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小妾流放後,靠種田經商發家 第178章 禿黃油
杜若隨後細想,結合對方打造高階魚莊的藍圖和獨家供應的要求,這個十五文一斤的價格還是偏低了些。
她臉上依舊帶著謙和的微笑,但語氣卻堅定起來:
「柯東家,您願意承擔修路和人工的費用,我們感激不儘。隻是二十文一斤,您看如何?畢竟,我們要保證隻供您一家,便斷了其他所有銷路,承擔了全部風險。」
「而且,這魚塘的產出,並非無窮無儘,需要精心維護,才能持續供給。二十文,讓我們有些許薄利,生活得以維係,方能長久合作下去。」
掌櫃的還想再爭,柯明華卻抬手製止了他。
他深邃的目光在杜若平靜而堅持的臉上停留片刻,又看了看一旁雖未說話但眼神同樣堅定的馮田,忽然朗聲一笑:
「好!杜娘子快人快語,思慮也周全。二十文就二十文!但願我們合作愉快,將這魚莊的生意,做得長長久久!」
見東家拍了板,掌櫃的也不再堅持,臉上立刻堆起笑容,彷彿剛才的爭執從未發生:
「既然東家和杜娘子都商量好了,那咱們事不宜遲,這就把契約立下來,白紙黑字,大家都安心。」
「正該如此。」
杜若點頭。這等大事,自然需要德高望重的中人作保。
馮田和杜若便將柯明華與掌櫃的引到了張裡正家。
張裡正聽聞醉仙樓東家親至,又要立這般重要的契約,連忙取出珍藏的筆墨。
在張裡正的見證下,由掌櫃的口述,張裡正執筆,一份詳細的契約便躍然紙上。
契約上明確寫明:自即日起,杜若家野塘所出產之所有魚類,須獨家供應給醉仙樓,不得再轉售予其他任何酒樓、飯肆或私人。
相應的,醉仙樓需以每斤二十文的價格全部收購。同時,醉仙樓負責出資並組織人手,修建一條從山下主路通往野塘,可供車馬平穩通行的道路。
並每日派遣四名健壯夥計與一位經驗豐富的養魚師傅,常駐黃山頭村,協助馮田進行魚塘的日常管理、捕撈及養護工作,此五人的工錢食宿均由醉仙樓承擔。
契約期限暫定三年,期滿後續約再議。若有違約,罰金若乾。
張裡正一字一句地將契約內容大聲念出,確保在場所有人都聽得明白。
江大娘雖不識字,但聽著張裡正念出的條款,尤其是聽到醉仙樓要派人修路、還派人來幫忙時,高興得合不攏嘴,連連低聲對杜若說:
「這可是大好事!大好事啊!」
待雙方確認無誤,杜若、馮田、柯明華以及作為中人的張裡正,分彆在契約上按下了鮮紅的手印。
契約一式三份,雙方各執一份,中人保留一份。
回到家送走了心滿意足的柯明華和掌櫃,杜若和馮田看著手中墨跡未乾的契約,心中百感交集。
沒一會江大娘又特意從家裡趕來杜若家,拉著她的手,眼眶竟有些濕潤,語重心長地說道:
「閨女啊,這下可好了!總算是有個穩定的進項了!你是不知道,當初你們決定把田租出去的時候,我這心裡啊,七上八下的,擔心得不得了。」
「這莊戶人家,沒了地,就像沒了根,光靠些山貨水產,總覺得不牢靠。可我麵上又不好說什麼,怕掃了你們的興。現在可好了,我是真替你們高興!這路子走對了。」
杜若聽著這發自肺腑的關切之言,心裡暖融融的,鼻子也有些發酸。
她性子內斂,不善於表達過於熱烈的情感,此刻隻覺得喉頭哽咽,那些感激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
她隻能用力回握了一下江大娘粗糙溫暖的手,然後轉身,從一旁的螃蟹桶裡,飛快地揀出好些因為打架或缺氧掉了腿、品相不佳無法售賣的殘蟹,硬塞給江大娘。
「大娘,這些蟹,掉了腿賣不出去了,您拿回去,給大娃二娃蒸瞭解解饞。」
