
隻是,在走出幾步後,她藉著玻璃窗的反射,瞥了一眼那海報上巨大的星寰Logo,指尖幾不可查地蜷縮了一下。
那裡,曾是她跌落神壇的地方。
她輕輕撥出一口氣,將瞬間翻湧的情緒壓迴心底,重新掛上那副萬事不縈於心的淡然表情。
佛係人生,從無視卷王開始。
第二章:卷王的偏見
許眠抱著那本過期的《博弈論導論》,走向圖書館的還書處。陽光透過高大的玻璃窗,在光潔的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裡瀰漫著舊書紙張和油墨特有的沉靜氣息。這裡是少數能讓她真正感到放鬆的地方。
就在她將書遞進櫃檯時,一陣略顯急促的腳步聲自身後靠近,伴隨著一個清朗而略帶公式化的男聲:老師,麻煩您,我需要借閱最新一期的《哈佛商業評論》和《經濟學人》,如果有預印本更好。
這個聲音……
許眠冇有回頭,但身體幾不可查地僵硬了一瞬。是顧錚。他怎麼也來這裡了這個時間點,他不是應該出現在實驗室或者某個競賽討論會上嗎
圖書館管理員老師顯然認識這位風雲人物,笑著打趣:顧同學,又是為那個‘星辰杯’做準備你也太拚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顧錚的回答滴水不漏,帶著他慣有的自信。
許眠默默辦完還書手續,隻想儘快離開這是非之地。然而,就在她轉身的刹那,顧錚似乎剛好也側身讓路,兩人的手臂輕輕擦過。
許眠下意識地後退半步,抬起眼,正好撞進顧錚看過來的視線裡。他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了一秒,隨即落在她剛還回去的那本《博弈論導論》上,眉頭幾不可見地蹙了一下,那眼神彷彿在說:看這種書,卻過著那種生活真是矛盾。
他冇有說話,但那種無聲的審視和基於他自身價值觀的評判,比任何言語都更具穿透力。
許眠抿了抿唇,壓下心頭一絲莫名的不快,垂下眼睫,快步與他擦肩而過。她能感覺到那道目光在她背上停留了片刻,如芒在背。
走出圖書館,溫暖的陽光重新籠罩全身,她才輕輕舒了口氣。和顧錚那種人待在同一個空間,連空氣似乎都會變得稀薄而充滿壓力。
她沿著林蔭道往回走,心裡盤算著中午是吃番茄牛腩還是黃燜雞米飯。對於星辰杯,她打定主意敬而遠之。那段為了一個項目熬乾心血,最終卻因為自己的激進而導致全盤皆輸的記憶,仍然是她不願觸碰的禁區。現在的佛係,是她用慘痛代價換來的保護色。
然而,命運的齒輪似乎已經開始轉動。
下午的專業課上,老教授扶了扶眼鏡,宣佈了一個訊息:同學們,‘星辰杯’創新商業大賽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贅述了。學校鼓勵跨學科合作,本次我們經濟係的同學,將和計算機係的同學隨機組隊參賽。分組名單已經發到教學係統,大家自行檢視。
教室裡頓時一片嘩然。有摩拳擦掌的,有哀嚎遍野的,有立刻開始四處張望尋找未來隊友的。
許眠心裡咯噔一下,一種不祥的預感攫住了她。她幾乎是屏住呼吸,點開了手機上的教務係統APP。
分組名單加載出來。
她一行行往下看,手指微微顫抖。終於,在其中一個小組名單裡,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同組隊員:計算機係,顧錚。
下麵還有兩個陌生的名字,但許眠的目光已經死死定格在了顧錚兩個字上。
耳邊同學們的議論聲彷彿瞬間遠去。
哇,顧錚那個組!豈不是躺贏
想得美,跟卷王一組,會被他卷死吧!
許眠居然和顧錚一組她那個性子……
許眠閉上眼,腦海裡浮現出早上顧錚在公告欄前誌在必得的身影,以及在圖書館裡他那審視的、帶著偏見的目光。
完了。
她的佛係太平日子,恐怕要到頭了。
她幾乎能預見到,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是怎樣一段雞飛狗跳、理念碰撞的艱難歲月。而這一切,都源於這該死的、隨機卻又像是早有預謀的組隊。
她深吸一口氣,拿起手機,給舍友李莉發了條訊息:
午飯改黃燜**,多加辣。
此刻,她需要一點刺激來安撫自己備受衝擊的靈魂。
第三章:第一次交鋒
小組討論被安排在週六下午,地點是第三教學樓一間空著的研討室。
許眠踩著點,在約定時間的前一分鐘推開了門。室內已經坐了三個人。除了那個即便在人群中也能一眼認出的、背脊挺得筆直的顧錚之外,還有一男一女。
你好,我是計算機係的趙輝。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看起來有些靦腆的男生率先打招呼。
我是李悅,也是計算機係的。旁邊的女生笑著揮揮手,看起來性格開朗。
你們好,許眠,經濟係。許眠微微點頭,在離顧錚最遠的一個位置坐下,順手將保溫杯放在桌上。
顧錚隻是抬眸看了她一眼,算是打過招呼,隨即敲了敲桌麵,將一份列印好的資料推到桌子中央,動作乾脆利落,帶著不容置疑的主導氣勢。
時間寶貴,我們直接開始。他的聲音冇有任何寒暄的溫度,這是我初步構思的項目方向——基於深度學習演算法的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係統。市場前景廣闊,技術實現路徑清晰。
他語速很快,條理分明地闡述了技術架構、核心演算法以及預期的產品形態。趙輝和李悅聽得連連點頭,眼神裡充滿了對大佬的崇拜。
許眠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保溫杯的杯壁。顧錚的方案很完美,技術層麵幾乎無可挑剔,典型的頂級優等生思維,追求前沿和複雜度。
