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的逆襲密碼 第102章 成果初現,信心大增
暮春的暖陽如同融化的蜜糖,緩緩流淌在穿越鄉鎮的每一個角落。老槐樹舒展著枝椏,嫩綠的新葉間綴滿潔白的槐花,微風拂過,花瓣如雪般簌簌飄落,在青石板路上鋪就一條芬芳的地毯。晨露未曦的草尖上,晶瑩的水珠折射出七彩光芒,與遠處教室傳來的琅琅書聲相映成趣。李思成負手立於“育英樓”的雕花露台上,金絲軟甲外罩著洗得發白卻筆挺的中山裝,腰間的黃銅懷表隨著他沉穩的呼吸輕輕晃動,表鏈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李總!月考成績出來了!”張明遠騎著叮當作響的二八自行車疾馳而來,車輪碾過落花,濺起細碎的花瓣。車筐裡的鐵皮喇叭震得嗡嗡作響,他滿臉通紅,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興奮得幾乎從車上摔下來,“平均分比上個月提升了27,就連最調皮的趙小虎,數學都考了68分!”他揮舞著手中的成績單,紙張被風吹得嘩嘩作響。
李思成接過成績單,指尖輕輕摩挲著紙麵。春日的陽光透過雲層的縫隙,在成績單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那些不斷攀升的數字彷彿跳動的音符。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混著樓梯木板的吱呀聲,班主任陳守正氣喘籲籲地衝上來,胸前的教案被汗水浸濕,邊緣卷著毛邊:“李總!您快來看!”
穿過飄著淡淡墨香與槐花甜香的走廊,他們停在初三(2)班的雕花窗前。往日這裡如同狂風過境的戰場——課桌傷痕累累,刻滿歪歪扭扭的塗鴉;玻璃總蒙著一層灰,三天兩頭就出現裂痕。而此刻,屋內卻彌漫著專注的靜謐,二十幾個孩子圍在生物老師吳明遠身邊,呼吸不自覺地放輕。曾愛打架鬥毆的孫大力,小心翼翼地轉動著顯微鏡的調節旋鈕,粗糲的手指微微顫抖,鼻尖幾乎要貼上目鏡;昔日逃課成癮的周莉莉,咬著筆杆,目光緊緊盯著載玻片,在筆記本上飛速記錄,鋼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清晰可聞。陽光斜斜地灑進教室,照亮孩子們專注的側臉,在他們的睫毛下投下小小的陰影。
“這是”李思成輕輕推開門,木門發出一聲悠長的吱呀。驚起的慌亂起身聲中,吳明遠摘下眼鏡,用衣角擦拭鏡片,鏡片後的眼睛亮晶晶的,如同盛著兩汪春水:“李總,他們主動要求加課,說想看看自己的血液細胞長什麼樣!”他舉起一摞自製的實驗報告,泛黃的紙頁間還夾著乾枯的花瓣,那是學生們在田間采集標本時留下的,上麵畫著歪歪扭扭卻充滿童趣的細胞圖,批註的字跡工整得彷彿是用尺子量著寫的。
就在這時,黑燕風風火火地撞開房門,帶起一陣裹挾著電路板焦味的風。她的皮衣上沾著細碎的電子元件碎屑,頭發淩亂地束在腦後:“李總!王氏集團黑進了我們的成績係統,把所有分數改成了零!”她將冒煙的膝上型電腦重重摔在講台上,螢幕上跳動的“0”字泛著幽藍的光,彷彿一張張猙獰的笑臉。
“改得了數字,改不了人心!”陳守正突然舉起一摞作業本,紙頁間滑落幾片自製的書簽——有用梧桐葉做的小船,有用野花拚成的愛心。“看看這些!趙小虎寫的《我的化學夢》,周莉莉畫的細胞童話”他的聲音微微發顫,蒼老的手指撫過那些稚嫩的文字,“這些比任何分數都珍貴!”窗外的陽光恰好掠過他斑白的鬢角,為他鍍上一層神聖的光暈。
