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山河 第204章 梳理內部
梳理內部
聽了史榮軒問話,下方一片沉默。
放棄西征,全力進行北伐。
說的好聽點兒叫戰略調整,實際上卻是擋不住官軍的四麵圍攻,隻能孤注一擲搏命。
“聖皇,如果要改變戰略的話,我們就成流寇了!”
吳澤楷語氣沉重的說道。
橫跨多省的白蓮聖國,在天下人眼中是一方大勢力,最不濟也是割據政權。
一旦全力北伐,那麼勢必要放棄現在的基業。
成功了還好,萬一北伐受挫,他們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流寇,隻能四處進行流竄。
“流寇好啊!
四處流竄,正好見識一下,這萬裡山河。
自古真龍蛻變,無不需要經曆劫難。
朕自開創大業以來,得諸卿相助,過的那是一帆風順。
現在的劫難,應該是上天看我們太過順利,降下來的考驗。
諸位愛卿,可願隨朕一起共曆磨難,開創聖國的萬世基業?”
史榮軒豪爽的說道。
這一刻,曾經擁有雄心壯誌的白蓮教主,又回來了!
君主從紙醉金迷中醒悟過來,群臣卻發生了質變。
得到過,才會有失去的痛苦。
曾經的白蓮教是一無所有,光腳不怕穿鞋的,所以他們敢打敢拚。
現在情況發生變化,他們享受過了榮華富貴。
再一次讓他們回到過去,繼續顛沛流離的生活,許多人已經不適應。
“吾等願往!”
心裡怎麼想不重要,需要表明立場的時候,大家卻是出奇的整齊。
沒什麼好非議的,局勢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從起義之初就是註定的。
天下尚未大亂,就率先起兵造反禍亂天下,自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從白蓮聖國的造反曆程上來看,他們並未犯下大的錯誤,也沒有爆發激烈的內鬥。
最大的戰略錯誤是時機不對。
如果晚上幾年,等大虞的國勢再向墜落幾分,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有諸位愛卿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既然決定要離開,那就趕緊轉移物資。
能夠帶走的全部帶走,帶不走寧願一把火燒了,也不能留給敵人。
民間的糧食同樣要收集起來,給百姓留下兩個月的口糧足以。
朕要給敵人留下一個爛攤子,儘可能消耗偽朝的財力物力!”
史榮軒冷漠的下令道。
造反之路,註定充滿了血雨腥風。
從起兵到現在,他的刀下已經沾染了太多的血。
此刻為了戰略需要,自然不介意多添上一筆。
選擇給百姓留下兩月口糧,並不是史榮軒仁慈,而是這個數字剛好卡在點子上。
留下的口糧太多,撐一撐就到了秋收。
偽朝隻需要象征性賑災,就可以渡過糧食危機。
倘若留下的口糧太少,偽朝就算想要進行救濟,也來不及把糧食運輸過來。
遇到這種超越人力的特殊情況,偽朝官軍自然可以心安理得的放任不管,直接把責任推給他們。
限定兩個月時間,正好夠偽朝調糧。
這就是一個陽謀。
大力進行賑災,勢必會消耗大量的財力物力,進一步打擊大虞的財政。
若是放棄救災,又會丟失人心。
“聖皇,這麼乾的話,很有可能把兩廣變成人間煉獄。
未來聖國再想打回來,怕是……”
不等吳澤楷說完,一旁的平南王傅皓軒就開口打斷道。
“丞相,欲成大事,就必須放棄婦人之仁。
若是瞻前顧後,那麼乾脆趁早散夥得了。
收買民心的事,等奪取天下之後,再進行操作也不遲。
從古到今,都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
白蓮聖國的動作,立即引發了各路官軍的注意,訊息一路上報到了徐文嶽手中。
看著棘手的訊息,徐文嶽直接沒了過年的興致。
叛軍的手段太歹毒了,應對之策稍有不慎,就會讓他身敗名裂。
“白蓮教欲進行戰略收縮,正在全力搜刮物資,廣西方麵即將迎來大麻煩。
諸位可有應對之策?”
