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釘 第76章 餘波灼人
“星馳”發布會的驚天一炸,其震蕩的餘波,遠比任何人預想的都要深遠和劇烈。
發布會次日,當金融市場的鐘聲敲響,寰宇集團的股價如同遭遇了一場雪崩,開盤即斷崖式暴跌。數字在交易螢幕上瘋狂跳動,每一次閃爍都蒸發著數以億計的市值。短短一個交易日,這個商業巨擘多年積累的資本信心,彷彿被那場虛擬世界中的爆炸徹底撕裂。各大財經媒體的頭版頭條,科技版塊的焦點位置,無一例外地被“寰宇世紀大翻車”、“程式碼門背後的信任危機”、“星馳成流星,誰之過?”等觸目驚心的標題占據。分析師們連夜趕出的報告,措辭嚴厲,紛紛下調對寰宇的評級,昔日備受追捧的藍籌股,一夜之間彷彿成了資本市場的燙手山芋。
風暴眼中,徐天正麵臨著自他執掌寰宇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他的辦公室內,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幾乎從未間斷,每一通都來自董事會裡那些平日裡或支援或沉默的元老,此刻他們的聲音充滿了質詢與不滿。電子郵箱裡,來自大小股東的施壓郵件如同雪片般堆積,言辭激烈,要求他對這場災難性的失敗給出交代,並對公司的未來做出明確的保證。寰宇集團這座龐大的商業帝國,因其核心專案的公開潰敗而根基動搖,內外交困的壓力,如同無形的巨手,扼住了集團的咽喉。
然而,徐天畢竟是徐天,是在商海沉浮中鑄就的鐵腕領袖。短暫的震怒與審視之後,他沒有允許自己沉溺於慌亂,更沒有在重壓下顯露出絲毫的頹勢。相反,他以一種近乎冷酷的理智和令人咋舌的效率,迅速啟動了危機公關的終極預案——其核心策略,便是壯士斷腕,棄卒保帥,力求以最小的核心代價,穩住這艘巨輪的航向,哪怕甲板上已是一片狼藉。
在公關團隊和法律顧問徹夜不眠製定的方案基礎上,寰宇集團在事件發酵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連續發布了數則官方公告。公告的措辭經過千錘百煉,既流露出“沉痛”的反思姿態,又彰顯出“果斷”的決策力:
首先,集團宣佈,立即開除“星馳”專案的技術總負責人以及數名直接參與核心程式碼編寫的工程師。公告中將事故原因歸咎於這些技術人員“為片麵追求專案績效進度,嚴重違反公司嚴格的技術安全流程,擅自引入並使用了未經充分驗證與授權的第三方程式碼元件”,將這場撼動集團的事故,定性為“個人失職行為”。
緊接著,宣佈無限期暫停“星馳”車型的全部上市計劃,承諾將聯合第三方權威機構,對專案進行全麵、徹底的“技術審查與流程整改”,並表示為對潛在消費者負責,將妥善處理所有預售訂單。此舉意在向市場傳遞其“負責任”的形象。
隨後,集團內部問責的矛頭指向了供應鏈管理部門。采購部門的一名資深負責人被迅速停職,並接受內部調查,公告中隱晦地暗示其“可能在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商資質審核與遴選環節中存在不當行為”。這一舉動,不僅進一步將事故責任分散下推,也巧妙地借機再次清理了之前由蘇曼君一手提拔起來的舊部勢力,鞏固了徐天對核心部門的掌控。
最後,為了挽回瀕臨破產的公眾信任,寰宇宣佈捐贈一筆數額巨大的資金,牽頭成立“行業技術與誠信發展基金”,旨在推動科技創新領域的倫理規範與誠信體係建設。試圖通過此舉,將一場醜聞轉化為彰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契機。
這一套淩厲的組合拳打出,雖然無法立刻撲滅所有質疑的聲浪,也未能完全挽回資本市場的信心,但確實在極大程度上遏製了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它將集團層麵的、係統性的失敗,成功地切割、侷限為“個彆員工違規操作”和“部分流程執行不力”的問題,暫時將熊熊燃燒的烈火,隔離在了寰宇核心利益的外圍。徐天再次展現了他作為商業梟雄的本色,以其慣有的決絕和高效,保全了自己和寰宇最根本的盤麵,儘管這保全的代價,是犧牲了數名高管、一個備受矚目的未來專案,以及集團短期內難以估量的聲譽損失。
與此同時,在商業版圖的另一端,“釘刺”諮詢這個名字,伴隨著這起驚天動地的事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遍了整個商圈和網際網路世界的每個角落。
“原來背後是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推動了這一切!”
