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小妾流放後,靠種田經商發家 第151章 買山
張裡正一聽,先是一愣,隨即疑惑地問道:「買那野塘?雖說裡麵有些魚鴨,但路途不便,費那個錢做什麼?」
馮田便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張叔,那野塘水質好,水草豐茂,適合養魚種藕。我們想著,若是把它買下來,就是自家的私產了,以後投入心力去經營,也放心。」
「免得日後日子好了,旁人眼紅,都去捕撈爭奪,反而壞了那地方的生機。自家有了,才能長遠打算。」
張裡正細細思索著馮田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亂世剛過,人們目光短淺,隻知索取。
但若真想長久過好日子,確實需要這種有遠見的規劃。
等世道再平穩些,縣城、州府對鮮魚、鮮藕的需求肯定會大增,這未嘗不是一條好活路。
他點了點頭:「你們這麼想,是對的。有恒產纔有恒心。那野塘照你們說來應該是片無主的荒地,按理說,可以向縣衙申請購買。」
但他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精明,問道:「不過,隻買那個野塘,是不是有點不劃算?那塘在山坳裡,連著好大一片山地呢。你們要不要考慮,直接把那一整座山都買下來?」
「買山?」
杜若和馮田都愣住了,隨即眼中爆發出驚喜的光芒。他們之前隻想著塘,卻沒敢想連山一起買。
張裡正見他們心動,更是來了精神,讓江大娘去把黃山頭村的地界圖拿出來。
他指著上麵西北角的一塊區域,比劃著說道:「你們看,這山,就挨著你們家後麵,範圍不小。以前沒人買,一是離村中心稍遠,二是林子太密,開荒不易。」
「但你們不一樣啊,你們家有牲口,有力氣,現在又把路探出來了。把山買下來,不僅那野塘是你們的,整座山裡的出產,也都是你們的。」
「除了養魚種藕,還可以在山裡找合適的地方,種些草藥。我跟你們說,這山裡土質我看過,有些地方挺肥的,像柴胡、甘草、金銀花這些,不怎麼需要精細打理,隻要把地方圈起來,彆讓野獸糟蹋太多,就是一筆細水長流的進項。」
兩人聽得心潮澎湃!買下一座山!擁有自己的山林、水塘!這簡直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杜若激動之餘,還是保持著一絲冷靜,她想到一個關鍵問題:
「張叔,這山我們要是買了,那村裡其他人以後上山砍柴、采野菜怎麼辦?會不會引起矛盾?」
張裡正讚賞地看了她一眼,這閨女心思縝密。
他擺擺手,又指了指地圖上其他幾片山林:「這個你放心。咱們村周邊又不是隻有這一座山。」
「東邊、南邊還有好幾片山林,足夠村裡人砍柴采藥了。我要不是家裡銀錢不湊手,我都想買一座山留著。」
「等你們真把山買下來了,我會在村裡明確告知大家,以後不許再去那山上砍伐采摘,違者按私闖民地論處。規矩立下了,就好辦。」
聽到張裡正如此周全的考慮,兩人最後一點顧慮也打消了。他們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決斷。
「買!」馮田沉聲道,「張叔,這山我們要了!需要辦什麼手續,您儘管指點,該花的錢,我們絕不含糊。」
杜若也用力點頭,補充問道:「張叔,那山裡的樹,如果我們買了山,是不是也歸我們了?以後要是需要木材……」
張裡正肯定地點頭:「那是自然!山都是你們的了,山裡的一草一木,當然都歸你們支配。不過,」他頓了頓,臉上露出鄭重的神色。
「我得先把醜話說在前頭,這買山不是買幾畝地,價格恐怕不便宜。就算那山偏些,林子野些,估計也得這個數……」
他伸出幾個手指,比劃了一個數額。
馮田和杜若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具體數字,心裡還是暗暗咋舌。
一座山,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裡去,這幾乎要耗去他們目前所有的積蓄。
但想到那座山和那個野塘潛在的巨大價值,兩人沒有絲毫猶豫。
「我們明白,張叔。這錢,我們出得起。」馮田語氣沉穩,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
事情初步商定,張裡正讓他們回去等訊息,他先去縣裡找熟人打聽具體的購買流程和可能需要打點的環節。
兩人懷著激動而又有些忐忑的心情回到了家。
杜若先去燒水洗澡,卸去一身的疲憊和山林間的寒氣。
馮田則留在院子裡,就著井水,利落地將那幾隻野鴨都處理了。
得益於之前從謝彩娥那裡學來的用溫熱樹脂脫毛的土法子,鴨毛被清理得又快又乾淨,鴨皮完好無損。
馮田特意將那些柔軟厚實的鴨絨和鴨胸脯上的小絨毛都仔細收集起來,放進一個木盆裡,用草木灰和溫水浸泡上。
等攢夠了數,再去做幾件羽絨馬甲穿。
杜若洗完澡出來,渾身清爽。鍋裡已經燉上了一隻肥鴨,湯汁翻滾,香氣四溢。
她將其它幾隻處理乾淨的鴨子裡外都均勻地抹上粗鹽,然後用草繩拴好,掛在通風的廊下,準備風乾。
心裡盤算著,明天得空就去山上砍些側柏樹枝回來,到時候用煙慢慢燻烤,做成臘鴨,能儲存很久,風味也更獨特。
等馮田也洗完澡出來,鍋裡的鴨子已經燉得骨酥肉爛。
兩人先舀了滿滿一大海碗連湯帶肉的燉鴨,快步給楊存芝和狗娃送去。
看著她們娘倆驚喜和感激的眼神,兩人心裡也暖暖的。
小跑著回到家,剩下的燉鴨被他們倆吃了個乾乾淨淨,連湯汁都沒剩下。
熱乎乎的食物下肚,驅散了冬日的寒意,也撫平了這一整天的奔波勞累。
第二天清晨,兩人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泡了一夜的鴨絨撈出來,用清水反複漂洗。
直到再也聞不到異味,然後將這些蓬鬆柔軟的絨毛攤在乾淨的竹匾裡,搬到院子中陽光最好的地方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