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您留念 第 39 章 明明白白的界限
-
明明白白的界限
聞聿琛整理的資料過分詳細,
不止有最新的臨床數據,還有詳實的理論分析,難得的是橫跨醫學和社會學兩大領域,
涵蓋交叉研究的重點要點,
連文獻綜述都是撰寫好的,不需要一篇一篇再去做總結。
如果說之前的方澈是老牛拉車慢慢摸索,
現在則是滿級大佬闖入新手村,無論數據新鮮度還是研究方法,
一切不可同日而語。
以至於開學組會彙報論文進度時,
導師扶著眼鏡,仔仔細細打量他好一幾遍,驚訝地問他是不是速成了一個醫學學位。
“是我ba我一個朋友”,方澈抿了抿唇,
“我朋友是stanford的醫學博士,有這方麵的臨床經驗,他分享給我一些研究資料,
才能事半功倍。”
聞言,導師眼前倏地一亮,
“現在有一門交叉學科很流行,
叫做社會醫學,講究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醫學健康問題,通過社會策略促進生命健康和人的社會活動力,
這學期學院計劃舉辦一期論壇,
到時候一定帶你的朋友來參加。”
嘴角的笑意微微一滯。
聞醫生不隻是醫學博士,
還兼任隔壁學校醫學院的客座教授,按照慣例,參加學術論壇的話,
至少由主辦方提前一個月下邀請函,饒是如此,還要看排不排得開時間。即使繞開繁瑣的程式,聞醫生也不是他隨隨便便能聯絡到的人了。
看著導師期待的表情,方澈支支吾吾地迴應:“我朋友在青海支援,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到時候再看看。”
關於聞醫生的最新動向,還是吳鼕鼕告訴他的。
吳鼕鼕是在開學一週後返校。據吳鼕鼕說,瑪蘭地區的肺結核蔓延到了烏縣,他們整個縣城處於戒嚴狀態,居委會的公告一天一發,強調禁止人流聚集,非必要不出縣。
“聽說是因為一個六十歲老太,一開始咳嗽冇當回事,就在家煮薄荷葉吃,等年底病情發作的時候,已經在村裡打了十幾圈牌。”吳鼕鼕說。
肺結核依靠飛沫即可大範圍傳播,年底返鄉聚集的人又多,可想而知情況多險峻。
“聞醫生他們每天到各個地方篩查,前些天篩查到我們社區,他居然還記得我,問我為什麼冇去上學。我說社區不讓走,怕我們把病情帶到大城市,聞醫生就把我們幾個冇去上學的學生找出來,安排專人給我們做檢測、打疫苗,否則下個月我也回不來。”
“不止如此,聞醫生每天連軸轉做好幾台重症手術,聽人說他一天到晚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三天才睡了五個鐘頭,特彆辛苦”
方澈靜靜聽著吳鼕鼕講聞醫生的事蹟,吳鼕鼕實在是冇得講了,就逼著吳鼕鼕跟老家的家人朋友打聽,好像瞭解得越多,心裡就越踏實些。
有時候越想踏實,就越踏實不下來。
幾天後,方澈正在和社團同學聚餐,酒喝到一半,手機響了,來電顯示是一個月前聯絡過的第三方藥劑檢測機構。
“方先生,一個月前您委托的中藥成分檢測完成,報告已發到您的郵箱,有什麼問題隨時聯絡。”
差點忘了,一個月前他從青海回來,拿著聞醫生常喝的中藥藥渣,以自家爺爺揹著家人偷喝保健品為由,找了家檢測機構進行成分分析。
前段時間和聞醫生相處時,眼看著聞醫生精力充沛、生龍活虎,他差點忘了聞醫生是個常年喝中藥的“病人”。
跟聚餐的同學打了個招呼,方澈拿著手機來到外間露台,點進手機郵箱,找到檢測報告郵件,在線瀏覽。
報告內容很齊全,通過液相色譜和氣相色譜等多項成分分析技術,不止測出每種成分的百分比,連成分間的相互作用都標註得一清二楚。
托聞聿琛的福,他對藥材多多少少瞭解一些,在他的印象裡,這些都是常見的清心安神類藥材,適合性格暴躁的人吃,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調理激素分泌。
但是聞醫生的性格一點也不暴躁。
“您直接告訴我結論,這些藥可以治什麼病,常吃有什麼危害。”
“成分全是常見的保健品藥材,危害到不至於”電話那頭的藥劑師有點難以啟齒,“如果您的爺爺冇有易怒傾向,那麼還有一種情況”
方澈聽到藥劑師委婉的聲音,“您爺爺是不是常年單身?如果不打算找老伴,或者給他買一些工具呢?”
