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換代,從當爺爺開始 第24章 籌備建大宅,議定狩獵隊【求追讀】
-
幾乎是在很多村人的圍觀下,李長道帶著幾個侄子,將準備好的糧油等物,一一分送給李氏、沈氏的八戶人家。
李長幸家。
呂氏和五個女兒正圍著放在堂屋的一大隊東西翻看。
“呀,真有飴糖!”
“還有糕點呢!”
“娘,我們可以吃點飴糖嗎?”
幾個女孩兒翻到飴糖、糕點時,不僅高興地叫出來,年紀較小的招弟、來弟甚至都看著裝飴糖的盒子流口水了。
呂氏卻是拿著自家的秤在稱菜油、香油(芝麻油)、鹽、肉等物的重量。
李長幸舒服地坐在靠背椅上,臉上儘是笑容和紅光,聞言擺手道:“飴糖買來就是給你們吃的,分了吧。”
女兒們正要分呢,呂氏忽然道:“這麼多飴糖,哪兒能一次分了?一人吃一塊,其他的留著——來弟年紀小,可以吃兩塊。”
說完,放下秤親自分飴糖。
得到了飴糖,即便是年已十五的李蓮、十三歲的李菊,都滿臉高興——她們長這麼大,吃飴糖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李長幸見呂氏又去稱東西,忍不住道:“四哥送東西來時不說了嗎,各家都是送米麪各一石(120斤),粗鹽十斤、細鹽一斤,菜油五斤、香油一斤,生豬肉十斤、臘肉三斤,飴糖、糕點各一盒,紙筆墨一份。”
“這一起子加起來,要十好幾兩銀子呢。怎樣,如今不說四哥小氣了吧?”
“我哪知道四哥今日會送這多東西?”呂氏臉色微紅地道,“不過這筆墨和紙給咱家卻是浪費了,咱家又冇個能唸書的···”
她這話一出來,頓時四個女兒都低下頭,好像做錯了事一樣,唯有四歲的來弟仍甜蜜蜜地唆著飴糖。
李長幸道,“咋冇用?我不能用?你平時要記點帳啥的不能用?再說了,你自己識字會算,不能教教女兒們?”
呂氏道,“我整日裡忙的喝口水時間都冇有,哪有功夫教她們?幾個···”
呂氏想說幾個賠錢貨學了也冇用來著,但想起當年父親就這麼罵她的,到底收住了口。
···
···
次日。
李長圭家。
“大哥,我準備蓋房子。”李長道喝了口竇氏泡的粗茶,開門見山地道。
李長圭道,“你家裡如今人不少,又有錢,房子也在之前地震中出了裂縫,是該蓋新房了。想好在哪裡蓋,又蓋多大了嗎?”
李長道:“我家往西邊去六七十步不是有塊荒地嗎,也夠寬敞,就在那邊蓋。”
“這次我準備直接蓋個兩進大院——正屋最低五間,前後院廂房起碼有個十來間。”
“兩進大院?五間正屋?”李長圭聽完忍不住驚訝,隨即就勸道:“長道,這麼大房子,就算咱們這邊物料、人工都便宜,合起來造價也不低呀,估計得要一百多兩。”
“你家即便算上那倆仆從,也才八個人呢,需要住那麼大宅子嗎?”
李長道笑著反問:“大哥怎知我家將來不會添丁進口?”
李長圭一愣,隨即拍額頭道,“瞧我,都糊塗了。宗瑞媳婦肯定還要再生幾個,宗琥也要成親,便是你也是能續絃的——兩進大院確實不算大。”
李長道道,“事實上,我想蓋個兩進半的——正屋放在後院中央,前後都得足夠寬敞,占地差不多相當於三進大宅”
李長圭先點點頭,隨即卻皺眉道:“你選的那塊地大是夠大了,可是不夠平坦,地裡也有不少石頭,打地基怕是要花很長時間呀。”
李長道道,“打地基是多請些村人幫忙不久有時間了——如今還算農閒,請人應該不難吧?”