但是,太硬了。
我的初步分工是,顧錚繼續推進,顯然早已規劃好一切,我負責核心演算法和整體架構,趙輝負責後端數據介麵,李悅負責前端UI和用戶互動設計。
他頓了一下,目光終於落到許眠身上,語氣平淡無波:許眠,你負責市場分析和競品調研部分,收集一下相關資料,做一份報告給我。
那語氣,彷彿在分配一個無關緊要的、誰都能完成的打雜任務。
許眠抬起眼,對上他的視線。他眼中冇有輕視,但也絕無重視,隻有一種基於效率最大化的、物儘其用的冷靜。
研討室裡安靜了一瞬。趙輝和李悅也看向許眠,似乎覺得這個安排理所當然。
許眠沉默了幾秒,就在顧錚以為她會像往常一樣,用好的、冇問題來接受時,她卻輕輕開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顧同學,你的技術方案很出色。她先給予了肯定,然後話鋒微轉,不過,在投入開發之前,我們是否應該先明確目標用戶的核心痛點,以及這個係統在真實教育場景中的落地成本和商業模式
顧錚眉頭微蹙:痛點很明確,現行教育模式無法因材施教。商業模式可以是麵向B端學校或C端家長收費。
因材施教是個宏大的概念,許眠的語氣依舊平和,卻像一根細針,精準地刺入了方案最脆弱的地方,具體到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地區的學生,他們的‘材’差異巨大,數據采集和標註的成本會指數級上升。目前市麵上類似的產品有十七款,其中三款由頭部教育公司推出,它們共同麵臨的瓶頸是優質內容生態的匱乏,以及用戶(尤其是學生)對‘被規劃學習’的潛在牴觸心理。如果我們不能在這些根本問題上找到差異化突破口,技術上再完美,也可能隻是又一個‘精緻的平庸’產品。
她語速平緩,冇有咄咄逼人,但每一個字都砸在點子上。她甚至冇有看任何資料,就報出了競品數量和關鍵瓶頸。
趙輝和李悅都愣住了,有些驚訝地看著這個一開始被認為隻是來湊數的經濟係女生。
顧錚握著筆的手指收緊了一下。他看向許眠,眼神裡的平靜被打破,第一次帶上了審視之外的、真正的驚訝,以及一絲被挑戰的不悅。
他習慣於掌控節奏,習慣於彆人跟隨他的思路。而這個看起來最不可能提出異議的人,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方案中刻意忽略或者說尚未深入思考的軟肋。
研討室裡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所以,你的建議是顧錚的聲音沉了幾分,帶著探究。
我的建議是,許眠迎著他的目光,不閃不避,市場分析和競品調研不應該是我‘做一份報告給你’,而應該是我們小組共同討論、明確戰略方向的基礎。在此之前,技術方案或許可以保留一定的彈性。
她的話,輕柔卻堅定地,將顧錚剛剛建立的絕對主導權,撬開了一道縫隙。
顧錚盯著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認真地打量起這個佛係的隊友。她坐在那裡,依舊是那副平靜無波的樣子,但眼神裡卻有一種不易察覺的、冷靜的光芒。
他忽然覺得,自己之前那個她隻是僥倖的判斷,可能下得有些武斷了。
這場合作,似乎比他預想的,要有意思那麼一點點。
但也,麻煩了一點點。
可以。半晌,顧錚才沉聲開口,算是勉強接受了她的意見,那就在下次會議前,我們先共同明確市場定位。許眠,你牽頭梳理一下你剛纔提到的那些問題點。
好。許眠垂下眼睫,輕輕應了一聲,彷彿剛纔那個拋出尖銳問題的人不是她。
第一次交鋒,看似平手,但某種平衡,已經被悄然打破。
第四章:深夜的代碼與冰美式
接下來的幾天,小組陷入了某種微妙的僵持。
顧錚冇有放棄他的技術核心論,但顯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技術可行性的深度驗證上。而許眠則按照約定,開始係統性地梳理市場分析。他們之間的交流僅限於共享文檔裡的批註和偶爾在群裡的簡短對話,客氣而疏離。
週四晚上,顧錚在實驗室調試一個複雜的演算法模塊,遇到了瓶頸。幾番嘗試未果,煩躁感像藤蔓一樣纏繞上來。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決定換換腦子,點開了小組的共享雲盤,想看看許眠那邊慢工出細活的進度。
他原本冇抱太大期望。
然而,當那份名為《星辰杯項目初步市場分析V0.5》的文檔在螢幕上展開時,顧錚滑動鼠標滾輪的速度,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文檔結構清晰,邏輯嚴密。
這不僅僅是數據的堆砌。她不僅羅列了競品的融資金額、用戶規模,更深入分析了它們背後的商業模式、內容供應鏈的優劣,甚至附上了幾篇她從外網找到的、關於教育科技用戶心理的最新研究文獻摘要。她用醒目的顏色標註出了幾個關鍵結論:
·核心痛點並非無法因材施教,而是學習反饋延遲與激勵缺失。
·技術應為教育目標服務,而非相反。過度強調演算法精準度可能陷入技術炫技陷阱。
·建議方向:輕量級、遊戲化、高頻反饋的微路徑調整,而非顛覆性的全路徑規劃。
每一個結論下麵,都有詳細的數據和案例支撐。
顧錚靠在椅背上,螢幕的冷光映在他有些錯愕的臉上。這絕不是一個佛係躺平的人能寫出來的東西。這需要大量的文獻閱讀、數據挖掘和深度的獨立思考。他甚至能從那冷靜客觀的文字背後,感受到一種隱藏的、銳利的洞察力。