徐文嶽無奈的問道。
叛軍尚未放棄廣西,廣西方麵催糧的文書,就送了過來。
相比以往來說,這一次廣西巡撫的要求低了很多。
甭管什麼糧,隻要還能往肚皮裡吃,廣西那邊都來者不拒。
越是要求低,越能證明問題的嚴重性。
光籌集軍糧,就讓大虞疲憊。
涉及百萬人的口糧,哪怕每天隻供應一頓,那也是一筆巨額開銷。
“閣老,按照廣西方麵彙報的情況,怕是多少糧食都填不滿那個無底洞。
除非我們先下手為強,破壞叛軍的征糧行動,不然後續光災民都能把我們拖死!”
呂景軒皺著眉頭說道。
叛軍不當人,能夠在廣西亂搞一通,同樣也可以在湖廣再來一次。
收複失地,收回來的都是麻煩。
一想起上百萬民眾,需要衙門拿出錢糧救濟,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也顧不上過年了,隻想著趕緊把叛軍解決掉。
“巡撫大人,難啊!
大過年的日子裡,正是將士們思鄉之情最濃鬱的時候。
兵無戰心,冒然采取行動,很容易出現問題。
我們的四麵合圍戰略,好不容易初見成效,可不能讓叛軍有機可趁,跳出了包圍網。
從目前蒐集到的情報來看,叛軍似乎有意放棄兩廣,想要強行取道直奔南京。”
餘修文神色凝重的說道。
從叛軍的軍事調整來看,敵人下一步的進攻方向,不是湖廣就是江西。
此刻江西上下都在嚴陣以待,唯恐被叛軍突破了防線。
為了應對叛軍進攻,湖廣、江西地區也搞起了團練,但規模都不大。
大虞在對民間武裝的監管上,還是非常謹慎的。
現在最大的民團,規模也不足千人。
這樣的隊伍,還沒有經過係統性的訓練,有多少戰鬥力大家心裡都沒底。
“接下來就數湖廣和江西的軍事壓力最大,兩地的軍隊不宜擅動。
不過雲貴、廣西、福建四省的軍隊,卻不能閒下來。
我們必須在叛軍撤離前,儘可能多的收複失地,絕不能讓敵人把地方上的糧草搜刮乾淨。
且不說朝廷財政緊張,沒有那麼多的賑災款。
真要是發生了最糟糕的局麵,就算朝廷撥出款子,我們也買不到足夠的糧食。
朝廷對地方支援有限,大家必須學會自力更生。”
徐文嶽語氣沉重的說道。
大虞的情況怎麼樣,他這位閣老最清楚不過了。
隨著人口的不斷暴漲,國內的糧食產量已經不再富裕。
天下太平的時候,基本上能夠用。
隨著白蓮教叛亂的爆發,導致多省糧食產量下降,一下子就出現了缺口。
若是從其他產糧大省調糧,填上這個巨坑,糧價非得漲到天上去。
到時候民間餓死之人,不知道會有多少。
內心深處,他恨死了引發這場叛亂的尹左二人。
原本文官鬥爭點到為止,到這裡也不管用了,現在他隻想弄死這兩貨。
……
再次收到總督的軍令,已經是大年初七。
柳州知府衙門內,氣氛是格外緊張。
為瞭解決糧食危急,廣西高層都下了大力氣,這才收拾了叛軍留下來的爛攤子。
好日子沒過幾天,馬上又要迎來一個新的爛攤子。
“閣老的意思非常明顯,朝廷能夠拿出來的賑災糧有限,我們自己想辦法籌措一部分錢糧。
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趕緊說出來吧!”
巡撫張思翰頭疼的說道。
叛軍的手段太過卑鄙,直接打在了大虞的軟肋上。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餓死者將不計其數。
“現在朝廷困難,可否組織士紳、商賈捐糧?”
柳州知府的話剛說完,就迎來了眾人的一陣白眼。
見過不靠譜的,就沒遇到過這麼不靠譜的。
廣西地區殘存下來的士紳、商賈,都被叛軍搜刮過了一遍。
一個個窮的叮當響,他們不找朝廷救濟,就算不錯了。
指望這些人拿出錢糧來,解決叛軍製造的爛攤子,根本就不可能。
“還有彆的建議麼?”
張思翰皺著眉頭問道。
方案太爛,他都懶得點評,直接選擇略過。
內心深處,他已經決定找機會搞走柳州知府,不然這貨未來肯定會惹出大亂子。
“衛所搶種了一批軍田,足有上百萬畝之多,應該能拿出一部分糧食吧?”
按察使周振邦開口詢問道。
目前廣西恢複生產最積極的,就是各地的衛所。
坐擁大量免費勞動力的李牧,每收複一地之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