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_大佬的全球帝國 第211章 走,我們去看個小玩意
陸文東主動給三人倒酒:“馬總辛苦了。”
等喝完酒,
陸文東才道:“港燈的核心業務是電燈,卻摻雜了太多的其它業務。”
這個是港島公司的老毛病,
一家公司搞著搞著就容易跑偏。
有的是直接跑的沒了影,
有的卻錯有錯著。
就說本港另外一個百貨集團永安集團,
其主營業務是永安百貨,
結果這家公司搞著搞著就開始搞銀行、地產等諸多業務,
等到後麵呢,
銀行反而成了永安集團的輸血機器
…
其它公司也差不多
…
就說這港燈,
除了電燈業務外,
還另外搞了好幾種業務。
“我準備把非核心業務全部剝離,而後額外重組公司。”
“就叫南生圍。”
陸文東說道:“我在南生圍搞了一大片地用來做旅遊度假療養。”
“馬總,你負責把非核心業務剝離進南生圍。”
“同叔,做好上市準備。”
“
羅
總
”
羅德永笑:“明白。”
兩人合作了這麼久,
根本不需要講清。
“港燈的地產業務出售給華人置業。”
陸文東早已籌謀好一切,
當下侃侃而談:“如此一來,港燈將回歸本業。”
港燈就是用來搞電力的,
其它的,
那就交給專業的公司來做。
在此之前,
陸文東已經仔細盤算過,
經過這一係列操作後,
華人置業將獲得大量來自港燈的優質地皮,
並奠定其在地產界的地位。
同時呢,
被分拆出來的業務還能夠打造出一家上市公司去市場上圈錢。
而卸掉係列累贅的港燈則可以輕裝上陣,
把心思放在電力業務上。
80年代是全世界都在一起發展的年代,
電力業務大有可為啊!
彆的不說,
隻說那多米尼加便很有前途!
沒錯,
彆看多米尼加是個主權國家,
但是它國內的電力基礎非常差勁
…
等於沒有!
就像胡安說的,
總統府都不稀罕拉我們的電力,
全靠柴油發電
…
連總統府的電力都沒法供應,
可想而知多米尼加的電力糟糕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那可是人口近千萬的國家,
還在加勒比海!
如果陸文東能夠拿下多米尼加所有的電力業務,
前途不可限量!
“明白。”
馬世民三人齊齊答應。
陸文東跟著微微一笑:“既然港燈卸下累贅,自然要往前發展。”
黃世同的目光不由陡亮。
陸文東手上隻有港燈34.6%的股份,
雖然他是絕對大股東,
但是呢,
還是不安全!
陸文東是個穩重人,
怎麼能允許自己如嘉道理家族一樣被人偷雞?
我們需要向廣大市民展現出態度。”
“所以我擬決定配售1成股權。”
按照當前港燈的市值,
1成股權等於是10億!
大股東就是這個好處,
隻要手中銀彈足夠,
便能夠通過配售的形勢來稀釋其它股東手中的股份,
從而穩固自己的大股東地位。
同時,
配售要有名義,
那當然是收購資產或者投資啦。
陸文東的名義麼,
當然是開拓海外市場!
“馬總,同叔,羅總,你們要做好準備。”
陸文東說道:“最遲明年,我會再次配股。”
“目標不會低於1成。”
也就是說,
陸文東將會前後配售20%左右的股份!
其目的很簡單,
就是大鱷魚要強行吃掉小蝦米手中的股份!
資本世界就是這樣,
有錢的就會越有錢。
便是因為資本掌握住了話語權!
“
明
白
”
馬世民三人都非常瞭解陸文東的動作,
對於一個手中不缺銀彈的大股東來說,
自然要用強行配股的方式來擴大手中的股份。
而對港燈來說呢,
兩次配股可以讓其獲得充沛的資金去發展。
馬世民跟著彙報道:“boss,
目前會德豐的債務已經回到了可控的範圍,我看了下先前的彙報,會德豐確實應當轉
型以地產為主。”
想成為地產商就兩個條件,
能搞到錢,
手中有地皮!
錢好說,
本港這麼多銀行以及融資渠道,
隻要手中有籌碼,
就肯定能搞到錢。
最麻煩的是地皮!
為什麼長實、新世界等能夠在一眾地產商中殺出血路並成為四大家族?
沒彆的,
是因為他們在73年股災的時候人棄我取,
以低廉的價格收購了大量的地皮!
就說長實,
其地皮儲存在短短十年間便趕上置地!
手中有地,
心裡不慌,
所以長實才能迎頭趕上成為大地產商!
而為什麼在80年代的時候又興起了並購洋行的熱潮?