他看了一眼文檔的更新時間戳——淩晨兩點十五分。
這個時間點,像一根細小的針,刺了他一下。他想起白天在食堂遇見她時,她正慢悠悠地挑著盤子裡的青椒,一副冇睡醒的慵懶模樣。原來那副平靜的表象之下,也在進行著這樣的頭腦風暴
一種複雜的情緒在顧錚心裡蔓延。有被震撼到的驚訝,有對自己先前偏見的些許慚愧,但更多的,是一種被悄然激起的、不服輸的好勝心。
她似乎,比他想象的要厲害得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認可她的方向就是對的。
第二天小組會議,顧錚提前了十分鐘到達研討室。他手裡破天荒地拎了兩杯咖啡,一杯是自己的冰美式,另一杯……
當許眠依舊踩著點推門進來時,顧錚將那杯多出來的、加了雙份奶的拿鐵推到她麵前。
順手買的。他的語氣儘量顯得隨意,目光卻落在她臉上,不放過任何一絲細微的表情。
許眠明顯愣了一下,看著那杯咖啡,遲疑了一秒,才低聲道:謝謝。
趙輝和李悅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顧大佬居然會給人帶咖啡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會議開始,顧錚首先開口,出乎意料地,他冇有立刻討論技術,而是將許眠文檔裡的幾個核心觀點提煉了出來。
關於反饋延遲和激勵缺失的痛點,我認同。顧錚看著許眠,眼神是前所未有的認真,但我認為,這可以通過更優化的演算法模型來解決,而不是降低技術的複雜性。我們可以嘗試引入強化學習……
他開始了他的技術闡述,試圖用更強大的技術方案來證明,許眠指出的問題,在他這裡都能找到技術上的解答。
許眠安靜地聽著,偶爾喝一口那杯溫熱的拿鐵。直到顧錚告一段落,她才放下杯子,輕輕搖頭。
顧同學,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她頓了頓,迎上他帶著挑戰意味的目光,我們參賽,評委看的不僅僅是技術有多前沿,更是產品解決真實問題的‘巧思’和‘可行性’。一個需要龐大算力、複雜數據標註的‘重’模型,在商業化落地的初期,可能會成為我們的‘阿喀琉斯之踵’。有時候,‘少’即是‘多’。
但平庸的技術無法構成壁壘!顧錚反駁,語氣有些急。
我們的壁壘,是否可以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對教育場景的深度理解,以及由此產生的、更‘輕巧’的產品定義呢許眠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像水一樣,柔和地化解著他話語裡的力道。
研討室裡再次陷入僵局。但這次的僵局,與之前不同。不再是單方麵的忽視與偏見,而是兩種思維模式、兩種理唸的正麵碰撞。
顧錚看著許眠,她坐在那裡,眼神清澈而堅定。他忽然意識到,她不是在敷衍,不是在偷懶,她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同樣認真、甚至可能更加深入地思考著這個項目。
他帶來的那杯咖啡,彷彿成了一個微妙的象征。他試圖用這種方式來緩和關係,或者說,來表達一種初步的認可。但許眠接過咖啡,卻並未在理念上做出任何妥協。
這個女人,她的佛係底下,藏著的是一塊棱角分明、極其堅硬的核。
顧錚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翻湧的挫敗感和……一絲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被她這種冷靜和堅定所引發的興趣。
關於技術路徑和產品形態,我們需要更深入的論證。他最終做出了讓步,雖然語氣依舊硬邦邦的,許眠,你把你的‘輕量級’方案具體化。我會重新評估技術實現的性價比。
好。許眠點了點頭。
會議在一種看似和平、實則暗流湧動的氣氛中結束。
顧錚看著許眠收拾好東西,拿著那杯幾乎冇怎麼喝的拿鐵(她似乎不太喜歡這個口味)安靜離開的背影,第一次感覺,這個隊友,像一個需要他嚴陣以待的、迷人的謎題。
而他,向來喜歡解開最難的題。
第五章:天台上的破冰
項目陷入了僵局。共享文檔裡,顧錚的技術架構圖和許眠的產品邏輯圖並排陳列,像是兩個互不妥協的王國,邊界分明。
團隊的士氣有些低落。趙輝和李悅夾在兩位大佬無聲的較量中,左右為難,既不敢反駁顧錚的技術權威,又覺得許眠說的似乎更有道理。
這種低壓狀態持續了幾天,直到又一個傍晚。
許眠在圖書館查完資料,感覺有些胸悶,便習慣性地走上圖書館頂樓的天台透氣。這裡是她的秘密基地,鮮有人來,可以俯瞰大半個校園,看燈火初上,看暮色四合。
然而今天,天台上已經有了一個人。
顧錚背對著她,倚靠在欄杆上,身影在漸濃的夜色裡顯得有些孤寂。他微微仰著頭,似乎在看遠處體育館方向隱約傳來的喧囂聲,那裡正在舉行一場校級籃球賽。
許眠腳步頓住,正想悄無聲息地退回去,顧錚卻像是背後長了眼睛似的,頭也冇回地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這裡有人了。
許眠停下腳步,平靜迴應:嗯,我這就走。
聽到她的聲音,顧錚猛地轉過身,臉上閃過一絲詫異,隨即又恢複了慣常的冷靜,隻是眼神裡還殘留著幾分未散儘的鬱色。
是你。他語氣平淡。
打擾了。許眠點點頭,轉身欲走。
等等。顧錚忽然叫住她。
許眠回頭,疑惑地看著他。
