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小妾流放後,靠種田經商發家 第173章 暫時不賣
她知道,此刻說再多感謝的話都是空的,這份情誼,她記在心裡,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報答。
見楊存芝答應,江大娘也很高興。
她一個人張羅這些確實吃力,有楊存芝搭把手,互相也能有個照應。
兩人當場就商量起來,也不再細分誰乾什麼,反正三個小子可以一起去抓鳥,她們兩個婦人就一起負責熬煮糖水和鹵製、烤製鳥肉,互相幫襯著。
至於蓮子,杜若原本想著野塘裡的蓮子不摘也是浪費,讓她們直接去摘就是了。
但江大娘和楊存芝卻異口同聲地反對,固執地非要給錢。
「那不行!」江大娘態度堅決,「那是你們家的塘,蓮子也是東西,哪能白拿?」
「是啊姐姐,你已經幫了我們很多了,這錢必須給。」楊存芝也附和道。
二對一,杜若說不過她們,最後隻好商量了一個公道價錢,定下了蓮子的供應。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抓鳥環節了。
做陷阱這一塊,馮田是個中好手。
杜若便讓他有空時教教那三個小子。
孩子們對這事充滿了興趣,邊玩邊學,沒幾天,竟然也能用簡單的繩套和誘餌抓到些貪嘴的鳥雀帶回家。
雖然數量不多,但抓幾天湊夠賣一次的量,還是可行的。
不過杜若考慮得更長遠。
她提醒道:「等咱們家的葡萄徹底過季了,沒了吸引,這些鳥雀恐怕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成群聚集了。到時候再想抓,就得靠真本事了。」
她讓馮田給三個小子每人做了一把小巧的竹弓和一些竹箭。
「讓他們從現在開始練,日積月累,就像我當初學箭一樣,每天堅持射上幾十次,總有一天也能練出準頭,到時候就能射下飛鳥了。」
至於辣椒麵的事情,杜若就沒有再插手了。
她讓江大娘和楊存芝自己去和村裡那戶種辣椒的村民談價錢和供應。
她不可能事事都大包大攬,需要讓她們自己學會經營和協調。
現在,杜若的重心,幾乎全部放在了那幾缸正在默默變化的葡萄酒上。
她掰著手指頭計算著日子,感覺第二次發酵的時間差不多了。
兩人選了個天氣好的日子,小心翼翼地將幾個酒缸搬出來,用乾淨的白布,一點點將發酵後的葡萄皮和籽過濾掉。
這次,酒液雖然依舊渾濁,但顏色已經顯現出來,散發著濃鬱的酒香和果香,再也沒有上次那難聞的黴味。
杜若懸著的一半心,總算落回了肚子裡。
他們將濾清的酒液重新倒回徹底清洗暴曬過的缸裡,進行最後的靜置陳化。
等到最終開壇品嘗的那一天,兩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既期待又緊張。
他們先開啟了用紅葡萄和紫葡萄分彆釀的那兩缸。
隻見酒液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紅色,紫葡萄的顏色更深沉些,像寶石,紅葡萄的則更鮮亮些,像胭脂。
杜若用小勺子各自舀了一點品嘗,仔細分辨。
說實話,以她業餘的水平,除了覺得紫葡萄釀的似乎酒體更厚重一點點之外,在口感和風味上,她實在嘗不出太明顯的區彆。
接著,他們開啟了綠葡萄釀的那一缸。
酒液是清澈的白中帶著些許淺黃色,像淡淡的蜂蜜水。
一入口,明顯的酸度便占據了主導,比紅葡萄和紫葡萄酸上一些,彆有一番風味。
最後是那缸混合了所有顏色葡萄釀的酒。
酒液的顏色很是奇妙,比紅葡萄的淺,又比白葡萄酒深,是一種漂亮的粉紅色,或者說淺玫紅色,十分討喜。
口味上,似乎融合了紅、紫葡萄的醇厚和白葡萄的酸爽,顯得比較均衡。
平心而論,這自釀的葡萄酒,無論是香氣、複雜度還是口感的順滑度,肯定遠遠比不上兩人在現代喝過的那些紅酒。
但是,它果香充沛,酒精度適中,酸甜適口,比起這個時代常見的帶著澀苦味的濁酒,不知道要好喝多少倍。
由於這次釀造的產量本就不多,加上是第一次成功,杜若慎重考慮後,決定暫時不賣。
「我們再等等,」她對馮田說,「等十月份,那胡商如果來了,咱們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買一點他帶來的正宗西域葡萄酒嘗嘗。」
「隻有知道了他們的酒是什麼味道,賣什麼價錢,咱們纔好給自己的酒定價。」
她分析道:「如果咱們現在貿然定價,價格定高了,萬一胡商帶來的酒比咱們的好,價格卻比咱們的還便宜,那咱們這賣酒的路子就徹底玩完了,根本競爭不過。」
「可如果咱們現在把價格定低了,我又實在不甘心,這可是咱們花了這麼多心思,指著它發家致富的東西。」
馮田覺得杜若考慮得很有道理,便點頭同意:
「好,那就再等等。反正酒是越陳越香,咱們也不急在這一時。」
然而,還沒等到胡商的訊息,地裡的水稻就已經開始泛黃,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預示著收獲的季節即將來臨。
這一次,杜若和馮田可算是落得個清閒了。
田地租給了錢家,不用再像收麥時那樣親自下地,忍受彎腰割稻、打穀揚場的辛苦和那無處不在刺癢難耐的稻芒。
不過,清閒不代表完全撒手不管。
為了防止錢家耍滑頭,比如收割時不儘心,或者偷偷以次充好、隱瞞產量,馮田還是會時不時地去自家的田邊轉悠巡視一番。
他得對自己地裡的稻穀長勢和大概產量心裡有個數,等到交租的時候,才能做到心中有底,不被糊弄。
看著錢家人在田裡忙得腳不沾地,汗流浹背,而自己卻能悠閒地站在田埂上。
這種感覺,讓馮田更加堅定了當初把地租出去的決定是多麼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