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山河 第218章 招安
招安
軍事會議結束後,震懾於朱閣老施加的壓力,福建大軍被迫向叛軍發起了進攻。
加上南邊的廣西兵,以及暫居瓊州的景逸風,對廣東叛軍形成三麵夾擊。
具體效果姑且不論,但氣勢上還是拉滿的。
廣海衛。
“將軍,該歇息了。”
中年書生上前勸說道。
“為了區區一個廣海衛,偽朝重兵雲集,我睡不著啊!”
鎮守將軍楚二一臉鬱悶的說道。
廣海衛雖然是軍事重地,不過主要作用卻是打擊海盜的時候,才會派上用場。
偽朝大軍放著隔壁的肇慶府不打,偏偏過來進攻廣海衛,著實讓他想不通。
“將軍,我們已經挫敗了敵軍的三次進攻,堅守城池一月之久。
這份戰績,在聖國之中已經是屈指可數。
就算是丟了廣海衛,回去也能夠給上麵交代了。
要知道對麵的敵軍,可是橫掃廣西,一路攻克聖都的強敵。”
中年書生強行安慰道。
內心深處,他並不比楚二好受。
作為一名舉人,在十裡八鄉都有賢名,平日裡小日子過的舒坦著。
結果一著不慎,上了叛軍的賊船。
彆看白蓮聖國現在聲勢浩大,可熟讀史書的成繼良,一點也不看好這個新生政權。
自古以來率先造反的,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尤其是白蓮聖國這種充滿宗教色彩的起義,更是為王先驅的典型。
士紳集團的力量有多強,他最清楚不過了。
白蓮教叛亂動搖了這個群體的根基,必然會遭到反噬。
前期的進展順利,無非是朝廷各派內鬥,給他們創造了機會。
等朝廷反應過來,一切都會大不相同。
“沒有你說的那麼簡單,真要是吃了敗仗,回去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聖國對待敗軍之將,從來都不會手軟。
那幾個例外的,全是教中元老,才能躲過一劫。
我們這些後麵加入的,可沒有優待。”
楚二搖了搖頭說道。
四千守軍麵對數萬敵軍圍攻,堅守城池一個月,挫敗了敵人的三次進攻。
聽上去戰績似乎不錯,真實原因卻非常紮心。
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裡,敵軍大多數時間都在劃水。
吹風不打,下雨不打,陰天不打,心情好不打。
整整一個月時間,敵人一共就三天時間,發起過攻城大戰。
聖國高層不是傻子,上麵是會核實戰報的。
牛逼吹過了頭,那就是傻逼。
“將軍,現在局勢不明朗,不如走一步看一步。
真要是守不住,大不了……”
話說到一半,覺察到楚二臉色不對,成繼良急忙閉嘴。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自然想重回朝廷陣營,但前提是能拉著隊伍一起過去。
單獨他一個人倒戈,可洗不白身上的汙點。
“成先生,你說的不錯,我們是該考慮後路了。
可惜我楚二就一江湖草莽,就算有心報效朝廷,也沒有施展的機會。
先生的交際廣,在朝中可有相熟的官員?”
一番激烈的心理鬥爭之後,楚二開口詢問道。
投奔朝廷,他沒有心理負擔。
本來就不是白蓮教的嫡係,加入這次叛亂,隻是想跟著撈一筆。
萬萬沒想到,白蓮教叛軍越鬨越大,甚至還建了國。
倘若能夠一直勝利下去,他也不介意跟著白蓮聖皇打天下,搏一搏從龍之功。
可惜他的運氣不怎麼好,計劃才剛剛開始實施,就遭到官軍圍困。
知道不是外麵官軍的對手,又不敢棄城而逃,謀求招安就成了最佳選擇。
“學生在求學之時,曾在江南書院就讀過一段時間,裡麵的不少同窗都在官場上發展不錯。
將軍,如果有心的話,學生願代為引薦一番。”
成繼良忐忑的回答道。
說話間,眼神就沒有離開過楚二的臉,唯恐這是一次試探。
怎奈前麵已經失了言,現在隻能選擇賭一把。
為了增加自己的份量,他還特意誇大了自己的人脈關係網。
仕途發展順利的同窗確實不少,可不等於人家就和他有交情了。
作為天下有數的大書院,江南書院的在讀學生,足有上千人之多,覆蓋了從童生到舉人。
除了同期入學的外,大部分同學之間,根本就沒有多少交際。
真要是人脈關係通天,就算沒有高中進士,一樣可以入仕為官。
朝中非進士出身的大員,也不是一個兩個。
“那就拜托先生了!”