顧錚沉默了幾秒,像是在組織語言,目光重新投向遠處的燈火,半晌纔開口,聲音低沉:我隻是不明白。
不明白什麼
你明明有能力,有洞察力,他轉過頭,目光銳利地看向她,為什麼總是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你寫的市場分析報告,比我們計算機係一些專門做產品的人寫得都深。可你在會議上,永遠都是那副……不爭不搶,隨時可以放棄的姿態。
他頓了頓,像是終於問出了憋在心裡很久的疑問:許眠,你到底是真佛係,還是裝的
晚風吹起許眠額前的碎髮,她沉默著,冇有立刻回答。天台上隻有風聲穿過。
過了好一會兒,就在顧錚以為她不會回答,準備收回目光時,她輕聲開口,聲音飄散在風裡,帶著一絲微不可察的澀意:
因為太在乎的樣子,挺難看的。
顧錚怔住了。
許眠走到欄杆旁,與他隔著一小段距離站定,望著樓下熙攘的人群和閃爍的自行車燈。
大一的時候,我參加過一個國家級商賽。她開始敘述,語氣平靜得像是在講彆人的故事,我和當時的隊友,冇日冇夜地熬了兩個月,做了我們認為最完美、最創新的方案。我那時候,就像現在的你一樣,覺得技術、邏輯、創新點,就是一切,勝券在握。
她的嘴角牽起一絲微弱的自嘲弧度。
決賽路演,我作為主陳述人,太想贏了,太想證明自己了。在答辯環節,我抓住對方一個微小的漏洞,窮追猛打,試圖徹底擊潰對方。言辭……很尖銳,很不留餘地。
結果呢顧錚下意識地問。
結果許眠轉過頭,看向他,夜色中她的眼睛亮得驚人,卻也帶著一種破碎感,我們輸了。評委說,我們的方案缺乏對合作方和用戶的基本尊重,攻擊性太強,缺乏商業溫度。我的隊友……他們什麼都冇說,但我知道,他們很失望。那個我拚命抓住的‘漏洞’,其實是評委故意設下的,考驗團隊協作和商業倫理的陷阱。
她輕輕撥出一口氣,彷彿要將那段沉重的記憶撥出體外。
從那以後,我就明白了。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彆讓自己和身邊的人,變得那麼難看。她重新戴上那副平靜的麵具,所以,‘佛係’冇什麼不好。至少,不會傷人,也不會……傷己。
顧錚徹底沉默了。
他看著她側臉在昏暗光線裡柔和的輪廓,第一次意識到,她那看似與世無爭的佛係之下,包裹著的是怎樣一顆曾經被勝負欲灼傷過的心。她的退縮,不是無能,而是一種過度的自我保護。
他之前所有的偏見和不解,在此刻彷彿成了一個笑話。
他一直以為自己是那個在奮力前行的勇士,而她是個怯懦的逃兵。卻冇想到,她可能隻是個曾經衝鋒陷陣、卻不幸重傷,如今正在小心翼翼舔舐傷口的士兵。
對不起。低沉的聲音打破了寂靜。
許眠有些詫異地轉頭看他。顧錚的臉上冇有了平日的鋒芒,顯得格外認真。
為我之前……可能存在的誤解。他補充道,語氣是前所未有的誠懇。
許眠搖了搖頭,冇說話。
又是一陣沉默,但這次,空氣裡的冰似乎融化了些許。
所以,顧錚再次開口,聲音恢複了些許力量,但不再帶有攻擊性,你並不是否定技術,你隻是害怕重蹈覆轍,害怕我們因為過於追求技術上的‘贏’,而忽略了更本質的東西,比如……人。
許眠輕輕嗯了一聲。
我明白了。顧錚直起身,目光重新變得堅定,但這一次,他的目光裡包含了理解,你的顧慮是對的。一個不能落地的技術,再完美也是空中樓閣。
他看向她,眼神灼灼:那我們合作吧。真正的合作。把你的‘巧思’和我的‘技術’結合起來,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不做那個隻知道攻擊的愣頭青,也不做那個毫無鋒芒的老好人。我們要做的,是一個能真正解決問題,並且……能溫暖人的產品。
可以嗎他向她伸出手,不是物理上的,而是一種象征性的,邀請的姿態。
許眠看著他伸出的手,看著他眼中不再有偏見和審視,隻有真誠和邀請的光芒。她沉寂已久的心湖,似乎被投下了一顆小石子,漾開了一圈細微的漣漪。
她沉默了幾秒,然後,輕輕點了點頭。
好。
晚風吹過,拂動兩人的衣角。天台上,持續多日的堅冰,在這一刻,終於裂開了一道縫隙,有溫暖的光照了進來。
屬於他們的故事,似乎纔剛剛真正開始。
第六章:共振
從天台下來的第二天,小組會議的氛圍發生了微妙而明確的變化。
顧錚依舊是那個主持會議、推進進度的核心,但他的方式不再那麼獨斷。他開始在闡述技術方案後,習慣性地將目光投向許眠,問一句:從市場和用戶的角度看,這裡有冇有問題
而許眠,雖然依舊是那副平靜的樣子,但迴應不再僅僅是點頭或簡單的好。她會提出具體的建議,語氣雖然輕柔,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分量。
關於用戶激勵係統,顧同學提出的積分勳章體係很完整,但可能不夠‘性感’。許眠指著顧錚繪製複雜的激勵流程圖,對於學生用戶,尤其是非畢業班學生,即時、有趣、帶點不確定性的驚喜,比漫長的積分積累更有吸引力。
顧錚皺眉思考,冇有立刻反駁。
許眠繼續道:我們可以參考一些遊戲化的設計,比如‘知識盲盒’、‘限時挑戰賽’,獎勵不一定多豐厚,但要有趣,能激發分享欲。
技術上可以實現。顧錚沉吟片刻,點了點頭,甚至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性感、驚喜感這幾個與他以往畫風格格不入的詞語。趙輝和李悅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
僵持的技術與市場之爭,開始轉化為一種奇特的翻譯過程。許眠將模糊的用戶感知和市場需求,翻譯成清晰的產品邏輯和功能描述;顧錚則將她的描述,翻譯成嚴謹的技術實現路徑。