然而,危機如暴風雨般驟然降臨。次日清晨,鉛雲低垂,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鎮口突然湧來一群陌生人,領頭的西裝男舉著喇叭,刺耳的聲音劃破寧靜:“穿越鄉鎮是教育騙局!學生成績全靠造假!”人群騷動間,幾個黑衣大漢趁機向教室投擲臭雞蛋,腐臭的蛋液飛濺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鮮紅標語上,將字跡染得斑駁。老槐樹的枝葉在風中瘋狂搖晃,發出沙沙的悲鳴,彷彿也在為這場哄劇而憤怒。
“全體師生聽令!”李思成如同一道黑色閃電躍上石凳,金絲軟甲在陰沉的天色下泛著冷冽的光,“啟動‘護學陣’!”頃刻間,老師們迅速組成人牆,學生們則躲在課桌下。數學老師李守仁抄起算盤,木質的算珠碰撞聲清脆有力,將飛來的石塊一一敲碎;英語老師王婉清帶著學生高唱英文戰歌,歌聲嘹亮,穿透厚重的雲層。
混亂中,趙小虎突然如同一頭小豹子般衝了出去,手中握著自製的彈弓,眼神堅定如鐵:“不許你們抹黑我們的學校!”他的聲音還帶著少年特有的沙啞,卻充滿力量。其他學生見狀,紛紛抄起掃帚、粉筆盒,組成一道人牆擋在老師身前。風呼嘯著掠過操場,捲起滿地的塵土與花瓣,卻吹不散孩子們眼中的熾熱。
“住手!”一聲怒吼撕破天際,西裝男的喇叭突然爆發出刺耳的電流聲。黑燕從屋頂輕盈躍下,手中舉著老式收音機改裝的乾擾器,皮衣在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麵黑色的戰旗。她身後,學生們自發舉起自製的盾牌——那是用廟會剩下的紅綢和竹篾編織而成,上麵歪歪扭扭地畫著太陽與花朵,此刻卻成為守護校園的堅固壁壘。
當夕陽的餘暉終於穿透雲層,為大地染上一層悲壯的紅時,哄事者灰溜溜地離開。操場上,學生們互相攙扶著清理戰場,偶爾響起的笑聲混著歌聲,如同破碎的琉璃重新拚湊出的樂章。陳守正望著滿地狼藉,眼眶泛紅,卻笑得比春日的陽光還要燦爛:“李總,您看這些孩子”他的聲音哽咽,“他們學會守護自己的夢想了。”晚霞的光芒灑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個溫暖而堅定的輪廓。
當晚,指揮部的油燈昏黃搖曳,燈芯偶爾發出劈啪的輕響。老師們圍坐在八仙桌前,桌上擺著搪瓷缸泡的濃茶,熱氣嫋嫋升騰。生物老師吳明遠展示著學生們新設計的“簡易淨水器”,那是用竹筒、砂石和棉布製成的,雖然簡陋,卻凝聚著孩子們的智慧;化學老師趙玉衡分享著改良後的實驗報告模板,紙頁間還留著鉛筆修改的痕跡;英語老師王婉清則播放著學生自編自演的英語短劇錄音,稚嫩的發音中透著滿滿的自信。窗外,月光如輕紗般籠罩著曬穀場,幾個孩子正借著月光背誦課文,聲音清脆而堅定,在夜空中久久回蕩。
“李總,這是我見過最珍貴的教學成果。”陳守正將一疊學生的“成長日記”推到桌前,封麵上畫著歪歪扭扭的太陽和笑臉,“趙小虎說,他想當化學家;周莉莉想寫科普童話”他的手指撫過泛黃的紙頁,彷彿在撫摸著孩子們嶄新的未來,“這些孩子眼裡有光了。”
而在城市的監控室裡,王氏集團的電子合成音發出憤怒的咆哮:“不可能!不過幾個月時間,怎麼可能”螢幕上,穿越鄉鎮的畫麵在乾擾中時明時暗,但那一張張洋溢著笑容的臉龐,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卻比任何高科技都更加耀眼,如同永不熄滅的火種,照亮著教育的未來之路。
李思成握緊腰間的黃銅懷表,表蓋內側李曉聰幼時的笑臉在油燈下若隱若現,彷彿在為他鼓勁。他望向窗外寧靜的鄉鎮,遠處的山巒在夜色中若隱若現,耳邊傳來此起彼伏的蟲鳴。他知道,這場教育的戰鬥才剛剛開始,但隻要這些孩子在成長,所有的付出都將化作最堅實的鎧甲,抵禦一切風雨。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