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 220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220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伴讀

範孝提議要讓盧舟給薑濯當伴讀,
賀承業、賀太師都很驚訝。

皇孫伴讀可不是兒戲。

尤其薑濯不同於其他皇孫。

弘安帝問:“你覺得那個孩子行?”

範孝:“品性好,皇孫也愛和他玩。”

弘安帝想了想,甚至沒問賀承業這半個先生,
就點了頭:“行。阿濯從小長在深宮,有個瞭解民間的伴讀也不錯。這事不急,讓他們先在外麵再玩兒幾天吧。”

賀太師問:“要不要問問太子和太子妃?”

弘安帝渾不在意:“皇孫找一個伴讀,又不是給太子找,哪來那麼多事。”

在場幾人:“……”

你就這一個嫡孫,
皇孫和太子有什麼區彆?!

等薑濯終於將他吃美食得靈感寫好的人才選拔奏摺交過來時,弘安帝問他,
“這是你和你那個朋友一起寫的?”

薑濯:“嗯!”

弘安帝瞧著後麵一部分的行文風格就不像薑濯這個天馬行空的浪漫派。

這務實的文風倒是很像他點的傳臚。

不過比起顏君齊的銳利如鋒,
盧舟的文風就顯得溫和包容多了,同樣是就事論事,這小孩還略帶稚嫩的行文,
已經有循循善誘的架勢了。

難怪薑濯願意同他玩,
隻看文章就知道這是個好脾氣的。

“你的摺子怎麼讓彆人幫你寫?”

薑濯:“阿舟幫我彙總材料,我瞧著他總結的沒什麼可改的,
便抄上來了。”

弘安帝笑笑,放下摺子,問道:“叫他給你當伴讀怎麼樣?”

薑濯怔了怔,
驚喜道:“可以嗎?!”

弘安帝:“朕是大岐的皇帝,
一言九鼎,
朕說能誰還敢說個不字麼?”

薑濯特彆喜歡他爺爺這霸道不講理的架勢,歡歡喜喜道:“謝皇爺爺!”

他興衝衝跑去通知盧舟了,
弘安帝拿起他的摺子又讀了一遍,
忍不住點點頭,
瞧瞧,
不愧是他孫子,寫得多好!

“把這摺子拿去內閣給太師他們瞧瞧,再給吏部送過去,讓吏部瞧瞧。”

吏部看著天色已經準備到點下衙回家了,內侍突然給他們送來一份兒奏摺,說是陛下讓他們傳閱的。

吏部尚書莫名其妙,開啟一看,開頭赫然是“皇孫濯奏請皇祖父親啟”。

皇孫寫的?

莫非陛下是想顯擺孫子了?

人之常情嘛!

陛下也不能免俗。

結果一看內容,吏部尚書驚了,隨即,他表情變了幾變,沉默了。

什麼是人才,人纔在何處,如何選拔人才,如何培養人才,如何發揮人才的才乾,建設美好大岐……

這的確該是他們吏部操心的事。

皇孫說,生於各處的臣民智慧相差無幾,隻因書籍、書院等資源的缺乏,使邊遠郡縣百姓難以讀到詩書,將人才埋沒在鄉間。

而京中有些書院和私人的藏書甚多卻無人翻看,積灰攢塵,鼠食蟻蛀,殘破陳腐,是對書籍的巨大浪費。為何不能蒐集這樣的書送給沒書讀的人呢?

皇孫說,很多有才之士,隻是文風不夠華麗,就被拒在科考大門之外,這種選拔方式是否過於迂腐?

不同的衙門對人才需要不同,他聽說狀元覈算稅金尚不如小小算吏,這是誰無才呢?

人生而各有所長,文官不善武藝,武將不善文采,但都是大岐的人才,當以文選文,以武選武,以算選算,但天下的需求哪又是這幾樣可以涵蓋的,到底該怎麼挑選人才,才能讓天下有才之士為大岐所有,為百姓謀福呢?

……

吏部尚書汗顏。

同樣是吃頓飯,皇孫就能從一道炒菜想廚子,想到人才,想到天下,他家的子孫呢?

前幾天他們家也去嘗了嘗如今風頭正勁的炒菜,他孫子吃完是怎麼說的?

真香!爺爺咱們什麼時候下次再來?

這就是差距呀!

他痛苦的將摺子交給其他同僚,這些問題他們不是不知道,隻是積弊已深的東西,向來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他們看到了,有些問題也提過討論過,然後呢?

大多是沒有然後了。

尤其朝廷近些年的重點全在用兵,用完兵又全在錢財,改革科考,想辦法培養人才?

這種花錢又不能馬上見效的事,誰關心呢?

他們提了大多也是被扔在一邊。

吏部尚書反思起來。

如今他能對全大岐的將領倒背如流,但縣衙呢?

他能記住每個縣令姓甚名誰,任職多久嗎?

他以為這些問題沒人關心了,是他錯了,有人關心的。

皇孫關心。

天下百姓關心。

那些讀不上書,沒有門徑的讀書人關心。

他們忙,忙著選授、勳封、考課,甚至忙著給假告身,忙著恪守既成的方法方式搞科舉搞選拔,卻忘了去看看他們的考覈之法對嗎,適用嗎,合理嗎?

戶部忙成那個樣還鬨著要搞新稅法,他們吏部身為百官之首怎麼能落下?

怎麼賺錢,怎麼省錢,那是戶部的事,怎麼選人,怎麼用人纔是他們吏部的事!

陛下這是借皇孫的摺子敲打他!

吏部尚書沉吟一聲,“都看過了?”