江大娘一看,連忙推拒:「哎呀,這怎麼行!我是來賀喜的,哪能反倒拿你們的東西?這不成上門打秋風的了?快拿回去,你們自己吃。」
杜若堅持著,語氣帶著不容拒絕的懇切:「大娘,您就拿著吧。這些殘蟹我們自己也吃怕了,天天吃也膩味。留著也是浪費,還容易死。您拿回去,好歹是頓葷腥。」
推讓了幾個來回,江大娘見杜若態度堅決,再看看那些確實無法再售賣的螃蟹,這才歎了口氣,無奈地收下,嘴裡還唸叨著:
「你這孩子……真是的……」
然而,這份人情,江大娘顯然記在了心裡。
到了晚飯前,天色將暮未暮,大娃和二娃兩個小子,像一陣風似的跑進了杜若家院子,不由分說地將一個沉甸甸的小陶罐塞到杜若手裡。
「姑姑,我奶讓給的,說拌飯、拌麵都好吃。」
大娃說完,不等杜若反應,兩個小子便手拉著手,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一溜煙跑沒影了,任憑杜若在後麵怎麼叫也不回頭。
杜若有些疑惑地捧著還帶著餘溫的陶罐,湊到鼻尖聞了聞,一股醇厚的蟹肉混合著豬油的奇香瞬間鑽入鼻腔,香得她幾乎要醉倒。
她心中一動,趕緊拿著罐子回到廚房,小心翼翼地開啟蓋子。
「呀!」杜若忍不住低呼一聲。
隻見罐子裡,是滿滿當當、色澤金黃誘人、油光鋥亮的禿黃油。
杜若雖然廚藝不精,但在現代資訊爆炸的時代,見識還是有的。
她深知這禿黃油做起來是何等費時費力。
需要將螃蟹蒸熟後,一點點耐心地將蟹黃和蟹肉小心翼翼地剔出來,不能摻雜一絲蟹殼。
然後,要用上好的豬油,以文火慢慢熬製,逼出蟹黃蟹肉中的所有鮮香,融於油中,直至成為這金黃璀璨、凝而不固的膏狀。
這一小罐禿黃油,怕是江大娘帶著兩個孫子,埋頭苦乾了一整天,才將那些殘蟹的精華完全提取出來。
且不說那對於江大娘來說算得上金貴的豬油,單就是這份心意和功夫,就重逾千斤。
杜若捧著這罐禿黃油,站在原地,心裡翻騰著說不出的感動。
這時,馮田下完地籠回來了。
他走進灶房,看見杜若對著一罐東西發呆,便好奇地湊上前。
杜若回過神來,將禿黃油的來曆和製作之繁複,一一說給馮田聽。
馮田聽完,看著那罐金光閃閃的禿黃油,也是半晌無言,最後感慨道:「江大娘真的是好人呐。」
「是啊,」杜若點頭,「所以,咱們更不能辜負這份心意。」
她當即決定:「今晚,咱們就吃這個,禿黃油拌飯!」
為了配得上這罐珍貴的禿黃油,馮田特意舀了家裡最好的新米,細細淘洗乾淨,用井水燜了滿滿一鍋米飯。
米粒在鍋中咕嘟作響,散發出特有的清香。
杜若則提著籃子去後院菜地,拔了一顆水靈靈脆生生的大白蘿卜,回來削皮切絲,簡單地煮了一鍋清湯,隻放了少許鹽提味,清爽可口,正好可以解禿黃油的油膩。
飯燜好了,粒粒分明,香氣撲鼻。
杜若用勺子挖了一大勺金黃的禿黃油,蓋在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上。
那滾燙的米飯瞬間將禿黃油的油脂和鮮香融化、激發,用筷子輕輕拌勻,讓每一粒米都裹上那金黃濃鬱的膏脂。
一口下去,極致的鮮、香、醇、厚在口腔中爆炸開來,蟹黃的豐腴、蟹肉的清甜、豬油的潤澤,與米飯的甘甜完美融合,那種滿足感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太好吃了!」馮田吃得頭也不抬,含糊地讚道。
杜若也埋頭苦乾,隻覺得這是她來到這個世界後,吃過的最感動的一頓飯。
兩人就著清爽的蘿卜絲湯,竟然將一整鍋米飯吃了個底朝天,連鍋巴都沒剩下,湯也喝得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