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釘 第16章 礪刃
拒絕了徐天的投資,“釘刺”彷彿卸下了一個潛在的包袱,但也失去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捷徑。林薇知道,接下來必須苦練內功,真正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她經過深思熟慮後,毅然決然地將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確定為“專業化”和“產品化”。這兩個方向猶如燈塔一般,為公司的前進道路指明瞭方向,也為全體員工的努力提供了明確的目標。
所謂“專業化”,就是要在公司現有的業務領域內,不斷深耕細作,提升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成為行業內的專家。隻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贏得客戶的信任和認可。
而“產品化”則意味著公司要將自己的核心業務和技術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通過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實現公司的價值最大化,同時也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這兩個戰略重點,她將製定一係列具體的計劃和措施,包括加強團隊建設、提升研發能力、優化生產流程、拓展市場渠道等等。她相信,隻要全體員工齊心協力,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奮鬥,公司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我們不能永遠靠專案製吃飯,那樣太累,且天花板明顯。”她在戰略會上說,“我們要把這次打敗蘇曼君過程中積累的資料分析能力、精準營銷方**,固化下來,變成可以複用的‘產品’。”
在沈浩的主導下,技術團隊開始全力開發一個名為“洞察之眼”的saas(軟體即服務)平台的內測版。這個平台整合了他們的資料爬取、清洗、分析和視覺化功能,旨在為中小品牌提供低成本的市場洞察和營銷決策支援。
喬娜則負責將專案執行流程徹底標準化、模組化。從客戶對接、需求分析到方案輸出、效果評估,形成一套厚厚的“釘刺運營手冊”,確保即便團隊擴張,服務質量也不會下降。
秦悅引入了更先進的財務管理和風險控製模型,並開始接觸風險投資機構,為未來的b輪融資做準備——這次,他們要尋找的是真正理解並支援他們獨立發展的財務投資者,而非戰略巨頭。
林薇自己則化身“產品經理”,深度參與“洞察之眼”的設計,並親自帶隊拜訪了幾個重要的老客戶,深度挖掘他們的需求,驗證新產品的方向。
三個月後,“洞察之眼”內測版上線。第一個客戶,正是“清源”的李老闆。
沈浩帶領技術團隊駐場一週,幫助“清源”接入係統。係統自動生成了下一季度新品開發的趨勢建議和潛在渠道分析報告,其精準度和深度讓李老闆歎為觀止。
“太神奇了!這比我們之前拍腦袋決策強太多了!”李老闆興奮地說,“以後我們公司就靠這個係統吃飯了!”
“洞察之眼”初戰告捷,雖然功能還不完善,但證明瞭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它意味著“釘刺”從一個純粹的“服務商”,開始向“服務
產品”雙輪驅動的模式轉型,商業想象空間大大拓寬。
就在“釘刺”上下埋頭苦練內功之時,喬娜帶來了一個壞訊息。
“徐天沒有投資我們,但他投資了彆人。”喬娜臉色凝重地說,“他投資了‘靈犀科技’,一家和我們模式類似,但一直被我們壓著打的競爭對手。而且,寰宇的渠道資源,正在大規模向‘靈犀’傾斜。”
訊息得到證實。“靈犀科技”突然宣佈獲得寰宇資本領投的巨額a輪融資,並高調宣佈與寰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全麵接入寰宇的線下渠道和供應鏈體係。
徐天用行動回答了林薇的拒絕。他迅速複製了一個“釘刺”的替代品,並要用龐大的資源,直接將他們碾壓。
真正的競爭,猶如一場驚心動魄的風暴,此刻才剛剛掀起它那洶湧澎湃的波濤。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場殘酷而激烈的較量,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殊死搏鬥。
在這場競爭中,有一匹餓狼,它被武裝到了牙齒,每一顆獠牙都閃爍著寒光,每一根毛發都充滿了殺意。這匹餓狼,以風馳電掣之勢,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徑直撲向他們的領地。
它的速度快如疾風,它的力量強如雷霆,它的決心堅如磐石。它毫不畏懼前方的艱難險阻,毫不留情地撕開一切阻礙,它的目標隻有一個——征服這片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