“我的天,他們竟然真的硬剛贏了寰宇這樣的巨無霸!這太不可思議了!”
“那個叫林薇的女老闆到底是什麼來頭?這也太厲害了吧!”
諸如此類的議論線上上線下瘋狂蔓延。“釘刺”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完成了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的蛻變,成為了“敢於挑戰巨頭”、“技術實力超群”、“有骨氣有擔當”的代名詞。此前因寰宇暗中施壓而籠罩在其身上的所有質疑、汙名化報道,在這絕對的技術實證和極具戲劇性的公開反殺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不攻自破。
效應是立竿見影的。“釘刺”之前幾乎被打爆過又沉寂下來的諮詢電話,再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聽筒幾乎要燃燒起來。公司的公開業務郵箱,被雪片般湧來的合作詢盤、媒體采訪請求塞得滿滿當當,滾動條下拉許久都看不到儘頭。更戲劇性的是,那些曾經在寰宇的壓力下,不得不中斷與“釘刺”合作的供應商和潛在客戶,此刻也紛紛換上了一副熱情乃至略帶歉意的麵孔,重新找上門來,急切地表達著恢複乃至加深合作的意願。
在“釘刺”已經搬遷的、更為寬敞明亮的新辦公室裡,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巨大的成就感交織彌漫在空氣中。每一位員工的臉上都洋溢著揚眉吐氣的興奮,走起路來都彷彿帶著風,步伐輕快而有力。連日來的陰霾與壓抑,被這場暢快淋漓的勝利一掃而空。
“薇姐!我們成功了!我們真的贏了!”年輕氣盛的張揚幾乎無法抑製內心的激動,興奮地幾乎要手舞足蹈,聲音因高昂的情緒而微微顫抖。
一旁的喬娜,辦公桌上的座機和新換的手機此起彼伏地響著,她接著無數道賀與諮詢的電話,臉上綻放著燦爛如花的笑容,應對自如的聲音裡充滿了自豪。
就連一向沉穩、喜怒不形於色的沈浩,此刻也放鬆了緊繃許久的神情,嘴角噙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輕鬆而欣慰的笑意。整個團隊都沉浸在來之不易的勝利喜悅之中。
然而,作為這一切的核心與領袖,林薇在經曆了最初那短暫如釋重負的喜悅之後,卻以驚人的速度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她獨自一人,站在新辦公室寬大的落地窗前,凝望著樓下都市的繁華景象,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玻璃映出她清晰卻帶著凝重神色的麵容,她的眼中並無太多團隊成員那樣的輕鬆與得意,反而掠過一絲更深沉的憂慮。
“贏?”她輕輕搖頭,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圍攏過來的核心團隊成員們聽得清清楚楚。她轉過身,目光掃過張揚、喬娜、沈浩,以及聞聲走來的秦悅,語氣沉靜而凝重,“我們或許確實贏得了一場關鍵的戰役,炸毀了對方一艘火力強勁的先鋒艇。但你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寰宇這支龐大的航母艦隊,其主體依然完好無損,依舊掌握著龐大的資源和力量。而且,經此一役,我們等於是徹底激怒了這支艦隊的最高司令官。”
她的話語,像一盆適時潑下的冷水,讓辦公室內原本熱烈乃至有些浮躁的氣氛瞬間降溫,多了幾分理性的沉澱。
“徐天的手段和心性,我們交手數次,你們難道還沒有見識夠嗎?”林薇的目光銳利,逐一掃過眾人的臉龐,“他這樣的人物,吃瞭如此一個大虧,顏麵儘失,市值蒸發,他會輕易善罷甘休嗎?絕不會。他現在所做的一切,收縮戰線,切割責任,都隻是暫時的策略性後退,是為了更有效地處理內部的麻煩和質疑。一旦等他緩過這口氣,理順了內部,他所發動的反擊,隻會比之前更加凶猛,更加不講規則,更加狠辣無情。”
她略微停頓了一下,讓這個判斷在每個人心中沉澱,然後才繼續道,聲音壓得更低:“而且,還有一個細節,你們注意到了嗎?之前那些針對我個人的、惡毒的汙衊和謠言,雖然最終在事實麵前不攻自破,我們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了澄清,但是,最初散佈這些謠言的真正源頭,我們至今沒有找到。以徐天的行事風格,如果他掌握了這樣的‘武器’,在這次交鋒中,他怎麼可能完全不加以利用?這太不符合常理了。這隻能說明,那支射向我的‘暗箭’,其來源可能並非徐天本人。或者,更可怕的是,他手中還握著這支箭,隻是在等待一個更致命的機會射出。”
