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 > 第120章 發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 第120章 發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另一頭,朝鮮的使團終於到了南京。

此刻奉天殿的朝會上,朝鮮使團正使,一位頭發花白、神情悲愴的老臣,伏在金磚之上,聲淚俱下地陳述著朝鮮的慘狀。

「陛下!天父陛下!」

老臣哭得幾乎昏厥過去,聲音嘶啞哽咽。

「倭人兇殘,妖法厲害,更兼建文逆賊蠱惑人心!

我朝鮮將士血戰殉國者十有五六!慶尚、全羅兩道淪陷,忠清道亦岌岌可危!

賊寇所過之處,城池化為焦土,百姓流離失所……

臣離京時,吾王殿下已是日夜憂歎,寢食難安,國之倉廩十室九空啊陛下!」

他重重地磕頭,額頭觸及冰冷的地麵隱隱出現血跡:

「吾王殿下言:朝鮮世世代代,永為大明不征之國,忠貞不貳之臣!

今遭此亙古未有之奇禍,實已到了社稷存亡之秋!唯有懇請天父陛下,念在宗藩之情,憐憫朝鮮數百萬生靈,速發天兵,救朝鮮於覆亡!

朝鮮上下,永感天朝再造之恩,生生世世,永為大明屏藩!」

這番哭訴,情真意切,將倭人的猖獗、朝鮮的艱難、李芳遠的無助和忠誠,表現得淋漓儘致。

殿上不少文武官員聞言,都麵露惻隱之色,先前對朝鮮的些許疑慮,在此刻這悲愴的氛圍中也消散了大半。

龍椅之上,朱棣麵沉如水,靜靜地看著下方痛哭流涕的朝鮮使臣。

他心中那根多疑的弦,確實被這番表演撥動了幾分,幾乎就要相信李芳遠是真的山窮水儘、走投無路了。

然而,帝王的心術讓他最終還是壓下了即刻拍板出兵的衝動。

鄭和那邊關於倭國並無大規模異動的奏報,依然像一根刺紮在他心裡。萬一萬一是李芳遠演技太好呢?

他緩緩開口:「卿之哀懇,朕已深知。朝鮮之事,朕與諸位臣工,亦感同身受。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天兵一動,關乎無數性命國帑,需謀定而後動。」

最終給出了一個含糊的承諾:「爾等可先於館驛安頓。朕已命有司加緊籌備糧秣軍械,一俟情況明朗,必不會坐視藩屬蒙難。」

這番話,聽起來像是安慰,實則仍是拖延和觀望。

朝鮮使臣心中冰涼,卻也不敢再逼問,隻能叩謝天恩,黯然退下。

朝會之後,朱棣回到謹身殿,心中仍在反複權衡。

朝鮮使臣的表演確實逼真,但鄭和的奏報也同樣值得重視。

就在他猶豫不決之時,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幾乎是踩著點,帶著一份最新的密報求見。

「陛下!遼東和潛入朝鮮的緹騎有最新訊息傳回!」紀綱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講!」朱棣目光一凝。

「其一,朝鮮王李芳遠已派出第二支使團,由由其王世子李禔親自率領,正在前來南京的路上!聲稱是代父朝覲,侍奉陛下左右!」紀綱的聲音都帶著一絲不可思議。

「什麼?!世子為人質?!」朱棣猛地站起身,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震驚之色!

作為一個通過殘酷鬥爭上位的帝王,他太清楚一個國王送出繼承人意味著什麼了!

這幾乎是賭上了國本!

這絕不是苦肉計能做到的程度!李芳遠這是真的被逼到絕路了!

「其二,」紀綱繼續彙報,語氣沉重,「根據多方緹騎冒死深入慶尚道探查回報,情況確實極其複雜。

那夥賊人主力確以倭人為主,但麾下仆從軍多為朝鮮人,數量龐大。

賊首是否真是建文,尚未有確鑿證據親眼所見,但其打出旗號,並有其儀仗出現,恐非空穴來風。」

「目前朝鮮局勢:慶尚道全境確被賊人牢固控製,其治下竟似乎秩序井然,賦稅頗輕,甚至吸引周邊道百姓逃難前往。」

「而朝鮮其他各道,因頻繁遭遇詭異『天災』,糧倉屢屢失竊,已出現饑荒苗頭,流民增多,盜匪四起,確有崩潰之象!李芳遠政權,已到生死邊緣!」

轟!

紀綱的彙報,如同最後一塊拚圖,徹底印證了朝鮮使臣的哭訴,也擊碎了朱棣最後的疑慮!

送出世子為人質!

治下秩序井然與周邊饑荒形成詭異對比!

朝鮮政權瀕臨崩潰!

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結論:

朝鮮真的出了大問題!有一夥強大的、詭異的、可能真有建文背景的勢力,幾乎要吞並這個大明最重要的藩屬國了!而李芳遠,是真的來求救的!

如果再不出兵,一旦朝鮮徹底崩潰,這夥勢力站穩腳跟,屆時大明要麵對的,將是一個整合了朝鮮力量、可能得到倭國支援、還打著「建文」旗號的強大敵人!

後果不堪設想!

朱棣緩緩坐回龍椅,閉上了眼睛,手指用力揉著眉心。殿內一片寂靜,隻有他粗重的呼吸聲。

良久,他猛地睜開眼,眼中再無絲毫猶豫,隻剩下帝王的決斷和冰冷的殺意!

他看向紀綱,看向聞訊趕來的太子和其他重臣,隻吐出了兩個字,卻重如千鈞:

「發兵。」

而朝廷發兵的訊息傳到漢城,李芳遠感動的幾乎落淚,終於聽到一個好訊息了。

似乎隻要大明天兵一到,倭人就將不攻自破。

這段日子可把他折磨的不輕,連帶著後宮他都月餘沒去了,今天,他要夜禦數妃來發泄自己壓抑的情緒。

當天晚上,他也睡了這幾個月來的第一個好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