李長圭沉吟了下,道:“是可以多請些村人幫忙——你昨日運回那麼多糧食,眼見著今年有可能饑荒,村裡怕是會有不少人眼紅你家。”
“請人後,你就將屯的糧食拿出部分當工錢發下去,既能幫襯到村裡缺糧的人家,也免得將來出什麼不好的事。”
李長道略微訝異,冇想到李長圭一個老農、木匠,竟還有這樣的眼光和智慧。
事實上,他之所以要蓋兩進大院,除了有住房需求,本就是想藉此花費部分錢糧,將村人的嫉妒、眼紅化為對他家的感激及他個人的威望。
“哈哈,大哥跟我想一塊去了。”李長道起身,“那蓋房的事就這麼定了,找工匠、買物料的事也都交給大哥了。”
李長圭也起身,笑道:“行···沈氏、田氏幾個大戶都留有木料、磚瓦,咱們可以直接向他們買,既省力又省時間。”
“大哥儘管去做就是。”
說完正事,李長道便要走。
竇氏出來笑著挽留,“老四不多坐會兒啊?”
“不了,都有事忙呢。”
離開李長圭家,李長道又去見了沈應昌。
他先詢問了沈氏哪幾家屯有磚瓦、木材,請沈應昌從中說合,他好購買。
沈應昌自是答應下來,並表示他家就有不少備用木材和磚瓦。
隨即,李長道才提起此行地主要目的。
“表舅,如今應該能組建狩獵隊了吧?咱們村獵人畢竟不算多,狩獵隊組建後還得訓練一段時間才能用呢。”
沈應昌略一沉吟,“你殺了那大蟲,威望是足夠了。而且如今糧價連日上漲,今年饑荒幾乎成為必然,村裡確實該組建狩獵隊了。”
“這樣,你跟我一起去拜訪田萬豐,隻要能說服他,這組建狩獵隊的事基本就能定下了。”
“好。”李長道點頭。
兩人一起來到田萬豐家,將事情一說,都冇怎麼勸,田萬豐便同意了。
他道:“如今哪家日子不難過?今年眼見糧食收不了多少,八成會饑荒。”
“村裡本就有不少人動了去狩獵的心思,隻是懼怕山中猛獸。如今長道肯牽頭組建狩獵隊,帶大夥兒一起狩獵,自是最好不過。”
李長道道:“組建狩獵隊不可能讓村裡每戶都出人加入,所以這事得有個章承。”
沈應昌問,“狩獵隊準備要多少人?”
李長道對此事早有想法,當即道:“前期人不能多,四十個便足夠。”
“這裡麵得有十幾二十個獵人或有狩獵經驗的,剩下二十個可以選冇什麼經驗的年輕人,算是培養。”
田萬豐道,“人會不會少了點?你來組建這個狩獵隊,怕是村裡至少有一半人家都想出人加入。”
李長道道,“四十人的狩獵隊目前是最合適的,事實上,我準備將他們分成四個十人小隊,前期狩獵每次隻帶兩隊進山,待將來狩獵隊的人都會配合著圍獵了,再一起進山。”
“那這人你準備怎麼挑?”田萬豐又問。
“前二十人由我親自挑村裡的獵人和有足夠狩獵經驗的人,以二十八歲往上的人為主。”
“這後二十人,可以冇多少狩獵經驗,但年齡最好是在十六歲至二十八歲之間。人選便由四姓族長商量著定,如何?”
沈應昌立馬讚成,“可以。”
田萬豐略微沉吟,也同意了。
當日下午,太陽落山後、天黑之前,沈應昌便以村正身份召集各戶當家人,在村南頭水井旁的空地上開會,公佈了村裡將組建狩獵隊的事。
正如田萬豐所講,如今村裡本就有不少人想進山打獵,以備饑荒,隻是懼怕猛獸纔沒去。
而今聽聞要組建狩獵隊,由李長道帶著進山打獵,自是不少人想加入。
沈應昌隨即又公佈了狩獵隊的組建計劃及選人之法,然後先讓李長道公佈他選的二十名成熟獵手,他隨後公佈了由四姓族長商議定的二十名年輕獵手。
這份人選名單自是難以讓所有村人滿意、心服,但不論是四姓族長還是李長道,在村裡威望都頗高,便無人對名單提出異議。
就這樣,李長道計劃多日的龍塘村狩獵隊終於是組建成了。
散會後,李長道正準備回家吃晚飯,卻被沈應昌叫住。
“長道,開會前應衡從縣城辦事回來了,帶回了地龍翻身的訊息。”
沈應昌說這話時神色頗為沉重,讓李長道意識到,十幾日前那次地震災害怕是相當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