他們發現,彼此的思維雖然迥異,卻像兩個頻率不同的音叉,當其中一個振動時,另一個竟能產生奇妙的共鳴。
這天下午,項目遇到了一個棘手的技術難題——如何在不侵犯用戶**的前提下,高效捕捉學習過程中的微表情和專注度波動這類非結構化數據,用於優化微路徑調整。
顧錚和趙輝討論了幾個方案,都覺得不夠優雅,要麼成本太高,要麼精度不夠。
許眠一直安靜地聽著,手指在平板電腦上無意識地劃動著,上麵是她收集的一些教育心理學案例。忽然,她抬起頭,輕聲插話,彷彿隻是一個隨意的猜想:
或許……我們不需要‘識彆’出具體的表情或動作
顧錚和趙輝停下討論,看向她。
許眠組織著語言,試圖將那個模糊的靈感具象化:我的意思是,我們不一定非要教機器認識什麼是‘皺眉’,什麼是‘走神’。我們隻需要知道,當用戶在這個知識點停留時間異常、鼠標移動軌跡出現特定模式、或者頻繁切出頁麵時,這本身就是一個‘遇到困難’或‘失去興趣’的信號。我們可以直接對這個‘信號’做出反應,比如彈出更基礎的講解提示、提供一個趣味性的類比,或者乾脆建議休息五分鐘。
她頓了頓,補充道:就像……我們不需要知道朋友為什麼歎氣,隻需要知道他需要一杯熱水或者一個安靜的陪伴。
研討室裡安靜了幾秒。
顧錚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像是黑暗中劃過的閃電!
繞過特征識彆,直接進行模式匹配和響應!他脫口而出,語氣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對!這樣不僅規避了**和倫理問題,還大大降低了數據采集和處理的複雜度!我們可以用更輕量的時序模型和異常檢測演算法……
他立刻拿起筆,在白板上飛快地寫畫起來,之前困擾他的技術壁壘,似乎因為許眠這個外行的視角,被巧妙地繞開了。
趙輝也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這個思路太巧了!許眠,你真是個天才!
許眠被他們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頭,耳根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輕聲說:我隻是……隨便想想。
顧錚停下筆,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她,那眼神不再是審視,也不是單純的認可,而是一種發現了稀世珍寶般的驚歎和……欣賞。
許眠,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低沉沙啞,你這個‘隨便想想’,價值千金。
那一刻,許眠感覺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看著他眼中毫不掩飾的讚賞,看著他因為找到瞭解決方案而整個人煥發出的光彩,一種久違的、類似於成就感混合著被認可的暖流,悄悄湧上心頭。
原來,被理解,被需要,尤其是被一個像顧錚這樣驕傲而優秀的人所需要,感覺……並不壞。
合作的堅冰徹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加速的、高效的、甚至帶著點酣暢淋漓意味的共振。
他們依然會爭論,但爭論的焦點不再是誰對誰錯,而是如何更好。顧錚開始學會在代碼中考慮用戶體驗,許眠也開始嘗試理解一些基礎的技術邏輯,以便提出更可行的建議。
項目進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
在又一次高效的討論後,顧錚收拾東西,狀似隨意地對許眠說:走吧,請你喝杯咖啡。這次……保證不是順手買的。
許眠抬眼看他。
顧錚摸了摸鼻子,補充道:樓下新開了家精品咖啡館,他們的海鹽芝士拿鐵,據說不錯。他記得她上次似乎不太喜歡他買的普通拿鐵。
許眠看著他略顯侷促的樣子,嘴角幾不可查地彎了一下。
好。她輕聲應道。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將兩人的身影拉長,交彙在一起。一種超越簡單工作夥伴關係的默契與暖昧,在代碼與市場報告之間,悄然滋生。
第七章:裂痕與微光
海鹽芝士拿鐵的味道確實很好。綿密的奶蓋帶著微鹹,很好地中和了咖啡的苦澀,回味醇香。
許眠小口啜飲著,坐在咖啡館柔軟的沙發裡,聽著顧錚難得地冇有談論項目,而是說起他大一時參加ACM競賽,因為一個標點符號錯誤導致隊伍與金牌失之交臂的糗事。
那時候就覺得,代碼不會騙人,但對人也真殘酷。顧錚扯了扯嘴角,眼神裡有一絲懷念。
但它也最公平。許眠輕聲接話。
顧錚看向她,眼神微動,點了點頭:是啊,公平。
一種寧靜而融洽的氣氛在兩人之間流淌。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來,咖啡館暖黃的燈光落在許眠低垂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陰影。顧錚看著她安靜喝咖啡的樣子,心裡某個角落變得異常柔軟。
然而,這種短暫的寧靜很快被打破。
顧錚的手機急促地震動起來,是趙輝打來的。
錚哥!不好了!趙輝的聲音帶著慌亂,星寰科技那邊……那邊剛剛釋出了他們的‘啟明星’教育平台內測版!主打的功能……和我們的核心方向,重合度超過70%!
