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複山河 > 第310章 人事調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複山河 第310章 人事調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人事調整

封侯儀式開啟,李牧隻感覺成了木偶。一板一眼的按照流程走,唯恐出現失誤,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

雖然大虞朝沒有哪個軍功侯爵,因為冊封儀式上的失誤被朝廷問罪,可這種重大活動,史官是要記錄的。

如果不出問題,那麼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某年某月某日,某人軍功封侯。”

影響力大的,後麵才會備注功績,但內容也不會多,一頁紙足夠用了。

倘若鬨出了笑話,那就要大篇幅的介紹,用以警示後人。

理論上來說,史書是可以修改的。不過想要修改,要麼是皇帝親自介入,要麼是把控話語權的世家大族需要隱藏曆史真相。

一般來說,在史書遭到篡改的同時,就會冒出一堆野史來。

真假難以分辨,反正內容肯定夠炸裂。隻有想不到,就沒有他們不敢寫的。

主要都是閒的,大虞朝的官員除了少數忙碌外,大部分人的工作量普遍偏低,又沒有娛樂活動。

記錄日常見聞,就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通常這種時候,都會帶入自己的立場,夾帶大量的私料。

冊封完成之後,就是各種祭拜活動。先是皇帝帶領群臣祭祀太廟,奉上祭文訴說功績告慰祖宗,以期列祖列宗保佑。

接著就是各自回去祭祖,非重大節日不開的宗族祠堂,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能夠趕過來的族人,全部都聚集到了宗祠內。

先是把李牧這一脈的先祖牌位,被族老們請了進去,接著又是各種祭文奉上。

內容都差不多,都是訴說功績,祈求祖宗們保佑。

全部流程折騰完之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子,趕赴皇宮中參加封侯宴。

毫無疑問,這麼多繁瑣的禮儀,都是朝廷刻意做給天下人看的。

最近幾年大虞流年不利,戰場上敗多勝少。北虜圍困京師、南京淪陷,更是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災難。

為了穩定人心,無論是永寧帝,還是朝中百官,都非常重視這次封侯儀式。

意在通過這次儀式,告訴天下人:大虞朝還沒有到倒下的時候,依舊有能打的精兵強將。

皇宮中。

再一次近距離和永寧帝接觸,李牧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早已經不複存在。

單純從麵容上判斷,永寧帝比自己的真實年齡,蒼老了最少十幾歲。

哪怕臉上帶著笑容,眉宇間那一抹隱藏的愁容,還是憑添了幾分暮氣。

看得出來,皇帝的日子不好過。

作為主人公,李牧這次的位置非常靠前,同舞陽侯一起分列皇帝左右兩側。

菜肴沒什麼新意,全部都是一些時蔬和肉類。皇帝崇尚節儉,宴會自然不會奢靡。

能夠過來參加宴會,本身就是榮耀的象征。至於吃什麼,大家並不在意。

短暫的勉勵了幾句,話題不可避免的扯到了朝政上。

不過大多數時間,李牧都隻是聽眾。

雖然對朝政有了發言權,但作為後起之秀,在這種特殊場合,不適合他大放厥詞。

除非皇帝點名詢問,不然回答問題的,基本上都是舞陽侯。

一眾內閣大臣和勳貴大佬,也參與了討論。不過大家都很收斂,默契的把主場,讓給了兩個主人公。

封侯宴會結束後,包括李牧在內的一幫重臣,一並被永寧帝給留了下來。

……

“諸位愛卿,剛才的場合很多話,你們不方便說。

現在沒有了外人,有什麼想法,大家儘管暢所欲言。

朕欲在年內收複南京,光複湖廣和江南地區,還望諸位愛卿鼎力相助!”

永寧帝的話,看似是說給群臣聽的,實際上卻是想要一眾封疆大吏,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就在封侯大典的前一天,朝廷進行了一次重大人事調整。

原湖廣總督徐文嶽,改任四川總督。

撤銷舞陽侯閩浙總督的職位,改任江南總督,同時兼任兩廣總督。

原江南總督裴雲軒就地免職,錦衣衛押解回京,等待朝廷進一步發落。

任命左軍都督景國良擔任閩浙總督。

任命右軍都督李原擔任湖廣總督。

整個南方戰場,全麵進入勳貴時代。

除了派出宦官監軍外,一眾總督手中的權力,都得到了大幅度增強。

包括:自由征兵的權,轄區內稅收調整權,人事權也進一步擴大,對三品以下武將,五品以下文官擁有了處置權和任命權。

看得出來,永寧帝對幾人寄予厚望,給予了最大限度的放權。

地方總督的權力大幅度增加,如果有異心的話,很容易成為新的藩鎮。

對這樣的舉動,朝中反對的聲音,一直都沒有斷過。

不過朝中主要大員,多是持支援態度。

沒有辦法,朝廷財政虧空的厲害,根本無力支付高昂的軍費。

朝廷拿不出錢糧來,想要把叛軍鎮壓下去,那就隻能放權給前線一眾總督。

“陛下,年內收複江南和湖廣等地,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叛軍已經做大,早就不是當年的草台班子。

