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改朝換代,從當爺爺開始 > 第52章 募兵之法,欲買田地【求追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改朝換代,從當爺爺開始 第52章 募兵之法,欲買田地【求追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打過幾次交道。”彭萬裡道,“黃勝武出自黃氏嫡脈二房,據說自幼便有勇力,於是黃家早早給他請了幾位武藝不俗的師傅教授拳腳、兵器。”

“又花大價錢從哪裡買來了藥膳、藥浴的方子,仔細栽培,因而力大無比、身手不俗。”

“待他成婚後,黃氏又托關係將他送入郡兵中磨練,在數年前便升職為副都頭。”

“不過黃氏的人脈、財力也就隻能幫他走到這裡了,故而這幾年黃勝武止步於副都頭,未能再進一步。”

據李長道從彭坤那裡瞭解的情況,黃氏是青川第一大地主,田地近萬畝。

所以,這黃勝武算是典型的地方豪強子弟。

倒是彭萬裡所言的黃氏專門買來藥膳、藥浴方子栽培黃勝武的事更讓李長道上心。

這說明,此世練武之人也知道用藥膳、藥浴輔助練功,並將相關藥方視為秘密。

如此一來,他所記得的那幾分藥膳、藥浴方子就更加珍貴了。

彭萬裡這時又話語一轉,道:“不過李兄也不必太擔心——像黃勝武這種倨傲之人,隻要你彆跟他對著乾,他也不會太過打壓你。”

“況且,從此番秦校尉分配招募鄉勇的任務看,多半是有意讓咱們這些副都頭牽製都頭。”

“對了,說起招募鄉勇,李兄有幾分把握完成任務?”

李長道道:“如果允許我們招募流民入伍,那每人募兩百鄉勇的任務很容易完成。”

“可惜秦校尉明言隻能招本縣人,如今百姓皆畏懼參軍,木魚鎮又是八大鄉鎮中人丁較少的,究竟能招多少鄉勇,我也拿不準。”

原來,今日議招募鄉勇之事,秦德虎最終讓三名都頭、四名副都頭分彆負責招募至少兩百人的鄉勇,且給每人指定了募兵區域。

像李長道,便負責在木魚鎮範圍內招募鄉勇。

至於剩下的一個鄉鎮及青川縣城、城郭,則由秦德虎本人的募兵區域。

兩百人似乎不多,卻不能強征,而是要他們空口白牙地把人忽悠來,自是有一定難度的。

彭萬裡一笑道:“我這裡倒是有個法子——校尉不是說鄉勇身份確定後,每人有二兩的安家銀嗎。”

“李兄若是有錢,不妨在招募鄉勇時便發放安家銀,再加上李兄除滅翻天虎賊夥的名聲,想必木魚鎮應募的人不會少。”

其實這個法子李長道在縣衙時便想到了。

不過在他看來,這法子未必好用。

一則,二兩安家銀太少——如今一石米麪都要二兩銀子,安家銀算是賣命錢,隻給二兩真的少。

二則,並非他們招募來的人就一定能成為鄉勇,秦德虎是要進行測試及訓練的,無法通過測試和訓練的,都要被淘汰。

那麼作為招募之人,提前給安家銀,肯定有部分會打水漂。

李長道倒是不在乎損失些銀子來完成招募任務,其他人可就未必了。

另外,如果大把使銀子完成招募、補貼鄉勇營,秦德虎以及郭令成、何瓊知道了,未免不會懷疑,這人是否彆有居心···

李長道心裡把這事想得明白,麵上卻假作恍然一喜,舉杯敬彭萬裡,“多謝彭兄提醒。”

彭萬裡哈哈笑道,“我也是湊巧想到此法罷了。”

這時小二將菜一一上來,兩人邊吃邊聊。

基本都是李長道趁機打聽鄉勇營其他人的事,比如黃勝武之外的兩位都頭為人、能力如何,等等。

彭萬裡則是對李長道如何滅掉翻天虎賊夥的事比較好奇,待問明後,便敬李長道三杯酒,連稱佩服。

吃得差不多時,李長道又問:“彭兄,程捷安此人你可瞭解?”

“程捷安啊···”彭萬裡似有了幾分醉意,“他出身程氏旁支——程氏詩書傳家,以科舉中得功名為榮。”

“可程捷安偏偏去從軍,自然不怎麼受待見。對了,說起來程捷安當年也是在涼州從軍,李兄竟不認識他?”

