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我直播建大學震驚清華教授 第六十八章:最笨拙的通知書,最真誠的尊重
-
在視頻結束後,客廳裡一片死寂。
王建國這個一輩子冇掉過幾滴眼淚的漢子,此刻卻再也控製不住,他猛地轉過身,肩膀劇烈地聳動著。
李秀梅早已泣不成聲。
她緊緊抓著丈夫的手,聲音哽咽,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激動和驕傲。
“老王……我們的兒子……被人尊重了!是真正的尊重!”
這份尊重,不是因為分數,不是因為名次,而是把他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獨一無二的、擁有無限潛力的未來學者。
激動的情緒需要一個宣泄口。
李秀梅擦乾眼淚,用有些顫抖的聲音說:“拍下來,老王,我們把它拍下來!我們要謝謝人家!要讓親戚朋友都看看,我兒子上的,是怎樣一所好大學!”
王建國拿起手機,可他的手抖得比妻子還厲害。
鏡頭下的畫麵,因此而晃動不休。
李秀梅激動的、帶著哭腔的聲音,成為了視頻唯一的畫外音。
她將這段最“笨拙”、最樸實的視頻,發到了自己的家庭朋友圈,並配上了一句發自肺腑的文字。
“感謝龍海大學,給了我兒子最好的尊重。”
他們隻是想與最親近的人,分享這份突如其來的、足以慰藉所有焦慮的喜悅。
然而,他們低估了這份“尊重”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視頻,在短短幾小時內,就從家庭群,被轉發到了社區群,再從社區群,泄露到了公開的社交網絡上。
一個無比質樸的標題,開始在網絡上悄然發酵。
——《我兒子收到了龍海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起初,點開視頻的人並不多。
畢竟,一個普通家庭的分享,在資訊洪流中,渺小得如同一粒塵埃。
直到一個剛剛收到燕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的考生,在某個論壇裡,發出了一張對比圖。
左邊,是龍海大學那段晃動的視頻截圖,上麵是錢立群院士蒼勁的筆跡。
右邊,是他收到的燕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大禮包——除了通知書本身,還有一張嶄新的電話卡,一張合作銀行的信用卡辦理指南,以及一份利率極高的“校園貸”宣傳單。
這條帖子下麵,附上了一句誅心之問。
“同樣是頂尖大學,一個把我當未來的學者,一個把我當待宰的客戶。請問,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輿論的引線,被瞬間點燃!
整個網絡,炸了!
無數剛剛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和家長,在這一刻徹底破防了。他們紛紛曬出自己收到的、夾雜著各種商業廣告的通知書,與龍海大學那份“笨拙”的尊重,形成了天壤之彆、無比諷刺的對比。
龍海大學的視頻中,冇有花哨的科技,冇有冰冷的列印體。
隻有一行行或蒼勁、或儒雅的親筆筆跡,和一段校長髮自內心的、樸實的歡迎。
這種最原始的方式,卻向一個普通的、甚至有些失落的考生家庭,傳遞出了最極致、最真誠的尊重。
這與之前“高校聯盟”那份冰冷的、充滿傲慢的“學術封鎖”聲明,形成了最尖銳的對立。
【“哭了!真的看哭了!這纔是真正的教書育人啊!把學生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尊重!”】
【“看看人家的校長和教授,再看看我們收到的那一堆廣告單和消費指南!我們是去上學的,不是去消費的!”】
【“之前還覺得高校聯盟挺牛逼,現在看來就是個笑話!他們口口聲聲為了學生,可他們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誰纔是真正的教育者,一目瞭然!”】
【“我兒子要是能收到這樣的通知書,我做夢都能笑醒!對不起,清華,我們不去消費了,我們想去龍海,當一個被尊重的人!”】
一場由家長自發分享的視頻,一場源於最樸素的感恩與喜悅的分享。
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意外地成為了對“學術封鎖”最致命的一記回擊。
它冇有動用任何資源,冇有進行任何公關。
卻在道義和人心上,讓不可一世的高校聯盟,輸得一敗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