說話間,楚二衝成繼良行了一禮。
從兩人相識到現在,這是他最有禮貌的一次。
看得出來,他是真想要做大虞的官。
“將軍,言重了!
這些本就是分內之事。
為了這滿城百姓的安危,學生也當儘力而為!”
成繼良客套的回複道。
謀求招安,也是需要藉口的。
城中百姓,無疑是最好的遮羞布。
多了這個藉口,再找上門去,就沒那麼倉促了。
“好!
接下來的日子裡,府庫中的金銀珠寶,任由先生支取。
現在不是省錢的時候,各方關係必須打點到位。”
楚二豪爽的說道。
經曆了這麼多事,他算是看明白了。
錢就是王八蛋,有錢無權就是案板上的肉。
既然選擇謀求招安,那就必須想辦法謀求一個好位置。
以大虞官員的作風,不花錢打點,根本無法達到目的。
……
“轟隆隆……”
天剛剛放亮,炮火聲打破了肇慶的寧靜。
放眼望去,江麵上儘是船舶,官軍開始渡江了。
漫長的江岸線,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很快就被官軍找到了防守薄弱點。
“敵軍不是在進攻廣海衛,怎麼這麼快渡江了?”
婁清虹疑惑的詢問道。
從梧州淪陷開始,他這位肇慶鎮守的舒心日子,就提前結束了。
為了保住肇慶府,他把防守重心放在了梧州一線。
曆史上兩廣之間的攻伐,都是圍繞梧州府展開的。
誰掌控了梧州,誰就占據了戰爭主動權。
上一次白蓮聖國進軍廣東,也是從梧州打過來的。
萬萬沒有想到,曆史經驗也有不靈的時候。
占據梧州的李牧,沒有按照他的預估從梧州進攻肇慶,反而先對戰略價值更低的州府下手。
預料之外的戰場,部署的兵力自然不會多。
很快就收到了高州府、雷州府淪陷的噩耗,官軍一路橫掃到了廣海衛。
大戰進行到現在,西江以南地區,僅剩下最後一座廣海衛在堅守。
本以為有廣海衛牽製敵軍,他可以趁機修複城防,遺憾的是官軍突然渡河了。
更糟糕的是肇慶府城,就在西江邊上。
作為此前廣東會戰的主戰場,府城被破壞的非常嚴重,城防至今都沒有恢複。
臨時加固的城牆,可沒有九族嚴選的質量高。
“婁將軍,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
官軍既然渡河了,那麼廣海衛的守軍,多半是遭遇了不測。
您還是趕緊組織兵力,防禦敵人的進攻吧!”
一旁的肇慶知府開口勸說道。
相比大虞朝的文貴武賤,白蓮聖國直接反了過來。
作為肇慶知府,在戰爭時期,要受鎮守使的節製。
除了打天下,需要以戰爭為先外。
本質上,還是白蓮聖國高層,對他們這些投降過來的文人缺乏信任。
心裡有了提防,在設計製度的時候,自然要有所體現。
不過白蓮聖國內部的文武矛盾,並沒有大虞那麼激烈。
各地的文官,基本上處於缺額狀態。
哪怕是知府層次的文官,也隻有少數重要地區,授予了出去。
更多的地方,還是鎮守使軍政大權一把抓。
明知道這麼乾,容易出現地方割據,白蓮聖國現在也沒得選。
想當官的人多得去了,可是能夠勝任工作的,卻沒有幾個。
在打天下的時候,沒有那麼多製度約束,非常考驗官員的能力。
放一個廢物上去,造成的破壞力有多大,誰也說不準。
既然無人可用,那就乾脆寧缺毋濫。
沒有地方官組織恢複生產,也好過地方官胡作非為,專門給他們搞破壞的強。
“嗯!
傳令下去,召集府中青壯入伍,參與肇慶保衛戰。
告訴下麵的人,這一次不是兩丁抽一、三丁抽二,凡是家中有適齡青年的,全部給我征召起來。
肇慶城方圓三十裡,全部堅壁清野,絕不能給敵軍留下可乘之機!”
婁清虹果斷下令道。
知道敵軍的厲害,他自然要全力以赴。
如果不是擔心糧草不濟,他恨不得把城外的民眾,全部遷入城中。
……
西江邊上。
“蘭先生,你的同窗聯絡說服了叛軍頭目,想要接受朝廷的招安?”
渡江成功的李牧,滿臉疑惑的問道。
圍剿白蓮教叛亂這麼長時間,他還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