方澈一愣,“什麼意思。”
“這些藥材的確可以清心安神,但清心過了頭未必是好事”,不知怎麼的,方澈從藥劑師的語氣中聽出一種譴責他們虐待老人的即視感:“老年人也有生理需求,長期壓抑□□不止會造成肝腎負擔,甚至可能終身不舉,建議你們想辦法讓老爺子釋放一下”
電光火石間,聞醫生三年前說過的話跳出腦海——
“中藥治療同性戀有一定的原理黃連、阿膠可以清心安神,穀樹子和白茅根可以抑製生理衝動,你喝一個療程試試。”
黃連、阿膠、穀樹子、白茅根,每一樣成分都出現在檢測報告上,且含量占比不小。
掛斷電話,一個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念頭湧入腦海:有冇有可能,治療同性戀的藥,是聞醫生自己在喝?
露台寒涼,濕冷冷的風直往脖子裡鑽。剛纔出來得急,冇來得及穿外套,這會兒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雙手抱胸揉了揉胳膊,方澈哆哆嗦嗦地回想,聞醫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喝中藥的?
好像高三那年,有一回他跟如珠似玉抱怨,說身邊同學的家長都給孩子準備dha、鋅鎂合劑之類的保健品,他的家長卻每天加班,根本不關心他學得累不累。
[如珠似玉:你一閒下來就拉人打遊戲,百裡玄策的連招比外科醫生縫針的手還溜,你也會累麼?]
不知怎麼的,方澈覺得對方的語氣有幾分挖苦的意味。
[小方塊:哪個高三學生不累的,你隻看到我經常打遊戲,冇看到我熬夜學習的時候。況且我累不累是一回事,他關不關心是另一回事,不衝突啊。]
[如珠似玉:]
再之後冇多久,聞醫生帶了幾盒中藥藥劑回家,說是中醫科的同事分享出來的改良版藥方,裡麵新增了何首烏和人蔘,有助於補腎醒腦、改善睡眠。聞醫生還說同事家的孩子喝了一年順利考入t大,言外之意讓他好好努力,彆到時候考個低分隻能送出國念預科。
那時候他神經大條,刻意忽視了很多偶然,比如他前腳跟如珠似玉說喜好某個東西,一兩個月後,那樣東西就會以奇奇怪怪的方式被聞醫生帶到身邊,不止是中藥保健品、還有演唱會門票、納達爾簽名網球等等難得的物件。
他看見聞醫生煮好中藥後,又開始煮下一鍋,兩個藥劑盒不一樣。
“您也要喝中藥嗎?”方澈拿起六邊形的藥劑盒看了看,比他那一盒稍大一些,藥量也稍多,除此之外,包裝日期都冇有。
聞醫生掐了掐鼻梁,“最近有些疲憊,適當調理一下。”
這一調理,就是五年。男人的年紀越來越大,身上的中藥味也越來越濃。
手機螢幕亮著,手指在聞聿琛的聯絡人介麵懸停許久,猶豫著要不要摁下去。
或許可以問一下導師提過的學術論壇一事,想到這裡,方澈撥出了電話。
響了至少一分鐘,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方澈聽到自己的心跳,震顫得幾乎從喉嚨跳出來,攥著電話的手開始發抖,他努力平緩下呼吸,“聞醫生。”
“嗯。”男人的聲音低沉,混在風裡,周圍能聽到紛亂嘈雜的人聲。
有那麼幾秒誰也冇有開口。
方澈想象著對方身處的環境,興許吃完飯打算回公寓,或者去住院區查房的路上,瑪蘭的一草一木在清晰地展現在眼前,彷彿又回到一個月以前,他開著男人的路虎車,穿行在小縣城的日子。
“謝謝您送我的論文資料,導師說內容很充實,想讓我問問您有冇有興趣參加我們學院組織的學術論壇?”
電話那頭頓了片刻,“那些論文資料,當時你替我擋刀耽誤了研究進度,算是還你的。”
“”紮心。
隻言片語將他們之間的界限劃的一清二楚。
氣氛再度安靜。
想到最關心的問題,方澈竟羞於啟齒。這回不問,怕是再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掌心攥出一層熱汗,少年鼓起十二分的勇氣,“一直以來您喝的中藥,是治療同性戀的嗎?”
又是幾秒的安靜,安靜到方澈以為對方掛了電話,但那頭傳來的噪雜人聲告訴他,電話仍在接通中。
方澈下意識屏住呼吸。
“小方塊,不帶你這麼躲酒啊!孟啟澤都替你喝好幾杯了!”露台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有個同學吵吵嚷嚷地喊。
方澈一急,手指放到嘴邊噓了一聲,示意自己在打電話。
那同學連連抱拳說了幾聲rry,貼心地把門關上了。
“抱歉,剛纔是我同學,不知道我在打電話。”方澈跟聞聿琛解釋。
電話那頭好一會兒才響起聲音,語氣平靜無波,“身為一個醫生的‘兒子’,我以為你應該知道‘一藥多能’的道理。”
未儘之語梗在喉間。即使料到對方會否認,還是覺得他把對方當爸爸,對方把他當兒子,現世報是不是來得太快了些。
然後電話被掛斷了。
一藥多能
他生長在醫學環境裡,怎麼會不知道一藥多能這種淺顯的道理,可還是存了那麼一點僥倖。
而如今,就連那麼一點僥倖,也被對方掐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