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我直播建大學震驚清華教授 第104章:“不務正業”的社團申請!
-
龍河大學的開學。
幾乎是瞬間,那根緊繃到極限的弦,被這突如其來的重磅訊息狠狠撥動。
整個龍河大學的內部通訊網絡,靜止了零點三秒。
緊接著,徹底引爆。
文章的標題極長,充滿了專業術語的冰冷質感,卻又帶著一絲源自東方的詩意——【一種源自“希望之穀”特有植物的全新生物堿及其對特定癌細胞的顯著抑製活性研究】。
標題之下,作者單位的字樣清晰、鋒利。
龍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震撼還未平息,當學生們的視線順著那長長的、幾乎占據了半個螢幕的作者名單一路向下掃去時,心臟再一次被攥緊。
名單的最前方,植物學界泰鬥陳靜博士的名字,如同恒星般熠熠生輝,這是理所當然。
可在那道光芒之後,幾個略顯青澀、完全陌生的名字赫然在列。
當視線最終定格在名單的末尾時,整個龍河大學新生群體,徹底失聲。
趙小海。
這個名字,太普通了,普通到每個班級裡似乎都能找出一兩個。
但在此刻,它卻擁有了擊穿一切的重量。
“臥槽!”
“《自然》!封麵文章!”
“趙小海?是我們學校的那個趙小海嗎?他不是才大一嗎?!”
“我的天……開學不到一個月,就已經跟著院士發《自然》了?這是什麼神仙學校!”
沉寂的校園網絡瞬間沸騰,無數條資訊流彙聚成數據風暴。懷疑、震驚、狂喜、難以置信,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最終都化作了同一個動作——查詢這個“趙小海”的身份。
結果,讓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生命科學學院,大一新生。
宿舍,701。
這則新聞,如同一顆投入深海的核彈,其衝擊波不僅在龍河大學內部掀起滔天巨浪,更以光速擴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頂尖生物學與醫學實驗室,在同一時間收到了期刊推送。無數間會議室的燈光徹夜通明,無數頂尖學者連夜下載論文,試圖從那複雜的分子式和嚴謹的實驗數據中,窺探出未來的方向。
而在風暴的中心,龍河大學內部,這則新聞則化為一劑最猛烈的強心針,精準地注入了每一位被焦慮折磨的學子體內。
原來,我們學校真的這麼牛逼!
原來,那些掛在牆上的院士名字,不隻是榮譽和曆史。
原來,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科研頂峰,在這裡,真的觸手可及!
701宿舍,此刻已經成了全校的聖地。
陳勇和王浩一左一右架著趙小海的胳膊,用儘全身力氣將他舉了起來。
“牛逼!小海!你他媽太牛逼了!”
趙小海感覺自己的身體失去了重量,雙腳猛地脫離地麵,整個世界在視野裡開始顛倒、旋轉。他看到了天花板,看到了室友們因為狂喜而扭曲的臉龐,看到了窗外那片廣闊的天空。
他還有些不知所措,大腦一片空白。
那篇論文,他隻是在陳靜院士的指導下,負責了最基礎的植物樣本培育和數據記錄工作。他甚至連那複雜的生物堿結構式都還冇能完全看懂。
可他的名字,確確實實地出現在了那裡。
在世界之巔。
那道常年掛在唇邊的、帶著些許自卑的弧度,在這一刻被徹底拉平、舒展,最終,一個燦爛到有些晃眼的笑容,在他黝黑的臉龐上徹底綻放。
巨大的壓力,催生了巨大的動力。而巨大的動力,則點燃了這群天之驕子心中最狂野的創意火焰。
當學生們意識到,僅僅依靠傳統的、按部就班的學習方法,或許真的無法完成那些變態任務時,一種全新的思潮開始蔓延。
他們開始本能地尋找泄壓閥,試圖在規則的縫隙中,為自己撬開一條生路。
一種“不務正業”的破局之道。
於是,龍河大學那個獨特的、原本無人問津的社團工會申請板塊,在一夜之間,變得異常火爆。
一份份申請,如雪片般湧入後台。
【申請創建“校園古建築測繪社”!】
宗旨:摒棄書本上的枯燥線條,用我們的腳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我們的畫筆去複原華夏失落的營造法式!
【申請創建“失傳手工藝複原社”!】
宗旨:當機器與代碼成為主流,我們要讓榫卯的精巧、活字印刷的墨香、雲錦織造的華美,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重現光彩!
【申請創建“星空守望者協會”!】
宗旨:每晚在天文台集合,拒絕冰冷的數據,我們要用自己的眼睛,為宇宙的每一顆新星命名,賦予它們浪漫與詩意!
這些申請,每一個都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色彩,每一個都顯得那麼“不合時宜”,與周圍高強度的科研氛圍格格不入。
但它們,卻如雨後春筍般,倔強地從那片被焦慮浸透的土壤中破土而出。
這群被高強度任務逼到絕路的學生們,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現出了他們那不甘沉淪的、近乎野蠻的無限創意和生命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