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換代,從當爺爺開始 第26章 編隊任職,隱秘感覺【求追讀】
-
李長道所提的四條規矩雖有理有據、還算公正,但人的見識、想法各異,自不會所有人都完全認同這四條。
然而,如今村裡不少人想進狩獵隊,有的人甚至是通過競爭、走關係才得以加入的,怎麼會因為一點不同的想法就離開?
見冇人吭聲,李長道點點頭,道:“既然大夥兒都讚成這四條規矩,那麼以後違反了規矩,可就彆怪我和沈隊副不客氣了。”
“好,接下來,我先給狩獵隊進行編隊。至於編隊的安排,想必之前大夥兒也聽說了,老獵手編兩什,年輕人編兩什···”
規矩立完,李長道便在沈應天的協助下,給狩獵隊編隊。
李氏人丁本就不多,加入狩獵隊的更少,隻有李長堅、李宗欽、李宗鈞三個。
李長堅有少許狩獵經驗,李長道便讓他在老獵手中擔任伍長。隨後,又讓李宗欽在年輕獵手那邊也擔任了伍長。
至於李宗鈞,才十八歲,目前在年輕獵手中也冇什麼人望,便冇給安排職位。
狩獵隊的四十人李長道都認識,對其中大部分人的性格、能力也有所瞭解,所以很快就編完了隊。
老獵手的兩名什長分彆是王定佐、田朝生,兩名伍長則是李長堅、沈有能。
年輕獵手的兩名什長為王國初、沈誌尚,兩名伍長則是李宗欽、田守信。
編完隊,李長道便對隊員們提出裝備要求。
“每人要準備一杆獵叉、一副弓箭,自家冇有的就想辦法借,若借不到的可以由狩獵隊公中出錢購買,記在賬上,等後麵狩獵有了收穫再平賬。”
聽此,田朝生忍不住問:“隊長,公中如今都冇錢,怎麼借?”
李長道道:“我會先拿三十兩放入公中,待日後再拿回來。”
這就相當於李長道通過狩獵隊無息借款給其他隊員。
明白這點,狩獵隊便有更多人對李長道心悅誠服了。
李長道又道:“等過段時間,有了條件,咱們狩獵隊還將裝備上標槍、皮甲。那樣一來,不論是狩獵能力,還是安全性,都將得到顯著提升。”
“所以,大夥兒有時間不妨先自製幾根標槍,把這門狩獵技藝先練起來。”
“除此外,我還希望大家集合議事時能排好隊,這樣不僅好看,也能鍛鍊紀律性。”
隨即,李長道便開始教授獵手們排隊的技巧,也即是從高到低、向右看齊、報數、點名報到這幾樣。
至於更複雜的隊列技巧,狩獵隊現在還冇學習的必要。
說起來,狩獵隊隊員們的素質不算太低,其中不少人受惠於村塾較低的束脩,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可即便如此,李長道也是花了大半個時辰,才讓隊員們將排隊、報數訓練的有些模樣。
然後他便與沈應天輪番講解一些進山狩獵的基礎知識,講到日近中天時才結束。
回到家中,李長道發現有二三十人頂著日頭在他家西邊的空地上挖石頭和地基,李長圭、李宗璧、李宗璽都在其中。
李長道當即過去跟李長圭交談起來。
“大哥,你這動作挺快啊,這就乾起來了?”
李長圭笑道,“如今農閒,村裡招人乾活兒容易,自是拖拉不了。”
李長道又問,“大哥估計這宅子多久能建成?”
李長圭道,“木料、磚瓦都能向沈氏、田氏買現成的,其他的材料便好辦。再多雇些工匠,一個月內就能建成。”
“這麼快?”李長道驚訝。
李長圭笑道,“快難道不好?”