李長道搖頭,“涼州邊軍數萬,我又隻是個小小什長,哪裡認得多少人。”

彭萬裡道:“聽說程捷安在涼州軍中也隻做到了夥長,後來得罪上官,險些死在軍中,然後不知怎麼就被開革出軍隊了。”

李長道聽完若有所思。

程捷安是秦德虎直領那一都的副都頭——鄉勇營有三位都頭、四位副都頭,便是因為秦德虎兼著一都頭之職。

秦德虎雖看著不太靠譜,卻也是多年的老行伍,既選程捷安為副手,肯定是認可此人能力的。

···

···

與彭萬裡吃罷飯,李長道找藥鋪買了幾樣頗為名貴的藥材,便騎著騾子回木魚鎮。

秦德虎給他們五天時間完成募兵,即便算上今日,也隻有五天半,還是比較緊迫的。

李長道回到家裡,將騾子交給李宗琥,便去找沈應昌。

沈家書房。

沈應昌聽完李長道轉述的鄉勇營諸事後,一陣沉吟後道:“你明日可以先去各村寨募兵試試——那彭萬裡所說的墊付安家銀之法,興許能作用。”

“如果應募之人不多,我這裡還有一個應急的法子。”

李長道不嫌募兵法子多,當即道:“請表舅快講。”

沈應昌微笑道,“招募流民,以他們必須出人應募為條件,幫他們在木魚鎮落戶,如此便不怕招募不到足夠的鄉勇。”

李長道聽了思慮著道:“想要幫流民落戶,不僅需要一筆安家錢糧,還需給予相應土地——至少是找塊地方給他們開荒。”

“就算我能承擔幾十戶流民的安家錢糧,又哪裡找田地給他們耕種?總不能讓他們到山裡墾荒吧?”

如今這種天災頻發的年月,耕種熟地都保證不了收成,墾荒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說不定辛苦勞累幾個月,一場災害便顆粒無收。

排除墾荒,就隻能讓流民耕種熟地了,可哪裡有多的熟地?

念及此處,李長道腦海中閃過一道光,道:“三溪寨?”

沈應昌笑著點頭,“你竟這麼快想到了,真是令人意外。冇錯,三溪寨因被翻天虎攻破,死了很多人。”

“如今其寨中不少田地雖有主,卻無人耕種。再加上天災連綿,戰亂將起,三溪寨的田地價格已經壓到了很低的地步,可惜仍無人問津。”

“你如今有好幾千兩的身家,卻冇有多少田地,正好可以買下三溪寨的田地,再招募些流民當佃戶。”

“這些人既是你的佃戶,應募到鄉勇營後必對你唯命是從,用起來不會比咱們龍塘村的兒郎差太多。”

李長道略想想,便點頭道:“這確實是個好主意——表舅可知三溪寨如今有多少田地要賣,價格又是多少?”

沈應昌道:“前幾日我還聽應衡提過此事——三溪寨如今待賣的田地有三百餘畝,基本都是旱地。”

“去年,咱們木魚鎮尋常旱地一畝要價近二十兩,今年自開春以來價格就一直在下跌,前段時間已跌倒了十五兩一畝。”

“三溪寨的旱地價格則要更低些,估計在十二兩至十四兩之間吧。”

李長道當即算起賬來。

即便三溪寨旱地要十四兩一畝,三百畝也隻需要四千二百兩銀子。

若以十畝旱地安頓一佃戶,便可為三十戶流民落戶為佃戶。

至於流民的安家錢糧,反倒花費不了多少——哪怕一戶花費二十兩,三十戶流民也隻需花費六百兩而已。

以他如今的財力,還是承擔得起的。

就在李長道如此想時,沈應昌又道:“有件事我得提醒你——如今朝廷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再加上天災**,種田隻怕虧損居多。”

“縱觀史書,天災、戰亂連綿之時,便是地主、大戶往往也會拋棄田地,便可知一二。”

“你雖然有幾千兩的身家,可以後若無大的進項,買下三溪寨的幾百畝田地後,隻怕你家支撐不了幾年。”

李長道拱手,誠摯地道:“多謝表舅提醒。”

“那你可還要買三溪寨的田地?”沈應昌問,心裡有些莫名的期待。

李長道一笑,“當然要買。不過,如今我還要招募鄉勇,分身乏術,買地及招攬流民之事還望表舅助我。”

沈應昌也笑了,“放心,你既捨得幾千兩銀子,我定幫你將此事辦妥帖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