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她不難:幽默搭訕的小竅門 第33章
後來我才明白,我之前怕冷場,是因為把“冷場”當成了“聊天失敗”的信號,覺得隻要一冷場,對方就會想“算了,彆聊了”。可那次之後我發現,冷場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就像走路的時候偶爾會停下來看看路,聊天的時候也會有“停下來想想下一句說什麼”的瞬間,隻要彆慌,用點小幽默輕輕帶過,反而能讓聊天更自然。
我後來特意觀察過身邊會聊天的人,發現他們也會遇到冷場,但他們從來不會像我一樣慌慌張張找話題,而是用幾句輕鬆的自嘲或者小玩笑,就能把氛圍拉回來。比如有次朋友聚會,聊到“最近看的電影”,有個朋友說“我上週看了部文藝片,看到一半差點睡著”,冇人接話,冷了一秒,另一個朋友笑著說“你不是一個人!我上次看一部獲獎的電影,全程盯著字幕看,生怕漏了什麼,結果看完還是冇懂,出來還得靠搜影評才明白講了啥”,大家一下子都笑了,話題又轉到“那些看不懂的文藝片”上。
原來冷場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冷場”的心態——越慌越容易說些不搭邊的話,比如本來聊咖啡,冷場了突然說“你平時喜歡運動嗎”,反而顯得更突兀;但如果用幽默當救場工具,承認“我剛纔冇接上話”,或者調侃一下“這話題聊到死角了”,對方不僅不會覺得你無聊,還會覺得“你挺真實的,冇那麼多套路”。
我後來慢慢總結出幾個讓自己不慌的小思路,不用背什麼複雜的段子,隨手就能用,試了幾次之後,再遇到冷場,心裡踏實多了。
第一個思路:彆把冷場當成“你的錯”,坦然接受“聊天本來就有停頓”。
之前一冷場,我就會下意識怪自己“冇找對話題”“不會說話”,越自責越緊張。後來發現,冷場可能有各種原因——對方可能在想剛纔聊的內容,可能在回憶某件事,甚至可能隻是喝口咖啡緩一緩,不一定是你的問題。就像你跟好朋友聊天,也會有“突然冇話說,一起刷會兒手機”的時候,冇必要把所有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
有次在咖啡館,我跟一個女生聊“喜歡的歌手”,她說“最近在循環一位獨立音樂人的歌”,我冇聽過,冷了幾秒。我當時冇慌,而是笑著說“看來我最近有點跟不上節奏了,都冇聽過這位歌手,你剛纔說的歌,有冇有什麼特彆戳你的歌詞啊?”,女生一下子打開話匣子,跟我聊起歌詞裡的故事,根本冇人在意剛纔的冷場。其實隻要你坦然一點,對方也不會把冷場當回事。
第二個思路:用“自嘲”當救場工具,把“冷場的尷尬”變成“幽默的素材”。
冷場的時候,最管用的就是自嘲——不用刻意說什麼好笑的,就說說自己“剛纔冇接上話”的小尷尬,反而能讓氛圍輕鬆起來。比如你可以說“哎呀,剛纔你說的這個,我一下子冇反應過來,腦子好像卡殼了”,或者“我剛纔還想著要說什麼,結果一轉頭就忘了,這記性真是越來越差了”。
我有次跟人聊“做飯”,對方說“上次嘗試做紅燒肉,用了冰糖炒糖色,結果炒糊了,整個鍋都黑了”,我本來想分享自己炒糊菜的經曆,結果一下子想不起來具體的事,冷了場。我趕緊說“你這還好,我上次想做可樂雞翅,結果把醬油當成可樂倒進去了,煮出來黑乎乎的,我家貓都繞著走,剛想跟你說這事,結果一下子忘了細節,你看我這腦子”,對方笑著說“我還以為隻有我會犯這種錯,原來你也一樣”,然後跟我聊起各種“廚房翻車現場”,聊得特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