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高考落榜?我直播建大學震驚清華教授 > 第124章:學術界的震動與“不可能的材料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高考落榜?我直播建大學震驚清華教授 第124章:學術界的震動與“不可能的材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淩晨零點。

《國家材料科學》的官方服務器,準時向全球註冊用戶推送了最新一期的電子版期刊。

就在推送完成的下一秒,一股無法用任何數據模型預測的恐怖流量,從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如約而至。

數以萬計的ip地址,代表著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材料學實驗室、大學院係與高新科技企業,在同一瞬間發起了訪問請求。

服務器的防火牆甚至冇能發出一聲像樣的警報,就被這股洪流瞬間沖垮。

過載。

宕機。

癱瘓。

全球材料科學界的網絡中樞,在短短三秒內,變成了一塊冰冷的電子墓碑。

技術人員的電話被打爆,緊急擴容的指令被聲嘶力竭地吼出。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並非技術故障,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全球性的學術朝聖。

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

那篇僅僅憑藉一張分子結構圖和一段摘要,就已經攪動了世界風雲的論文。

來自龍河大學。

【“龍鱗”:一種基於仿生學原理的超高強度碳基複合材料的設計與合成】。

當半個小時後,經過數次緊急擴容的服務器終於恢複了基本訪問功能時,無數早已等得心焦火燎的專家、教授和研究員,終於下載到了那份讓他們魂牽夢繞的pdf檔案。

點擊,打開。

當那嚴謹而清晰的排版,呈現在無數塊高清螢幕上的那一刻。

世界,彷彿被按下了靜音鍵。

緊接著,一場遠比服務器崩潰更加劇烈的思想爆炸,在整個學術界,被徹底引爆了。

震撼。

這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此刻的心情。

如果說之前那張分子結構圖,是一道劃破夜空的驚雷,那麼這篇完整的論文,就是一顆直接在他們腦海中引爆的核彈。

論文的每一個字,都透露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嚴謹。

從仿生學模型的建立,到力學層麵的計算推導;從原子級彆的合成路徑規劃,到宏觀材料的製備流程。

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堅不可摧。

它就像一位冷酷的數學家,用最純粹的理性和邏輯,構建出了一座宏偉的科學宮殿。而宮殿的王座之上,端坐著的,是一個名為【“龍鱗”】的幽靈。

一個強度超越人類已知所有合金,密度卻比工程塑料還要輕的物質幽靈。

它微笑著,公然向整個現代材料科學的理論大廈,發起了最優雅,也最致命的挑戰。

燕京大學,材料學院,院長辦公室。

空氣沉重得能擰出水來,連中央空調送出的冷風似乎都凝滯在了半空。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靜靜地顯示著論文的最後一頁,那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參考文獻和致謝。

辦公室裡,彙聚了整個華夏材料科學領域的最高權威。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名字都足以讓任何一本專業期刊的編輯奉若神明。

然而此刻,這些站在學術金字塔頂端的泰鬥們,已經對著這篇論文,沉默了整整一個小時。

冇有人喝水。

冇有人交談。

甚至冇有人挪動一下身體。

隻有投影儀風扇單調的嗡鳴聲,和一聲聲壓抑不住的、粗重的呼吸。

最終,這死寂被打破了。

白髮蒼蒼的學院院長,同時也是華夏材料學會的現任理事長,用手撐著紅木會議桌的邊緣,緩緩地,極其艱難地站了起來。

他的動作,彷彿正扛著一座無形的大山。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老人張了張嘴,喉嚨裡發出的聲音,乾澀得如同被撒哈拉的狂風吹過。

“從理論上……”

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著足以表達自己內心驚濤駭浪的詞彙。

“我,找不到任何破綻。”

這句話很輕,卻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上。

找到了破綻,事情反而簡單。他們可以輕易地指出謬誤,維護現有理論的尊嚴。

可現在,他們找不到。

這纔是最可怕的。

“但是……”

院長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絲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顫抖與抗拒。

“這不科學!”

這五個字,與其說是一個結論,不如說是一聲悲鳴。

是浸淫物理與化學規則一輩子,將現有理論奉為圭臬的頂級學者,在自己的信仰大廈即將崩塌前,發出的本能呐喊。

這個結論,瞬間點燃了壓抑已久的氛圍。

“冇錯!這絕對不符合最基本的化學鍵能理論!”

“它的強度和密度比,已經完全超出了共價鍵材料的理論上限!這是對物理法則的公然違背!”

“除非……除非他們的數據是假的。”一個年輕些的教授,用極低的聲音說出了那個所有人都想到,卻不敢輕易說出口的詞。

造假。

這個詞,讓整個辦公室的溫度,驟然又降了幾度。

院長的眼神變得無比銳利,他掃視全場,看到了每個人眼中相同的掙紮與決絕。

他知道,必須要做點什麼了。

這不僅僅是為了一所大學的聲譽,更是為了維護整個華夏,乃至世界學術圈的秩序與尊嚴。

很快,以這位院長為首,一批國內最頂尖的權威專家,迅速草擬了一封措辭嚴厲的公開信。

他們以華夏材料學會部分理事的名義,將其聯合發表在了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學術論壇。

信中,他們展現了極高的學術手腕。

通篇冇有直接否定“龍鱗”材料的存在,更冇有使用“造假”這樣會引發法律糾紛的詞彙。

他們站在了科學的製高點上。

他們旁征博引,從最基礎的物理學公理,到最前沿的化學理論,用無可辯駁的邏輯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論證。

其核心論點隻有一個:一種“強度超越合金,重量輕於塑料”的材料,在現有的、經過百年驗證的物理學框架之下,是不可能以穩定形態存在的。

這是一種體麵的,卻又無比尖銳的否定。

而在公開信的結尾,他們終於亮出了真正的殺招。

他們暗示,龍河大學為了追求轟動性的學術成果,極有可能在最關鍵的、無法被外界複現的原始實驗數據上,進行了某種程度的“學術美化”。

這是一個業內人全都心知肚明的黑話。

它的意思,就是造假。

最後,他們發出了最致命一擊——強烈要求龍河大學,向國際材料科學聯合會,提交併公佈其所有未經處理的、最原始的實驗數據、光譜圖、以及設備日誌,以供全球同行進行公開、透明的交叉驗證。

這封公開信,如同一枚投入輿論核反應堆的引信。

瞬間,將這場本就沸沸揚揚的學術爭論,徹底推向了無法挽回的爆裂**。

剛剛因為論文的發表,而對龍河大學產生了一絲敬畏的網絡輿論,瞬間倒戈。

權威的力量,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儘致。

“看!連燕京大學的院長,材料學會的理事長都發話了!說這玩意兒根本不科學!”

“我就說嘛!吹得天花亂墜,原來是p圖p數據!真是學術界的恥辱!”

“學術美化?說得真好聽,不就是造假嗎?要求公佈原始數據,這下看他們怎麼收場!”

“坐等龍河大學身敗名裂!這次要是拿不出原始數據,就等著被釘上曆史的恥辱柱吧!”

冰冷的質疑。

刻薄的嘲諷。

鋪天蓋地的謾罵。

如同一場黑色的潮水,從四麵八方,湧向了那座在群山之中,始終保持著沉默的大學。"}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