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隻不過是個開始而已 第343章 大學第一章 課
-
三人吃完晚飯,已經是七點鐘了,吃完飯收拾好,兩女就不約而同的回到自己的房間,不敢在客廳多留,生怕控製不住自己,又鑽進葉辰的臥室。
也可能是自己真的累了,十點多躺在床上,冇一會兒葉辰就昏昏沉沉的進入了夢鄉。
早晨七點多,葉辰就準時起床,感歎著大學的課程冇有高中那麼累,那麼緊,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出門上課。
因為宋青青和賈子涵兩人上午冇課,所以葉辰也冇吵醒兩人。
等來到班級,同學們也來的差不多了,讓葉辰驚喜的是,大家真的冇昨天那麼熱情,一直圍著自己轉,看到他都跟他打了招呼,便開始看手機,要麼就是小聲聊天。
當然也有人已經開始努力學習,畢竟清北大學這樣高等學府,是向國家輸送高級人才的院校,人越優秀,以後發展的肯定就越好。
昨天葉辰看了課程表,第一節課是曆史文學的科目,他剛坐下冇一會兒,就看到一個有些禿頂的中年男人走進教室。
走上講台後,老師開口說道:“大家好,我叫朱正明,是您們的曆史文學的老師,很榮幸成為你們的老師,廢話不多說,現在開始我們的課程。”
朱正明洪亮且富有磁性的聲音瞬間在教室裡迴盪開來:“同學們,華夏曆史源遠流長,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巨著,每一頁都承載著先輩們的智慧、熱血與夢想,大家對咱們華夏曆史的理解,我知道大家對葉辰很推崇,很多人都是葉辰的粉絲,他優秀的作品征服了很多人,那就讓葉辰同學跟我們一起討論下。
葉辰有些無語,怎麼就到自己身上了,明明自己也隻是個學生,不過他對老師的做法冇有任何意見,因為有學生的加入,可以讓曆史知識不會那麼枯燥,他站起身來,恭敬地向朱正明老師和同學們鞠了一躬,謙遜地說道:“老師,同學們,很榮幸能跟大家分享我對曆史的理解,曆史於我而言,既是演藝生涯中的養分,更是心中一直敬畏與熱愛的領域,還望在接下來的交流中,老師多多指教。”
朱正明老師微笑著點頭,抬手示意葉辰坐下,而後轉身在黑板上奮筆疾書,寫下“華夏起源”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咱們先從華夏民族的起源說起,這是一切曆史的開端,也是解開諸多謎團的鑰匙,葉辰對三皇五帝的傳說有自己的見解,能跟大家大家分享一二嗎?”
葉辰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開口道:“老師,傳說背後必有其真實的曆史根基,比如黃帝大戰蚩尤,這看似神話的故事,是否蘊含著遠古部落間為爭奪生存資源而爆發衝突的影子?而且從文化傳承角度看,這些傳說為華夏民族塑造了最初的精神內核,像黃帝所代表的堅韌、智慧與領導力,成為後世子孫代代相傳的品質。”
朱正明老師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葉辰說得很在理,三皇五帝的傳說確實是華夏民族精神的源頭,它承載著先民們對祖先的崇敬、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曆史研究角度,雖然目前尚未有確鑿的考古證據能完全還原當時的場景,但通過對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解讀,以及各地不斷髮掘出的史前遺址,我們能窺探到那個時代的蛛絲馬跡,就如良渚古城遺址,其複雜的水利工程、精美的玉器,無不彰顯著當時高度發達的社會組織與工藝水平,這或許與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隨著課程的深入,話題逐漸轉向了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百家爭鳴、思想激盪的黃金時代,朱正明老師激情澎湃地講述著:“此時期,諸子百家各抒己見,儒家倡導‘仁政’、‘禮治’,以孔子、孟子為代表,欲以道德感化世人;道家主張‘無為而治’,老子、莊子看透世事繁華,追求內心寧靜;法家強調‘以法治國’,商鞅、韓非為亂世開出一劑猛藥,葉辰,若你身處那個時代,會傾向於哪家學說呢?”
葉辰托腮沉思,來不及無語為什麼一直提問自己,還是要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片刻後回答:“老師,這實在是個艱難的抉擇,若是從治國平天下角度,儒家的‘仁政’理念能凝聚民心,讓國家長治久安,但推行起來需時日,且易受亂世權謀乾擾;道家的‘無為’看似消極,實則蘊含順應自然、不折騰的智慧,可在動盪局勢下,又顯得有些無力;法家的嚴苛律法能迅速強國,卻可能犧牲百姓的部分自由與權益,我想,若是我,可能會取三家之長,以儒家思想為根本,用道家智慧調和,佐以法家製度保障,在亂世中尋求一條平衡發展之路。”
同學們聽後不禁鼓掌叫好,朱正明老師亦是頻頻點頭:“葉辰這一番見解,頗有融會貫通之意,在曆史長河中,諸多王朝的興衰也印證了單一學說的侷限性,漢朝初期,統治者汲取秦亡教訓,奉行黃老之學,無為而治,休養生息,讓百姓得以喘息,國家恢複元氣;漢武帝時,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統一全國思想,鞏固統治;而曆代律法製定,又多有法家精神的滲透。可見,曆史是一麵鏡子,各代統治者都懂得從中汲取經驗。”
講到漢朝,自然繞不開絲綢之路。朱正明老師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這條連接東西方的貿易與文化交流之路,其意義深遠非凡,葉辰,你覺得絲綢之路對華夏曆史的影響主要體到現在哪些方麵呢?”
葉辰眼中放光,興奮地說:“老師,絲綢之路簡直是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從經濟上看,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遠銷海外,讓我緩一下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