秦悅聞言,臉上輕鬆的表情也徹底收斂,她鄭重點頭,介麵道:“林薇說得非常對。我們現在雖然聲譽鵲起,站在了聚光燈下,但這也意味著我們成為了眾矢之的。業務量暴增固然是好事,證明瞭市場對我們的認可,但隨之而來的挑戰更為嚴峻:我們現有的團隊規模和能力,能否快速消化如此大量的專案?內部的管理流程和協作效率,能否跟上業務擴張的速度?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急劇擴張的業務必然帶來巨大的資金需求,我們的現金流能否支撐住?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讓我們從巔峰迅速跌落,滿盤皆輸。”
沈浩也迅速從勝利的喜悅中徹底冷靜下來,恢複了技術專家兼商業顧問的理性分析模式:“秦悅的擔憂非常現實。技術上的勝利,哪怕再輝煌,也並不直接等同於商業上的成功。它為我們開啟了局麵,贏得了入場券和聲譽資本。但接下來,如何將這份來之不易的聲譽,有效且可持續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穩定的客戶群和健康的盈利能力,纔是我們真正要麵對的、更艱巨的課題。”
慶祝的香檳還靜靜地立在角落,未曾開啟,林薇卻已經憑借其冷靜的頭腦和深遠的考量,將整個團隊的視線從短暫的勝利歡呼中,強硬地拉回到了複雜嚴峻的現實與充滿挑戰的未來圖景之前。
“好了,狂歡到此為止。”林薇的聲音恢複了一貫的清晰、冷靜與果斷,帶著不容置疑的領袖力量,“沉浸在過去的勝利裡對我們有害無益。接下來,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起來,聚焦於三件核心大事。”
她伸出食指,條理分明地部署:“第一,嚴格篩選專案。不是所有找上門來的合作機會我們都要照單全收。必須建立評估標準,聚焦於那些與我們核心能力高度匹配、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們品牌價值與技術壁壘的優質客戶和高階專案。記住,寧缺毋濫,質量遠比數量重要。”
“第二,立刻進行內部梳理與強化。人力資源部門要快速啟動招聘流程,吸納優秀、合適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大型專案經驗的中高階人才。同時,各部門要協同作業,儘快完善並固化我們的專案管理流程、質量控製體係和內部協作機製。我們必須警惕,絕不能因為突如其來的成功而衝昏頭腦,導致內部管理失控,那將是毀滅性的。”
“第三,”她的目光投向窗外遙遠的天際線,變得愈發深邃而銳利,“全員,尤其是管理層,必須保持最高度的警惕。市場部、情報分析小組,要密切留意徐天和寰宇集團的一切動向,包括其市場策略、人事變動、投資方向,哪怕是細微的異動。我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預感,這場風暴隻是暫時過去,海麵下正在醞釀著更大的浪潮。下一輪的較量,或許很快就會到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她的冷靜、遠見和對危機異乎尋常的敏銳嗅覺,再次讓團隊折服。眾人迅速從勝利帶來的短暫眩暈中徹底清醒過來,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而專注,整個“釘刺”彷彿一架精密儀器,瞬間進入了新一輪的戰備狀態,高效運轉起來。
然而,在所有部署的背後,林薇內心深處那份最大的不安,並未向團隊完全袒露。那並非主要來自於明麵上強大的對手徐天,而是來源於那封至今不知來源、內容卻精準預警的神秘匿名信件,以及那支不知隱匿於何處、隨時可能再次射出的淬毒“暗箭”。這種未知的威脅,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窺視者,比看得見的強大敵人更令人心悸。
就在“釘刺”上下忙於消化勝利果實、應對蜂擁而至的業務機會,試圖在這波熱潮中站穩腳跟並圖謀進一步發展之際,一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邀約,被秘密地送達至林薇的手中。
邀約的發出者,赫然是——
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