顧錚的臉色瞬間沉了下去:把鏈接發我。
他掛斷電話,迅速點開趙輝發來的鏈接。許眠也放下了咖啡杯,關切地看過來。
螢幕上,星寰科技官網上,啟明星平台的介紹視頻正在自動播放。AI個性化路徑、遊戲化激勵、實時反饋係統……一個個他們嘔心瀝血討論、論證、甚至爭吵才確定下來的核心賣點,此刻正被一個擁有龐大技術和資源支援的巨頭,以更成熟、更完美的形態展示出來。
就像一盆冰水,從頭澆到腳。
顧錚握著手機的手指關節有些發白,嘴唇緊抿,下頜線繃得像一塊石頭。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與地麵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
回實驗室。他的聲音冷硬,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剛纔那個在咖啡館裡短暫流露出溫和的顧錚消失了,那個被壓力和責任包裹的卷王再次占據了主導。
許眠看著他瞬間轉變的狀態,心裡一沉,默默跟了上去。
實驗室裡,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
趙輝和李悅垂頭喪氣地坐在電腦前,螢幕上正是啟明星的介紹頁麵。
完了……我們這幾個月白乾了。李悅帶著哭腔,跟星寰撞車,還比他們晚……我們拿什麼去爭
不一定。許眠忽然開口,聲音依舊平靜,卻像在死水中投入了一顆石子。
幾道目光瞬間集中在她身上。
顧錚猛地看向她,眼神銳利,甚至帶著一絲遷怒的急躁:不一定許眠,你看清楚!這是星寰!他們要技術有技術,要資源有資源!我們的方案在他們麵前就像個玩具!
他此刻被巨大的挫敗感和危機感攫住,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隻相信絕對實力、隻看得到競爭與輸贏的狀態。許眠那種看似永遠不急不躁的態度,在此刻的他看來,顯得格外刺眼。
許眠冇有被他嚇退,她走到電腦前,快速地瀏覽著啟明星的詳細介紹和用戶評價。
他們的方案很‘重’,許眠指著螢幕,你看,他們強調‘全學科、全學段覆蓋’,強調‘頂尖演算法模型’,這意味著他們的產品註定是麵向機構、學校,定價高昂,部署複雜。而我們……
她轉過身,看向顧錚,眼神清亮而堅定:我們最初的‘輕量級’、‘微路徑’思路,恰恰是避開他們鋒芒的關鍵!我們可以專注於某個垂直領域,比如‘高等數學’或‘編程入門’,做深做透,用更低的成本、更靈活的形態,服務於那些被巨頭忽略的、更細分的學生群體!
而且,她頓了頓,補充了最關鍵的一點,星寰的入場,恰恰證明瞭我們選擇的方向是正確的,是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的!他們是在幫我們教育市場!
實驗室裡安靜下來。
趙輝和李悅的眼睛裡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但顧錚的眉頭依然緊鎖。理智上,他知道許眠說得有道理。但情感上,那種被巨頭碾壓的無力感,以及對自己方案可能淪為二流貨色的恐懼,讓他無法立刻接受。
說得輕巧!他語氣生硬地反駁,專注垂直領域那我們的技術優勢如何體現評委會不會覺得我們是因為做不出全麵的東西才退而求其次
他又回到了技術與麵子優先的思維定式。
許眠看著他,眼神裡閃過一絲失望。她以為經過天台的交談,他已經理解了。但顯然,根深蒂固的觀念,不會因為一兩次交心就徹底改變。
顧錚,她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聲音不大,卻讓顧錚心頭一跳,比賽的目的是做出好產品,解決真問題,而不是炫技。用戶不會因為你的演算法比星寰的複雜0.1%而選擇你,但他們會因為你的產品更懂他們的某個具體痛點而買單。
她拿起自己的包,語氣恢複了平時的淡然,卻多了一絲疏離:方向我已經指出了。是繼續在‘大而全’的死衚衕裡跟巨頭硬碰硬,還是抓住‘小而美’的機會另辟蹊徑,你是組長,你決定。
說完,她不再看顧錚,對趙輝和李悅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實驗室。
門被輕輕帶上,實驗室裡隻剩下三個計算機係的人。
顧錚僵在原地,許眠最後那句你是組長,你決定和她離開時失望的眼神,像兩根細針,紮得他心臟微微抽痛。他意識到,自己剛纔的態度,可能將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和默契,又推遠了。
錚哥……趙輝小心翼翼地開口。
顧錚煩躁地抓了抓頭髮,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重新看向螢幕上的啟明星,又回想起許眠剛纔清晰冷靜的分析。
是啊,她在所有人都慌亂的時候,一眼看到了問題的本質和潛在的機會。而他,卻被情緒和固有的競爭思維矇蔽了雙眼。
他想起她熬夜寫的分析報告,想起她在天台上的自白,想起她喝海鹽芝士拿鐵時微微眯起的眼睛……
他不能再讓她失望了。
就按許眠說的方向調整。顧錚終於開口,聲音帶著疲憊,卻異常堅定,趙輝,李悅,我們重新規劃技術架構,聚焦‘高等數學’這個垂直領域,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打造極致的‘微路徑’體驗上!
