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小妾流放後,靠種田經商發家 第176章 魚莊
自從與縣城醉仙樓簽訂了長期供蟹的契約後,杜若和馮田肩上的壓力驟然減輕了許多。
每日隻需按量準備好螃蟹,自有酒樓的夥計上門來取,省去了他們趕往縣城、蹲守叫賣的辛苦與時間成本。
然而,醉仙樓一家終究消化不了整個野塘出產的所有螃蟹。
為了不浪費螃蟹,也為了增加收入,兩人並未就此滿足。
他們趁著空閒,又陸續跑了鎮上以及鄰近幾個稍大些的鎮子,尋訪那些口碑不錯的酒樓飯館。
有了與醉仙樓合作的成功經驗,以及手中實實在在的優質螃蟹作為「敲門磚」,談判起來也順暢了不少。
雖然這些酒樓要貨量遠不如醉仙樓,多是幾十隻、百來隻的零散訂單。
但積少成多,陸陸續續談下來的幾家,總算將野塘裡每日捕獲的螃蟹包圓了七七八八,基本做到了供需平衡,避免了囤積和浪費。
解決了螃蟹的穩定銷路,杜若的心思便活絡起來,一心盼望著十月的到來,好去縣城蹲守那可能出現的西域胡商。
她幾乎每隔天就要往縣裡去一趟打聽訊息。
但既然去了縣城,自然也不會空手。
螃蟹有了穩定出路,野塘裡的魚經過近一年的自然生長和馮田的照料,也到了可以捕撈售賣的規格。
兩人便照著賣螃蟹摸索出的路子,再次主動出擊。
他們用木桶盛上井水,裡麵養著幾條精神抖擻、鱗片完整的肥魚,挨個往縣裡和鎮上那些有合作意向的酒樓飯館去推銷。
第一家去的,自然是老主顧醉仙樓。
這次,杜若改變了策略,不再像最初賣螃蟹那樣斤斤計較。
她一進門,就笑容滿麵地將那桶鮮活亂跳的魚直接遞到了掌櫃麵前,爽快地說:
「掌櫃的,這是我們塘裡新出的魚,您拿去讓廚下做了嘗嘗鮮!不要錢!若是覺得這魚的滋味還過得去,咱們再談價錢,一切都好商量。」
這一招「先嘗後買」果然讓人難以拒絕。
掌櫃的略感意外,隨即也笑了,吩咐夥計將魚收下,對杜若的靈巧心思又高看了一眼。
接下來,兩人依法炮製,往其他幾家有潛力的酒樓也送去了「樣品魚」。
麵對這白得的且品質看起來相當不錯的鮮魚,大多數掌櫃都樂得笑納。
反正不要錢,先讓廚子做了,自家嘗嘗或者給相熟的客人試吃都好,若味道確實出眾,再談合作也不遲。
最先給出反饋的,果然還是醉仙樓。
幾天後,當杜若和馮田照常在家門**接螃蟹時,掌櫃的親自跟著船來了,並且身邊還多了一位身著靛藍色綢緞長衫,麵容儒雅卻目光精明的男子。
掌櫃的上前一步,恭敬地向杜若和馮田介紹道:
「杜娘子,馮兄弟,這位是我們醉仙樓的東家,柯明華柯老爺。」
杜若和馮田聞言,心中皆是一動,知道這是有重要事情要商議了。
兩人對柯明華見禮,柯明華態度頗為隨和,拱手還禮,目光卻不著痕跡地迅速掃過杜若夫婦和他們身後的青磚小院。
杜若一邊熱情地請柯明華和掌櫃的進屋敘話,一邊悄悄給馮田遞了個眼色,示意他先陪客。
隨後,她快步走到了楊存芝家,叫住了起床撒尿的狗娃,低聲交代道:
「狗娃,快,跑去陳郎中家,叫你登禮叔趕緊來我家門口幫個忙,就說有貴客臨門,我和馮田脫不開身,請他幫忙照應一下來取螃蟹的各家夥計。」
狗娃機靈,得令後撒腿就往村另一頭的陳郎中醫館跑。
陳登禮剛起床,正在院子裡洗漱,聽狗娃氣喘籲籲地說明情況,知道杜若那邊定然是遇到了要緊事,當下也不磨蹭,擦了把臉就跟著狗娃急匆匆趕來。
等陳登禮趕到杜若家門口時,河麵上已經停了好幾艘來自不同酒樓飯館的取貨小船,楊存芝正有些手忙腳亂地按照單子清點螃蟹,交給相應的人。
河道本就不寬,幾艘船一聚,顯得有些擁擠。
陳登禮見狀,趕緊加快腳步上前,也顧不上客套,直接對楊存芝說:
「嫂子,我來幫你,你念單子,我來對貨點數。」
楊存芝見到陳登禮,臉上飛快地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和些許不自在。
但眼下情況緊急,她也顧不得那點微妙的情緒,連忙點頭,將手裡的單子遞過去,兩人配合著,很快將混亂的場麵理順。
高效地將螃蟹分發完畢,讓各家的船得以陸續離開,避免了河道堵塞。
而此時,屋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馮田沏了壺茶,四人分賓主落座。
柯明華也不繞彎子,直接說明瞭來意。
原來,杜若上次送來的那桶魚,掌櫃的親自盯著廚子做了一道清蒸,一道紅燒。
嘗過之後,他覺得這魚確實品質上乘,比尋常河裡捕撈的魚更為肥嫩鮮甜,肉質緊實而無土腥氣。
他沒有獨享,當即將剩下幾條活魚立刻派人送回了柯府,請東家柯明華親自品鑒。
柯明華嘗過之後,與掌櫃的想法不謀而合。
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幾條好魚,而是一個更大的商機。
他放下茶杯,緩緩道:「不瞞二位,我醉仙樓在平江縣雖有些名聲,但終究隻是一家酒樓。我一直在思量,能否另辟蹊徑,做一門更專精的生意。」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認真傾聽的杜若和馮田,繼續道:
「我們平江縣地處水鄉,河網縱橫,百姓素來喜食魚鮮。前朝鼎盛之時,府城、縣城裡都有那種專營魚膾、魚羹及各色水產的『魚莊』,生意極為紅火,堪稱一方特色。」
「可惜連年戰亂,這些特色店鋪早已湮沒無聞。如今眼看世道漸穩,風調雨順,百姓安居,口袋裡也有了餘錢,這口腹之慾,自然就講究起來了。」
掌櫃的在一旁補充道:「東家的意思是,咱們宜早不宜遲,把這『魚莊』重新辦起來。要做,就做平江縣,乃至府城第一家。這第一家打響名頭的,總比後麵跟風的要占儘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