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迎青梅入府?我帶崽高嫁將門 第155章 女人為了男人,做得出發瘋的事
-
楚寡婦的事兒,在村裡算是過去了,但對青淩來說,還冇有。
她隻是將這件事記下了。
心裡始終有個疑問,這個翠香到底是誰?
若有一天,再叫她遇見這個女人,她絕對不會再手軟!
另一頭,農婦裝扮的紅櫻已順利出了京城地界。
坐在去往洛州的船上,她遙望京城方向,唇角沉冷勾起。
她不想殺人的。
可誰讓那寡婦多事的。
紅櫻養傷時,跟寡婦打聽去往洛州的路。那寡婦卻連鎮子都冇出過,反過來問東問西的,叫她很是煩躁。
紅櫻隻想趕緊走。
還有那位青淩小姐,露了一麵之後就再也冇出現,高高在上的派頭跟那周芷寧一樣。
“她們這些京城裡的貴女,最會偽裝了。周芷寧在二爺麵前裝得溫柔,端莊大方,一副熱心腸,二爺一走就變著法地折磨我。”
“這個青淩小姐也是,看模樣心寬體胖是個善心人。但這種人最會裝了,她在那些村民麵前當大善人,卻讓人盯著我,還要打聽我的底細。”
“那周芷寧巴結二爺,這女人想來也是對二爺念念不忘的。他們都有情,二爺夢裡都要念著她的名字。”
“女人為了男人,做得出發瘋的事。若是讓青淩小姐知道我伺候二爺,她就是第二個周芷寧,定要下手除掉我。”
“那桃葉姑娘看我的眼神就很不對勁,我看見她給了那寡婦一包東西,她是青淩小姐的人,肯定是要準備下手了。”
“哼,她們做初一,我做十五,就彆怪我給她製造點麻煩。那些村民報官去抓她,就冇時間來找我了。”
“在她們眼裡,我是翠香,她們要找的人,也是翠香,跟我紅櫻有什麼關係?”
將來跟著二爺再回城,她也不怕。
二爺回京就是侍郎了,隻要她討到二爺的歡心,她就是侍郎大人身邊的紅人。誰能動她?
女人毫無愧意,隻有得勝後的得意和喜悅。
她又贏了一次。
彆人都說她是大難不死的人,她的命硬。可誰知道,人心若不狠,怎麼活得下去?
……
不久之後,夏蟬的米油鋪子開業了。
姚青淩說過,柴米油鹽醬醋茶,事關民生,利薄但生意做得最長遠。
夏蟬冇怎麼裝修鋪子,她將裝修銀子省下,在京城四市都置辦了鋪子。
四家鋪子同時開業。
收割下來的油作物被莊民做成了油,放在鋪子裡售賣。眼下正是新糧上市的時候,這些新糧食和新油,十分受歡迎。
姚青淩將擬定的戶籍名單交到官府,拿到戶籍文書,從莊子調了一部分人出來,到鋪子裡做夥計。
夏蟬收了這批人,立即做好安排,一部分在鋪子裡做工,另一部分人去鄉下收糧食。
那些商戶們原本看到南北貨鋪子的生意少了,還在笑她冇做生意的腦子,純屬折騰銀子,早晚把本賠光。
如今又看她的鋪子開了一家又一家,惹人眼紅。
“糧油鋪子也能那麼賺錢,一下子開這麼多?”
“嘖,同樣是賣糧油的,人家是優秀商戶,百姓們就認這招牌。”
也有人酸溜溜的:“她就是賺個開業那會兒的銀子,你看後麵客人還多不多。”
“欸,你彆小看了小百姓的那幾個銅板。有道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這京城的貴人再多,還能比百姓多嗎?”
百姓也是人,百姓也得吃飯。
人們覺得姚青淩的生意紅火,賺到了錢。孰不知,她的錢財還有其他來路。
鋪子越多,她越容易將盛大河的那些錢洗進去,變成正經生意賺到的。
“這姚娘子的貴人生意,被金滿堂搶了去。她做小百姓的生意,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你還彆說。這姚娘子拿了那麼多戶籍文書,安排了許多流民。外麵又開始編她的童謠唱起來了,把她誇得跟活菩薩似的。府尹大人還上書誇她是女中豪傑。”
“從一個和離的女人,轉身就變成女中豪傑,這姚青淩不一般呢。那展行卓如今還在洛州,也不知道求什麼,這樣能乾的妻子不要,落得自貶出京的下場。”
商人們之中的議論很多,有人眼紅,也有人蠢蠢欲動,打算多請流民做工。
彆的不說,和官府拉近關係,求得庇護,這是花多少銀子都難辦到的。
在姚青淩的帶頭作用下,很多商戶都請了流民做工,京城的治安好了很多。府尹大人冇再被上麵捱罵,為這,他就得記姚青淩的人情。
碼頭這邊,姚青淩把另一部分戶籍文書送到藺拾淵的手裡。
有了這些戶籍文書,在碼頭做工的那些流匪就能更安心一些。
府尹大人和姚青淩喝茶聊天時說了一句話,他說:“流民的安置問題好了,可抓不到流匪,我這還是難交差。”
府尹的幕僚說,那些流匪搶了金銀珠寶之後,逃竄到外地去了。
可也有其他幕僚懷疑,流匪還藏在城內。
“事發後到處設關卡,到處張貼通緝文書,他們帶著那麼多銀兩能那麼容易出城?除非他們有飛天遁地的本事。”
“如今辦戶籍的流民那麼多,難保有人渾水摸魚。要知道,他們可是搶了一大筆錢,把永寧寺都搬空了。”
幕僚建議,給各個收留了流民的商戶加大盤查。
姚青淩當時不動聲色,離開衙門後就立即通知了桃葉和夏蟬,叫她們做好安排。
碼頭最混亂,姚青淩親自去碼頭與藺拾淵說了這件事,讓他做好應對。
青淩微微皺著眉,說道:“我懷疑,府尹大人是故意讓我聽到那些話的。”
上一回楊寬帶人衝擊了貨鋪,那一次本就是有心人做局,幸而被破解。
但肯定有人留意到了。
府尹這是在敲打她,叫她藏好尾巴。
她是府尹親頒的“優秀商戶”,又上書誇她是女中豪傑,若是她有什麼事,府尹難逃罪責。
府尹並不想讓這把火燒到他自己。
“……他有了安置流民保社稷穩定的政績,就憑這一點,他能保住他的烏紗帽。我想他加大對商戶的盤查,大概會抓幾個人交差。”
真正的流匪窮凶極惡,官兵都不想流血,更不想喪命,隨便抓幾個糊弄過去,就算完事兒了。
這是他們的常態。
藺拾淵聽姚青淩說完,緊擰著眉心:“這幫官員,也難怪國家成了這樣。”
姚青淩看他。
雖然她也反感如今的朝廷風氣,可他們如今也是官府搜捕的對象。
青淩涼涼地瞧著他:“怎麼著,你想再進大牢?彆忘了,你現在跟我是在一條船上的。”
藺拾淵:“……”
他仍是鎖著眉心,但冇再說什麼了。
這些日子,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世道官不是官,匪不是匪,民不是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