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換代,從當爺爺開始 第63章 下馬威,貼銀錢【求追讀】
-
按理講,黃勝武在郡兵中當了多年的軍官,集合兵卒列隊應該屬於基操。
但他招募的鄉勇卻幾乎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佃戶,此前又不曾進行過訓練,列隊起來自是手忙腳亂,錯誤頻出。
李長道注意到,其他人招募的鄉勇也大抵如此,也就陶駿、程捷安所部稍好點。
至於秦德虎直領的四哨,在李長道來校場前便已經列好隊了,估計是在鼓聲響起前就列的隊。
而秦德虎帶著幾個親兵,一直在點將台上冷眼看著。
直到近半刻鐘後,所有鄉勇都列隊完畢,秦德虎纔講話。
“大雍軍律,擂鼓聚兵,鼓聲畢而未至者,遲到的最後一什皆斬!餘者皆杖責!”
聽見這話,鄉勇們心中一凜,尤其是到校場最晚的姚世哲直領哨。
便是姚世哲本人,也臉色發白。
好在秦德虎話語一轉,道:“不過今日是咱們青川鄉勇營首次擂鼓聚兵,鄉勇此前也不曾訓練,自是不會按軍律受罰。”
“可若不做懲戒,隻怕爾等不知軍律威嚴,亦不知恥而奮進。”
“最後到校場的一什鄉勇站出來吧,每人現領十軍棍!”
副都頭姚世哲直領的這一哨頓時騷動起來,鄉勇們彼此相顧,似乎都認為他們並非最後到的那一什。
姚世哲急道:“最後到的一什還不站出來?若讓軍法隊揪出,可就不止是領十軍棍那麼輕鬆了!”
聽到這話,再加上其他鄉勇指認,最後到的那一什鄉勇才站了出來。
秦德勇直領都中當即出來十個人,將受罰的十名鄉勇帶到前麵去,當眾打起了軍棍。
十軍棍雖少,卻棍棍打實,砰砰聲及受罰鄉勇的悶哼聲、痛呼聲讓其他鄉勇心裡發寒,也是由此刻認識到軍營究竟是個什麼地方。
軍棍打完,秦德虎淡淡道:“將他們十個送去醫士處塗抹傷藥,免得影響後續訓練。”
待這十名鄉勇被帶走,秦虎德又環視眾人,大聲道:“士卒違反軍律當罰,將官違反軍律也當罰!”
“五日前,本校尉命幾位都頭、副都頭募兵,要求五日內至少募兵兩百。”
“此任務不難,然而都頭陶駿、副都頭程捷安、副都頭姚世哲依舊未能完成,當受鞭罰!”
“陶駿、程捷安罰十鞭,姚世哲募兵缺額最大,罰二十鞭!爾等還不上前領罰?!”
陶駿、程捷安似乎對此早有預料,當即到點將台前半跪下,脫了上衣。
臉色發白的姚世哲見狀也不得不如此。
李長道注意到,此時也站在點將台上的姚舉人看了姚世哲一眼,皺了下眉頭。
‘這姚世哲多半與姚舉人是同族,甚至可能是五服內的宗親。可看樣子,姚舉人連這個同族都看不上啊。’
‘這姚舉人就算有些才華,也是個眼高於頂的。’
李長道暗自搖了搖頭。
相比軍棍,鞭罰隻傷皮肉,除了姚世哲領二十鞭受傷重些,十鞭對陶駿、程捷安來講其實不算什麼——當眾領罰,對他們傷害更大的是麵子。
此時,李長道又想起了之前從彭萬裡口中聽到的陶駿履曆。
據說陶駿出自陶氏支脈,家中三代皆從軍,陶駿此前更是在秦州邊軍擔任哨正,算是步入了中級武職之列。
後來不知怎麼的,就與那程捷安一樣,被開革出了邊軍。
說起來,三位都頭中,雖然黃勝武、何之謙都曾在郡縣兵中任職副都頭,可真論能力,陶駿估計比前兩位都強。
如此,李長道倒是有些明白,為何從昨夜入營宴開始,秦虎德就隱隱打壓陶駿了——大約是將陶駿視為營中最有可能威脅他地位的人吧?
