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神醫葉秋 第3150章 毒體大成
-
~龍菩薩嚥了口唾沫,聲音有些發顫:乾爹,這……這不會有危險吧
陰陽大帝的殘魂大笑:危險當然有!但想要變強,哪有不冒險的道理
你放心,有我在一旁護法,保你性命無憂。
龍菩薩猶豫不決,那血池散發的氣息讓他毛骨悚然。
怎麼,這就怕了陰陽大帝的殘魂冷笑道:如果連這點苦都吃不了,那你拿什麼跟葉長生鬥,將來還怎麼證道成帝
龍菩薩咬了咬牙,說:乾爹,我不是怕,隻是……
彆廢話了!陰陽大帝的殘魂突然厲聲道:要麼進去,要麼滾蛋!我不需要一個懦弱之人當我的乾兒子。
而且,你知道我為了收集這池子血,花費了多少時間嗎
整整一萬年!
如果連麵前的機緣你都不要,那我們從此恩斷義絕,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
龍菩薩被這幾句話激起了血性,咬牙道:好!我進!
他深吸一口氣,走到血池邊上。
近距離下,那腥臭味更加刺鼻,池中的液體黏稠得像是融化的血肉,令人頭皮發麻。
跳進去。陰陽大帝的殘魂命令道:記住,無論多痛苦都要忍住,否則前功儘棄!
龍菩薩一咬牙,閉著眼睛跳進了血池。
啊——
下一秒,淒厲的慘叫聲瞬間響徹石室。
龍菩薩感覺全身的皮膚都在被腐蝕,無數毒蟲般的能量瘋狂鑽入他的體內,撕扯著他的血肉和經脈。
這種感覺,比起葬魔池還要恐怖萬倍。
堅持住!陰陽大帝的殘魂飄到血池上方,雙手結印,引導著血池中的能量,吩咐龍菩薩:運轉陰陽**,吸收這些力量!
龍菩薩痛苦得幾乎失去理智,但求生的本能讓他強撐著運轉功法,漸漸地,他感覺到一股奇異的力量開始在體內流動,修複著他受損的身體。
很好,就是這樣!陰陽大帝的殘魂眼中閃過一絲詭異的光芒:繼續吸收,不要停!
血池中的液體開始沸騰,形成一個漩渦,將龍菩薩完全包裹。
他的慘叫聲漸漸變成了野獸般的低吼,皮膚上浮現出詭異的黑色紋路……
血池中的龍菩薩,在無儘的痛苦中明顯感知到,自己的肉身和力量正經曆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他強忍著蝕骨劇痛,開口問道:乾爹,我可以出來嗎
出來陰陽大帝的殘魂發出一聲冷哼:你想得倒美。才進去這麼一會兒,就想打退堂鼓我告訴你,必須把池子裡的血水全部吸收乾淨才能出來。
龍菩薩心中一沉,硬著頭皮問道:這得多久
也用不了多久,以你現在的修為,七七四十九日應該足夠。陰陽大帝平靜地迴應。
龍菩薩聞言,隻覺一陣天旋地轉,差點暈過去。
這短短一會兒,他已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一想到還要承受四十幾天這樣的痛苦,整顆心都涼透了。
陰陽大帝的殘魂見狀,歎了口氣,說:龍兒,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隻要你能將血水吸收乾淨,必將獲得巨大的收穫,你可千萬不要辜負了乾爹的一番苦心。
開弓冇有回頭箭。
事到如今,龍菩薩深知已冇有退路,隻能咬著牙說道:乾爹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於是,他再度咬牙堅持,在血池中苦苦煎熬。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每一分每一秒對龍菩薩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但是隨著每一天的過去,池中的血水不斷被龍菩薩吸收,池麵也在逐漸下降。
終於,四十九天過去了。
池子裡的血水已被龍菩薩徹底吸收,連一絲殘留都看不見。
此時,血池之中,龍菩薩緩緩睜開雙眼,兩道黑色的光芒從他眼中一閃而過,猶如兩道利刃,劃破了石室中的黑暗。
他的身軀變得極為強壯,肌肉高高隆起,充滿了爆炸力,彷彿蘊含著無儘的力量,隨時都能將周圍的一切碾碎。
他的骨頭,已然全部變成了黑色,如同精鐵鑄造,閃爍著金屬的光澤,堅硬無比。
龍菩薩抬起手臂,隨意揮了揮,空氣彷彿被利刃切割,發出嘶嘶的聲響。
他的皮膚,宛如玄鐵般堅硬,泛著冷冽的寒光,即便是絕世聖兵在這皮膚上,都難以留下一絲痕跡。
還有血脈,已經全成了深黑色,充滿了劇毒,可以輕而易舉地毒死絕世聖人王。
毒體已經大成!
總之,龍菩薩無論是力量,肉身,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就連他的身高也增長了幾厘米。
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他的麵容並未改變,還是像個普普通通的中年漢子。
龍菩薩站起身來,腳步隻是輕輕動了一下,整個石室都隨之嗡嗡顫抖。
陰陽大帝的殘魂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說道:龍兒,你成功了!
如今你的肉身和力量,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的戰力也非往日。
現在的你,一般的絕世聖人王都不是你的對手。
龍菩薩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力量,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乾爹,多虧了您的悉心指導和幫助,我纔能有今天的成就。
接下來,我定要讓葉長生付出代價,還有那魔族,我也不會輕易放過!
他本以為,自己的這番豪言壯語,會得到陰陽大帝的肯定,誰知道,反被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
鼠目寸光!
陰陽大帝的殘魂冇好氣地說道:雖然你的實力大漲,隻要渡過天劫,馬上就能成為絕世聖人王。
但是,你彆忘了,葉長生早已是絕世聖人王巔峰境界,距離大帝隻有一步之遙。
你若現在出去跟他叫板,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龍菩薩愣了一下,連忙收起心中的驕傲,恭敬地說道:乾爹,多謝您的提醒,是我太沖動了。
陰陽大帝的殘魂又道:你切不可驕傲自滿,接下來,還有更艱難的挑戰在等著你。
哦龍菩薩疑惑。
陰陽大帝的殘魂說:這個山洞裡麵,我留下了三件寶物,你纔得到了第一件,還有兩件寶物等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