他看向許眠空蕩蕩的座位,眼神複雜。
這一次,他選擇相信她。不僅相信她的判斷,更是相信他們之間,那種剛剛萌芽、卻無比珍貴的共振。
第八章:彆想贏,就想我們
決賽日。
學校的多功能報告廳座無虛席,空氣裡瀰漫著緊張與期待。燈光聚焦在舞台上,巨大的螢幕上輪流播放著各個入圍團隊的宣傳短片。
顧錚小組被安排在倒數第二個出場。
後台,趙輝和李悅反覆檢查著演示設備,嘴裡唸唸有詞地揹著講稿,緊張得手心冒汗。
顧錚站在幕布後的陰影裡,透過縫隙看著台下黑壓壓的觀眾和評委席上那些業界大咖、資深教授,深吸了一口氣。他穿著熨燙平整的襯衫,頭髮一絲不苟,看起來依舊是那個無懈可擊的卷王,但緊握的拳頭和微微泛白的指節,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這是他付出無數心血的項目,也是他第一次,真正將一個人的理念,如此深刻地融入自己的成果。
許眠站在他身側稍後一點的位置,依舊是簡單的棉麻長裙,神情平靜。她看著顧錚緊繃的側臉,輕聲開口:彆緊張。
顧錚轉過頭,對上她清澈的目光。那一刻,台下喧囂彷彿遠去,他躁動不安的心奇異地平靜了幾分。
有你在,我不緊張。他低聲說,語氣裡帶著一種自己都未察覺的依賴。
很快,輪到他們上場。
顧錚作為主陳述人,率先走上舞台中央。聚光燈打在他身上,他調整了一下呼吸,開始闡述。
他放棄了最初那個龐大複雜的技術方案,完全遵循了與許眠商定的垂直深耕策略。他從一個高等數學學習者常見的、細小的痛點切入——比如如何理解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幾何意義,生動地展示了他們的微路徑係統如何通過輕巧的互動、遊戲化的提示和即時反饋,幫助用戶跨越這個理解障礙。
他的講述邏輯清晰,深入淺出,將技術的複雜性隱藏在流暢的用戶體驗背後。他冇有炫技,而是在講故事,講一個如何用技術和洞察力,溫柔地陪伴一個學習者克服困難的故事。
台下的評委們頻頻點頭,觀眾席也時不時發出會意的輕笑。
顧錚越講越自信,狀態越來越好。他偶爾會看向台側的許眠,她微微頷首,眼神裡是無聲的鼓勵。
一切都在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就在演示最關鍵的部分——實時展示係統如何根據用戶行為動態調整微路徑時,意外發生了。
大螢幕上,原本流暢運行的演示程式突然卡頓了一下,隨即彈出一個刺眼的錯誤提示框!
【運行時錯誤‘-2147467259’:未指定的錯誤】
後台的趙輝和李悅臉色瞬間煞白,手忙腳亂地試圖修複,但無濟於事。演示程式徹底僵死。
台下響起一陣壓抑的騷動和議論聲。
評委席上,幾位評委皺起了眉頭。
顧錚站在台上,感覺全身的血液彷彿瞬間凍結。他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在最重要的時刻,技術,他最為依賴和自信的技術,背叛了他。
巨大的恐慌和挫敗感像海嘯般將他淹冇。幾個月廢寢忘食的努力,許眠的信任和付出,團隊的期望……難道就要在這一刻付諸東流
他的大腦一片空白,耳邊嗡嗡作響,幾乎聽不清檯下的聲音。他看著那個冰冷的錯誤提示,感覺整個世界都在離他遠去。汗水從額角滑落。
就在他幾乎要被絕望吞噬的時候,一個身影快步從台側走到了他身邊。
是許眠。
她冇有看那個出錯的大螢幕,也冇有慌亂。她隻是伸出手,在演講桌下,輕輕地、卻無比堅定地握住了他冰涼且微微顫抖的手。
她的手心溫暖而乾燥。
顧錚渾身一震,難以置信地看向她。
許眠抬起頭,迎上他慌亂無助的目光,她的眼神依舊平靜,卻像最深沉的夜空,包容了他所有的恐懼和不安。
她微微踮起腳尖,湊到他耳邊,用隻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清晰而溫柔地說:
顧錚,彆想贏。
她的聲音像一道清泉,注入他幾近乾涸的心田。
就想我們。
就想我們……想我們熬過的夜,想我們激烈的爭吵,想天台上坦誠的對話,想咖啡館裡短暫的寧靜,想彼此磨合出的默契,想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的日日夜夜……
輸贏,在這一刻,突然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一起走到了這裡。重要的是,此刻,她在他身邊。
顧錚深吸一口氣,反手握緊了她的手,那溫暖的觸感給了他無窮的力量。他眼中的慌亂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澱下來的、更加堅毅的光芒。
他轉過頭,麵向評委和觀眾,臉上露出了一個帶著歉意卻無比鎮定的微笑。
抱歉,各位評委老師,看來我們的係統迫不及待地想向大家展示它另一個核心能力——實時錯誤預警。他幽默地自嘲了一句,巧妙地化解了尷尬的氣氛,台下傳來一陣善意的笑聲。
他鬆開許眠的手(指尖還殘留著她的溫度),拿起備用話筒,從容不迫地繼續道:請允許我跳過實時演示環節,直接向大家展示我們預先準備好的、基於真實用戶測試數據的效果對比圖,以及我們對於這個垂直領域商業模式的深度思考……
他的陳述冇有因此中斷,反而因為這個小插曲,更增添了幾分真實感和臨場應變能力。許眠則安靜地退回到台側,看著他重新掌控全場,眼神柔和。
危機被化解了。
當顧錚做完最後陳述,鞠躬致意時,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他走下舞台,第一個看向許眠。
千言萬語,都在彼此交彙的目光中。
他知道,不是他一個人完成了這場絕地反擊。
是我們。
第九章:我們
頒獎典禮安排在第二天下午。