吏部眾人點頭。

吏部尚書:“那便討論討論吧。”

加班吧,一個都彆想跑!

朝廷都窮成這樣到了,你們拿著朝廷的俸祿,要是還沒個孩子能乾,那就先從吏部開始做考覈搞精簡吧!

薑濯不知道他一道摺子給吏部造成了多大壓力,他興衝衝跑去盧家,找到剛分彆不久的盧舟問,願不願意給他做伴讀。

盧舟問:“伴讀都要做什麼?和書童差不多嗎?”

薑濯:“嗯。”

盧舟:“可是我不想給你研墨。”

薑濯:“???”

盧舟:“我想和你一起讀書,不想給你研墨、跑腿、拿衣服、搬書。”

內侍:“……”

薑濯:“……不用你乾這些!你和我一起讀書就行了。”

盧舟眨眼:“我現在也在和你一起讀書呀。”

乾嘛還非要做什麼伴讀?

薑濯:“可是,我又不能一直在姑丈家裡讀書,下個月我就要回太子府了,你不做我伴讀就不能和我一起讀書了。”

盧舟怔了怔,“阿濯你是覺得一個人讀書無聊才叫我當伴讀嗎?”

薑濯點頭。

盧舟笑道:“那我去陪你讀吧。”

他想了想,擔心道:“那要讀什麼呀?和賀先生教的一樣嗎?我連童生都不是,也不會琴棋書畫,陛下和太子殿下會同意嗎?”

薑濯:“差不多!都是經史典籍這些,不用擔心,我皇爺爺已經答應了!”

一聽學這些,盧舟放下心了,咕噥道:“嗯!學這些我就不怕了,阿濯你背的還沒我熟呢。”

“……”逃學達人薑濯惱羞成怒:“你隻學了這些,我還要學彆的呢!”

盧舟:“那倒也是。”

阿濯比他聰明多啦!

盧舟問:“阿濯,我給你當伴讀還能考童生嗎?”

薑濯:“可以!放心吧!到時候我跟你一起考,我改個名字偷偷考!”

盧舟:“你這樣會占用彆人名額的,還是不要了。”

薑濯:“啊?”

……

盧栩和顏君齊到家時內侍正在給盧舟培訓進出太子府的禮儀,盧栩呆立原地,看得頭皮發麻。

隻鞠躬跪拜就分好多種,什麼見了皇帝怎麼跪,見了皇後怎麼跪,免跪時向皇帝鞠躬多少度,皇後多少度,太子多少度,太子妃多少度,太師、太傅多少度,親王多少度……

總之一個鞠躬,就要區分出不同品階的尊卑來。

盧栩旁聽的渾身不適,悄聲問顏君齊:“你們也要學這個嗎?”

顏君齊點頭。

他們在書院本就要學禮儀,進翰林院的前幾天,新人也都是要去禮部學禮儀的,還有專門的禮官教呢。

盧栩震驚又敬畏,心道他奶奶上廟裡燒香都沒這麼講究,多虧他不愛讀書科考啊,彆說他跪人不自在了,光記這麼多禮儀都要他命了。

待薑濯和內侍離開,晚上吃飯時盧栩問道:“你真想去當伴讀嗎?你要是不想哥哥幫你想辦法拒絕掉。”

盧舟:“我想的。”

盧栩糾結。

他光看顏君齊進皇城門就覺得挺累了,盧舟倒好,直接進太子府!

盧栩:“那你還考童生考秀才嗎?”

盧舟點頭:“阿濯說太子府也是有先生的,我是陪他一起讀書,有什麼問題可以問先生們。”

盧栩:“哦,那你就好好讀書,太子給阿濯找的老師想必不差。”

顏君齊忍不住失笑。

兄弟倆齊齊看他,顏君齊搖頭,“沒事。”

要是彆人知道能給皇孫做伴讀,恐怕連狀元都願意換,也就他們兄弟倆還惦記著考童生。

之後幾天,盧舟每天上午都要到賀府學禮儀,一直到賀承業再次被委任督軍北上。

盧栩聽說賀承業又做督軍了,而且這次是因為顏君齊彈劾大將軍的餘波導致,賀承業才被派去虎賁軍的。

他默默暗爽了一把。

該!

要是賀承業早點兒告訴他身份,他早點兒知道賀承業和大將軍的關係,他們還用擔心什麼龍虎營嗎?

他早拉上賀承業去瑞祥樓掀桌子了,哪兒還會有什麼君齊彈劾大將軍的事!

現在好了吧,過去十幾天了,君齊去戶部還是遭冷臉,賀承業也要去陪虎賁軍喝西北風了。

何必呢。

盧栩暗爽了沒一會兒,又忍不住長籲短歎起來。

“你說賀大哥去西北督軍,不會是因為咱們吧?”

顏君齊安慰他,“隻是個案不會的,賀少卿深受陛下信任,隻是礙於太師位高權重,才一直沒能提拔入中樞,派他前去督軍,應當是鍛煉。也許,也還有彆的事情要處理吧。”

經他打聽,賀承業可是當今陛下給太子培養的班底,這麼重要的人,不會隨隨便便因為一個小案子就派去督軍的。

盧栩想著也是,他下意識拿北境軍做對比,想著虎賁軍在西北鎮守蠻族,恐怕日子也不怎麼好過,聽說西北比北境那邊還艱苦呢。

盧栩歎氣,“要不咱們送點兒東西給他吧,讓盧舟送,就說是他送的。”

顏君齊莞爾:“好。”

作者有話要說:

薑濯:舟舟,當我伴讀吧!

盧舟:不,你不要拿雜活耽誤我讀書。

薑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