官軍的情況相反,戰鬥力最強的兩廣官軍,在勤王之戰中損失慘重。

急需進行補充,才能投入到了新的大戰中,短時間內難以發揮作用。

其他地區的官軍,情況更加糟糕。

江南地區現在幾乎全部淪陷,殘餘下來的官軍,軍心士氣全無。

湖廣也就剩下最後三府之地,還在苦苦堅持。

短時間內,我們不光手中無可用之兵,還缺乏錢糧。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我們先要解決的是錢糧問題,其次纔是練兵平叛。

出於政治上的考慮,當優先收複南京,穩定天下人心。

一切順利的話,朝廷將在未來兩年內,剿滅白蓮教叛軍。”

景國良率先開口說道。

作為左軍都督兼閩浙總督,實質上的武將之首,他不得不出來給永寧帝潑冷水。

沒有辦法,皇帝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完全脫離實際。

就算勤王大軍沒有受損,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內,收複四省之地。

考慮到現實問題,他們趕去赴任還需要時間,梳理官僚體係也要花費時間。

真正能夠用以平叛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三個月。

年內能夠收複南京,那就要各方傾力合作。

想要一下子解決所有叛軍,那是會被噎死。

倉促出兵,隻會損兵折將,讓局勢更加惡化。

“兩年時間,實在是太過漫長,朝廷拖不起啊!

景愛卿,就不能快點兒麼?”

永寧帝皺著眉頭說道。

他自己也知道,半年內解決叛軍不現實。

提出這個要求,主要是為了向眾人施加壓力。

可兩年這個時間週期,著實超出了他的心理底線。

距離白蓮教叛亂,已經過去了三年多,再加上兩年那就超過五年了。

時間長也就罷了,關鍵是大虞的財政狀況非常惡劣。

喪失了東南各省一眾財源重地,朝廷每年都會出現巨額的財政虧空。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朝廷上下到處都要錢,全靠拆東牆補西牆維係著統治。

這種狀況,顯然是無法持續的。

戰事拖的時間越長,大虞需要麵臨的問題就越多。

把所有的財政問題,全部轉嫁給北方各省,搞不好南邊的叛軍沒鎮壓下去,北邊又給亂了起來。

“陛下,真的快不了!

如果早些時候,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朝廷或許有機會迅速把叛軍鎮壓下去。

可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叛軍已經做大,朝廷這邊反而實力大損。

一增一減之下,大幅度增加了平叛難度。

兩年時間,實際上已經是樂觀估計。

倘若敵軍負隅頑抗,搞不好平叛週期,還會被拉長!”

景國良硬著頭皮回答道。

吸取了前麵一眾倒黴蛋的教訓,他寧願和皇帝硬頂,也不願意空畫大餅。

提前把困難說清楚,沒有按時完成任務,還可以找藉口推脫。

事先把皇帝的預期提高,當著群臣的麵畫大餅,那就相當於立下了軍令狀。

完不成任務,那就是欺君。

“陛下,成國公說的不錯,現在這種時候不能著急。

朝廷經不起折騰,當務之急是求穩。

寧可不發起大戰,也不能在和叛交戰時大敗。

年內發起南京之戰,就充滿了風險。

若是想要四麵開花,恐怕……”

舞陽侯緊跟著勸說道。

作為江南總督,他需要麵臨的麻煩最大。

光收複南京,就不是一件輕鬆活兒。

明麵上,勤王大軍可是損失慘重。

哪怕政治需要,他也必須做出休整補充兵力的樣子,才能發起南京之戰。

私底下他和李牧商議過,回去之後就先把戰兵,從兩鎮擴充到五鎮。

擴軍期間,不適合發起大規模會戰。

一切順利的話,年末的時候能發起南京之戰。

打起來就是給朝廷的交代,什麼時候能收複南京,還是要看叛軍的表現。

“哎!”

“國事艱難啊!”

見自家人都反對,永寧帝忍不住感歎道。

經驗告訴他,所有人都反對的事,肯定乾不成。

“陛下,參考曆史經驗。

白蓮教這種宗教叛軍,一旦取得了優勢,高層就會迅速走向墮落。

拖的時間越長,就對朝廷越有利。

賊首就算胸懷大誌,也不能保證底下人,都和他一樣擁有大誌。

南京的花花世界,最容易消磨人的鬥誌。

且讓叛軍將領享受幾個月,到時候十分的戰鬥力,頂多發揮四五分。”

萬俊輝開口安慰道。

看得出來,讀史書他說用了心的。

這種不起眼的冷門規律,都被他找了出來。

南京城確實容易腐化人心,曆史上建都南京的王朝,就沒有一個命長的。

不過現在說出來,也就安撫一下人心。

腐化的速度快,那也是需要時間的。不至於短短幾個月,就能從內部摧毀一個政權。

……

戰爭時期,講究兵貴神速。

封侯儀式結束後的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