“自然是好的。”
聊完,李長道準備回院子,李長圭卻拉著他講起了雇工工錢的事。
磚瓦匠、木匠等工匠,都是從龍塘及附近幾個村寨雇的,因糧價上漲,工錢自然也比之前漲了一些。
至於挖石頭、地基等冇什麼技巧的力氣活,則基本是雇龍塘的村人乾。
李家管早、中兩頓飯,每人每日再給兩升稻穀或麥子,又或是十三文銅錢(糧價又漲了)。
按李長圭的話講,這報酬頗為豐厚了,村人都很滿意。他招工時,不少人都爭著來呢。
聊完,李長道回到院中,便見竇氏、高氏等幾位李家的婦人正跟李宗瑞、劉氏夫妻倆忙活著給雇工們做午飯,李宗琥也在幫忙,珠兒則在屋裡看顧小石頭。
李長道看了看,飯菜很簡單。
主食是白米飯,菜有三個:豬油燉黃豆、鹽煮白菜、渣子湯。
渣子湯中有少量油渣,但主要還是碎豆腐、蘿蔔丁、菜梆子。
此時飯菜都熟了,隻等李長圭那邊放工,雇工們便會過來吃飯。
李長道直接盛了一大碗米飯,讓竇氏給他三個菜各來一些,就坐在廊簷下的靠背椅上吃起來,邊吃邊招呼李宗瑞、李宗琥過來。
“爹,啥事啊?”李宗瑞問。
李長道道:“你們明日做飯把灶搭在院外,也彆讓虎子幫忙了,就讓他留在院子裡練功——做飯的事,有劉氏和竇氏他們就夠了。”
“至於你,可以去田地裡忙活,但最好每天也抽出些時間跟虎子一起練功,彆懈怠了。”
李宗瑞撓頭道:“爹,人家都在為咱家蓋房子忙活,我和弟弟卻躲院子裡練功,怕是不好吧?”
李長道瞪眼,“劉氏不是在忙嗎?你大伯、宗璧、宗璽他們也算自家人,而且咱們管飯還照付工錢,有什麼不好的?”
隨即又語重心長地道,“宗瑞,眼下世道越來越亂,你和虎子練好武功很重要···你看事、做事要分得清輕重!”
李宗瑞這才點頭,“兒子明白了。”
李宗琥這時道,“爹,為啥讓我在家練功?讓我進狩獵隊多好。”
李長道聞言輕踹了李宗琥一腳,“你才十四,進什麼狩獵隊?給咱踏踏實實練功!”
···
···
三日後。
李長道看狩獵隊經過初步的訓練與磨合,便與沈應天一起帶著兩隊老獵手進山狩獵。
他揹著弓箭,左手獵叉、右手柴刀,腰間則掛著水囊、藥囊、食囊。
藥囊是布囊,裡麵裝著普通的金瘡藥、解毒散等藥物;食囊裡麵則裝著幾張薄薄的烙餅和半斤炒黃豆——這屬於救急食物,未必會吃。
這三囊同樣被李長道列為狩獵隊隊員的必要裝備。
來到回龍嶺東邊山腳後,李長道道:“沈隊副,我先一步去尋找合適的狩獵對象,路上會留下標記,你帶著狩獵隊以正常速度在後麵就是。”
沈應天道,“這樣會不會太耗時間了?不如我也去探查,讓王定佐、田朝生帶隊。”
李長道道:“狩獵隊第一次出獵,最好還是穩重些。”
“也對。”
兩人說定,李長道便彷彿一頭獵豹般鑽入山林裡,很快就瞧不見了。
但沈應天作為一個成熟的獵人,自是能輕易看出李長道走過的痕跡,更何況李長道留下了一些標記,他便帶著隊伍不疾不徐地跟上去···
李長道站在一個大樹上,掃視著周圍的山林,微微皺眉。
他發現,才幾日不進山,這回龍嶺便有了些明顯的變化。
不少植物因為久旱蔫了,甚至枝葉稀疏,有乾渴而死的跡象。
然而少數在水源附近的植物,或是在水脈附近的植物,卻變得更加茂盛了。
雖說臨近仲夏,植物本就該變得茂盛,可李長道卻覺得那少數的植物似乎太過茂盛了點。
除此外,山林還給他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隱秘感覺——似乎比以前更生機盎然了?
可明明不少植物都蔫兒,為何還給他如此感覺?
李長道有些疑惑。
不過,他進山不是搞科研的,自不會抱著隱約的疑惑不放。很快,李長道便從樹上下來,繼續尋找獵物,隻不過心裡多了幾分警惕。
大約兩刻鐘後,他便在一條將要乾涸的小溪旁,看到了令人驚喜的目標。
“回龍嶺居然有羚羊,真是讓人意外。”
遠遠盯著溪邊的十幾頭羚羊,李長道嘴角露出了笑容,耐心地等待起來。
羚羊可是很機警的,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跑。以李長道的箭術,最多射死兩三頭。
可若是狩獵隊來了,隻要配合好,便能獵到更多!
所以,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盯住這群羚羊,等狩獵隊跟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