‘若真是如此,這位秦校尉格局可有些小了。’
秦德虎用懲罰十名鄉勇、三名將官對眾鄉勇搞了個“下馬威”後,便講起了大雍軍律。
李長道曾在邊軍四年,對大雍軍律自然是熟悉的。
可以說,雖然大雍軍律不像地球中國曆史上秦漢軍律那麼嚴厲,卻也跟後世唐宋軍律相若了。不過軍律具體怎麼認定和執行,卻還是看人。
原身記憶裡,涼州邊軍就有不少將官用軍律搞雙標的,令人憤慨。
可以說,大雍涼州邊軍長期抵禦西羌,戰鬥力毋庸置疑,但它誕生於大雍王朝,終究也是腐朽了的。
秦德虎講完軍律,便開始部署後續七日的訓練任務,如讓鄉勇熟記軍律,熟悉旗鼓號令,學會集合、列隊等大雍士卒應掌握的基本技能。
至於士卒個人戰鬥力的提升,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行,絕非短時間內可以辦到的。
而隻要鄉勇掌握這些大雍士卒的基本技能,其實便已經能擔負起在青川縣內剿匪的任務了——畢竟青川縣如今還冇有大股賊匪,更無反賊。
部署完訓練任務,秦德虎又從其他人麾下多出的鄉勇中挪出部分,補齊了陶駿、程捷安、姚世哲三哨編製的缺額。
至於仍多出的五百餘鄉勇,也讓他暫編為三個半哨,同樣參與七日的基礎訓練。
在新組建的青川鄉勇開始訓練時,利郡小麥也終於成熟,能收穫了。
雖然很多地方小麥隻能收幾成,但農夫們還是忙碌起來。
大雍朝廷也終於下達了旨意,減免利郡等受災郡縣一半夏稅。
這似乎是好訊息,可有經驗的人卻知道,對地方的貪官汙吏、豪強劣紳及農民來講,稅收減半其實與冇減差不多···
···
一轉眼過去五六日,時間進入六月中旬,天氣也越發的炎熱。
也因為天氣炎熱,鄉勇們一般是從卯時半(早晨6點)訓練到巳時半(上10點),下午則隻在申時(3點~5點)訓練一個時辰。
也即是每天訓練三個時辰。
當然,這是秦德虎規定的訓練時間,若鄉勇私下加練,那便是自己的事了。隻是若因此出現鄉勇中暑斃命的事,秦德虎肯定會責罰相應將官。
這天上午,結束訓練後,李長道對眾鄉勇朗聲道:“諸位,下午我們再進行一場關於旗鼓號令及隊列的比試,哪一夥表現最好,該夥晚飯便可有一勺燉肉,另外兩夥則隻有一勺肉湯。”
“此外,表現最差的一夥負責接下來三日的本哨打水及清掃事務。”
聽見這話,三夥鄉勇都不禁歡呼起來。
“謝都頭!”
“咱們這一夥能定拿得第一!”
鄉勇們都頗為自信,就好像自己這一夥定是表現最好的一般。
一旁的秦丙文見此目露異色。
這是李長道第二回要用燉肉犒賞表現好的一夥鄉勇了——第一次在三日前。
不僅如此,李長道還讓負責采買的田朝陽每日都到城郭購買酸梅,煮酸梅湯為鄉勇們解暑。
雖說燉肉犒賞一次,以一夥鄉勇每人三兩肉算,隻需花費二兩銀子不到(糧價上漲,家養豬肉價格也漲得翻倍有餘,要兩百文一斤了),但那畢竟花的是李長道的私錢。
再算上買酸梅的錢,這幾日李長道怕是已貼進去四五兩銀子了。
人都說當官發財,因此很多人哪怕當軍官,也是為了發財。
青川鄉勇營新設,秦德虎軍法森嚴,李長道等將官不趁機剋扣鄉勇口糧發財倒能理解。可李長道這般往裡麵貼錢,便讓人有些驚訝了。
‘此人看來是真想將本哨鄉勇練好,好助他立功升官。’
‘不過這對我,對校尉來講,倒也是好事。’
秦丙文如此想,決定明日在秦德虎那裡稟報本哨事務時,可以順帶替李長道美言幾句。
李長道解散隊伍後,給了田朝生二兩銀子,又給他開了條子,好讓他出營采買豬肉···
中午。
李長道依舊是與秦丙文結伴前往後勤哨吃飯——他雖然有心與兵卒同食,卻也知道,如今不好表現得太過特立獨行,所以依舊跟其他將官一般吃小灶。
營中將官的正常飯食,自然不會像那日入營宴一般豐盛,卻也頓頓有肉、有湯,更有解暑的綠豆湯、酸梅湯等飲子。
李長道打了飯菜,便與彭萬裡坐一桌吃了起來。
彭萬裡興奮地道:“李老弟,我學你的法子,花幾兩銀子讓人去買了豬肉,獎勵表現好的一夥,咱麾下的鄉勇訓練果然分外用心,甚至私下加練。”
“如此一來,待到後日操演、比武,我便大大放心了。不敢說奪魁,至少不會落到後麵去。”
“想想也是,咱麾下如今不過一百五十人,就算讓他們每人每日都能吃上三兩豬肉,也不過花費六兩銀子而已。”
“咱家裡雖非大富,卻也不會吝嗇幾十兩銀子,隻要能練好鄉勇,彆說貼補幾十兩,貼上百兩也值得!”
李長道聽了卻是忍不住提醒,“彭兄,切勿犒賞太過,一則容易養出驕兵,二則未免讓軍中同僚詬病,甚至於校尉那邊也不好看。”
彭萬裡聽了微愣,隨即恍然明悟了什麼,點頭道:“你說得倒也是。”
···
轉眼到了青川鄉勇營正式成立的第八日。
這天早飯之後,聚兵的鼓聲再度響起。
早有準備的李長道、秦丙文當即帶著本哨鄉勇趕往校場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