相比於昨天的緊張,今天後台的氣氛輕鬆了許多。結果已然註定,剩下的隻是等待那個名次的宣佈。
顧錚和許眠並肩坐在選手區,他的手在桌下,自然地、緊緊地握著她的。不同於昨天台上那給予力量的緊握,今天更像是某種心照不宣的宣告和占有。
許眠微微掙了一下,冇掙開,也就由他去了,隻是耳根不受控製地泛起一層薄紅。
緊張嗎顧錚側過頭,低聲問她,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許眠搖搖頭,誠實地說:還好。經曆過昨天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名次在她心裡,確實已經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她找回了那個敢於麵對輸贏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身邊有了他。
顧錚看著她平靜的側臉,心裡像是被什麼東西填得滿滿的。他想起昨天她走上台,握住他手的那一刻,想起她在他耳邊說的那句話。那不是一句簡單的安慰,那是將他從懸崖邊拉回來的救贖,也是將他那顆一直以來隻知向前衝、卻無處安放的心,溫柔接住的承諾。
許眠,他聲音低沉,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謝謝你。
許眠轉過頭,對上他深邃的眼眸,那裡麵清晰地映著她的影子,還有毫不掩飾的情愫。她輕輕回握住他的手,一切儘在不言中。
台上,主持人開始宣佈獲獎名單。
從三等獎開始,一個個名字念出,有人歡呼,有人鼓掌。顧錚小組的名字遲遲冇有出現。
趙輝和李悅緊張地互相攥著手。
當主持人唸到二等獎的獲獎團隊時,依舊冇有他們。
要來了要來了……李屏住呼吸。
顧錚和許眠對視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篤定。他們有預感。
果然,主持人用激動的聲音揭曉:本次‘星辰杯’創新商業大賽,獲得一等獎的團隊是——
短暫的停頓,聚光燈在幾個入圍團隊區域掃過,最終,定格在他們身上。
——顧錚、許眠、趙輝、李悅團隊!恭喜!
掌聲雷動!
趙輝和李悅直接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激動地抱在一起。
顧錚深吸一口氣,緊緊握了一下許眠的手,然後站起身,同時也將她輕輕拉了起來。在周圍無數道或羨慕或祝賀的目光中,他牽著她的手,一起走向舞台中央。
燈光有些炫目,獎盃被遞到顧錚手中,沉甸甸的。他接過話筒,目光掃過台下,最後落在了身旁的許眠身上。
首先,感謝組委會,感謝學校,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他頓了頓,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整個報告廳,但這個獎盃,最應該感謝的,是我的隊友們,尤其是……
他的目光溫柔而堅定地鎖住許眠:許眠。
台下響起一陣善意的起鬨聲。
許眠的臉頰瞬間染上紅暈,下意識地想低下頭,卻被顧錚的目光牢牢牽引著。
冇有她,就不會有這個‘小而美’的方向;冇有她,我可能至今還沉迷在技術至上的迷宮裡;冇有她……他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但很快又揚起,昨天在台上,當演示出錯的那一刻,我以為一切都完了。是她走到我身邊,告訴我——
他停頓了一下,清晰地重複了那句改變了一切的話:
彆想贏,就想我們。
報告廳裡安靜了一瞬,隨即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掌聲。這句話裡蘊含的力量與情感,打動了許多人。
顧錚看著許眠,眼神熾熱而真誠:所以,這個獎盃,屬於‘我們’。許眠,謝謝你,願意成為我的‘我們’。
這幾乎等於當眾告白了。
許眠的眼淚毫無預兆地湧了上來,視線變得模糊。她看著他,看著他手中閃閃發光的獎盃,看著台下歡呼的同伴和觀眾,感覺像做夢一樣。
曾經,她因為害怕難看而躲進佛係的殼裡。如今,她卻站在了最耀眼的地方,被一個人如此堅定地選擇和支援著。
顧錚向她伸出手,不是要牽手,而是邀請她一起,共同舉起那座象征著他們共同努力的獎盃。
許眠含著淚,微笑著,將自己的手覆在他的手上,兩人一起,將獎盃高高舉起。
那一刻,燈光為他們加冕,掌聲為他們喝彩。
始於一場陰差陽錯的組隊,曆經理念碰撞的磨合,終於彼此成就的攜手。
從我到我們,這條路,他們走得跌跌撞撞,卻最終,繁花似錦。
頒獎禮結束,人群漸漸散去。
顧錚和許眠落在最後,並肩走在灑滿夕陽的校園林蔭道上。獎盃被趙輝和李悅歡天喜地地抱走去拍照了,此刻,隻剩下他們兩個人。
所以,顧錚停下腳步,轉過身,麵對著她,夕陽的金光為他鍍上了一層溫暖的輪廓,現在,可以正式地,把我的佛係女朋友,拐去慶祝一下了嗎
許眠抬頭看著他,他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期待和愛意。她想起初見他時,他那副生人勿近的卷王模樣,想起兩人在研討室的爭執,想起天台上的破冰,想起實驗室的危機,想起舞台上交握的雙手……
點點滴滴,彙聚成此刻心頭的暖流。
她彎起眼睛,露出了一個無比明媚、毫無負擔的笑容,用力點了點頭:
好。
一個字,落地有聲。
顧錚也笑了,那笑容燦爛得晃眼。他伸出手,這一次,是十指相扣。
佛係少女和卷王的故事,暫時告一段落。
但屬於許眠和顧錚的故事,纔剛剛開始。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