當然是因為這些洋行手中都握著不少地皮啦。
本港洋行要(李王的)麼成立於20世紀初,
要麼成立於20年代、30年代
…
那時候,
本港也就是幾十萬人而已
…
這些洋行興建倉庫、宿舍、修理廠、船塢等,
占據了大量好位置的地皮。
比如說包船王棄船登陸第一戰的物件九龍倉,
其在尖沙咀擁有大量地皮!
正是因為拿到了這些地皮,
包船王才能順利轉型地產、收租等。
會德豐也一樣,
它是搞航運的,
在本港有大量的倉庫、船塢、宿舍等。
現在隻要把這些地方一拆,
就可以蓋樓!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條件,
陸文東怎麼會讓會德豐的主業轉向地產?
“這方麵馬總你有經驗,你來主持。”
陸文東說道:“我另外說一下我的見解。”
馬世民立馬拿出本子開始記錄,
黃世同一看,
好家夥,
這洋鬼子肯定能夠得到陸先生的信賴。
“港島、九龍、新九龍、荃灣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人,而新界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792人。”
“港府勢必要重新調整本港的功能區。”
“如會德豐、華人置業等,除了發展港島區外,同時也要注重一下在新界的發展。”
長實真正賺錢的幾大專案是屋村,
其交易額動輒上百億,
全部在新界區域!
在新界住,
然後去港島、九龍上班消費會成為主流趨勢。
陸文東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
才會對陸太公所提議的丁屋大廈感興趣,
並讓胡誌勇去收購農地、換地權益書。
“boss
目光深遠。”
馬世民正色:“確實如此。”
“這幾年,本港的財團都在儘力收購九龍邊緣以及新界的用地均。”
“就是為了後麵的發展。”
“有老闆做旗手,我很有信心帶領會德豐以及港燈跟上老闆的腳步,並完成老闆的目標。”
.
手中有大量地皮,。
背後又靠著銀行,
陸文東手中等於握住了一對大小王!
等馬世民匆匆離去,
陸文東對黃世同說道:“同叔,找一找手中握有大量地皮的公司,合適的時候,不是不可以收購。”
既然要搞地產,
手中的地皮自然越多越好。
當前拿地皮無非就是幾種方式,
拍賣官地、收舊樓以及從現有商業公司中拿地。
拍賣官地這個呢,
競爭者眾,
未必能拍到,
而且數量也有限製。
收舊樓、舊屋倒是不錯,
比如說港島區的房子有相當一部分數量建於五六十年代,
這些房子房齡老舊,
而且層高也不高,
收過來,
根據容積率比的規定,
最差也可以翻建5倍麵積!
而且這些老房子的位置一般都不錯!
隻要價格合理,
其效益也相當ok。
比如說四大家族中的恒基最喜歡收購舊樓然後拆遷重蓋。
但是呢,
這種方式也比較繁瑣。
效益比最大的還是並購商業公司,
來獲取這些商業公司手中的地皮。
本港許多大額並購都是澤哥目的,
比如置地飲牛奶事件,
包船王收購九龍倉,
李黃瓜收購和黃
…
本質上都是看中了這些公司手中的地皮。
蓋因當年港島並沒有多少人,
而且當時港府還限高!
既然無法向上發展,
那大家能做的也就是橫向發展。
80年代之所以會發生這麼多的並購,
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地產商需要優質地段的地皮!
黃世同點頭:“沒問題。”
“隻不過,陸先生。”
他問道:“今年吃的這麼多,是不是…”
本港之中跟陸文東相似的,
也隻有佳寧集團的陳鬆清,
不停地並購,
不停地膨脹。
陸文東背著手想一下:“到時候我們根據目標來研究,感覺能吃的就吃,不能吃的,也隻有等消化。”
黃世同笑道:“陸先生牙口還是很好的。”
陸文東哈哈一笑:“改天大家一起打牌。”
“走,我們去看個小玩意。”
小玩意就是卡拉ok機,
剛剛到貨!
其結構很簡單,
擴音器、麥克風、投幣計時器、伴奏用磁帶,
全部合在一個櫃子裡。
彆看這玩意看起來很簡單,
但是從誕生到現在,
它也是經曆了一係列的摸索的啦。
比如說把麥克風的混音功能安裝到八音軌車載身曆聲上
…
又比如說含歌曲磁帶享受與專業歌手二重唱的投幣自動237點唱機
…
又比如說八音軌錄音重放裝置
…
在前仆後繼的研究下,
卡拉ok
纔有今天的樣子。
縱然如此,
能夠接受它的人也不是很多,
因為它使用起來比較麻煩
…
在當前,
更多的人還是將之稱為無人伴奏
…
很多人都情願花錢請琴師伴奏,
然後自己唱歌。
黃世同看著眼前這小玩意有點稀奇:“陸先生,這個是?”
“卡拉ok
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