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宮女升職記 > 第68章 第 68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宮女升職記 第68章 第 68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她會問起沈相國,蕭成煜其實並不意外。

沈輕稚經常會有一些奇思妙想,也經常會問他許多奇怪的問題,故而對於這位他自己也很敬仰的忠臣,蕭成煜自然不吝惜回答。

蕭成煜想了想,道:“這位沈相國同張太傅其實相彷彿,具體如何,也都是少時父皇所講,朕其實不甚清楚。但他主政時所頒布的政令朕都一一讀過,知道他是個忠心耿耿,利國利民的忠臣。”

蕭成煜繼續道:“說到這裡,他家中似乎也有個女兒入宮為妃,後來沈氏滿門抄斬,這位沈妃大抵也沒辦法活下來,沈家滿門都沒好下場。當年的事大夏國主辦得很不體麵,也實在太過涼薄。”

沈輕稚沒成想他會拐到自己身上,心跳驟然加快,她聽著這些話,心裡悲傷難免,但麵上卻依舊維持著淺淡笑容,不敢有絲毫分神。

蕭成煜頓了頓,才道:“即便現在太傅偶爾有些不太妥帖的行為,卻也並沒有危害大楚的心思,即便有些過分之處,大抵也是權欲迷人眼,朕知道他不會背棄朕,朕也絕不會背信棄義,陷自己的恩師於不義,還害得恩師一家滿門抄斬,大夏國主如此行為,實在……實在太過狼心狗肺。”

“這並非正人君子所為,也並非一國之君的體統,大夏得這樣的國主,是百姓的不幸,也是朝臣的不幸。”

沈輕稚已經許久沒聽過大夏的國事了,忽然聽到這些久違的故事,不由有些心虛氣浮。

那已經淹沒在曆史煙雲裡的親人,一個一個重新出現在她的麵前,讓她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蕭成煜看向沈輕稚,見她正笑著出神,便捏了捏她的手:“朕不會對如此對待恩師,自也不會如此待你,莫要害怕。”

他以古寓今,看似在回答沈輕稚的問題,實則是在安慰她,給了她一顆定心丸。

沈輕稚心頭一跳,有種莫名的思緒翻湧上來,她眨了眨眼睛,終於把臉上的僵硬笑容收了起來。

沈輕稚深吸口氣,這才對上蕭成煜的目光:“陛下說的,我都信。”

蕭成煜願意信任她,她自然也願意信任蕭成煜。

這信任同情愛和感情無關,隻單純針對兩個人,他們對對方的人品和智慧都很信任,可以當成夥伴一起同興,這就足夠了。

蕭成煜見沈輕稚放鬆下來,便道:“如今大夏國內怨聲載道,聽聞大夏國主在宮裡獨寵一名妖妃,同她一起禍亂宮闈,甚至還聽了她的建議舉兵北齊,鬨得兩國之間戰亂頻發。”

沈輕稚微微瞇起眼睛:“妖妃?”

蕭成煜冷笑一聲:“說是妖妃,其實歸根結的,是厲銘浩早就懂了想要侵占北齊的心思,他窮兵黷武,為的就是今早攻占北齊,完成統一。”

沈輕稚心中一凜,一股寒氣從脊背躥升。

她最瞭解厲銘浩,知道他虛偽薄情,冷酷殘忍,也知道他明明不配做皇帝卻全欲滔天,自以為自己是英明國主,天下之福。

他現在同北齊下手,若是這一仗能打贏,那以後呢?

沈輕稚猛地抬起頭,睜大眼睛看向蕭成煜。

蕭成煜見她不過三言兩語就明白這危機,不由道:“輕稚,你真的很聰明,若是男兒,此刻說不得都能高中進士,為過效力。”

沈輕稚不去管他的誇讚,她隻問:“可是要打仗了?”

她的聲音裡都有著顫抖。

不僅僅因為她現在是楚人,活在大楚,她也在大楚有那麼多朋友,熟人,這一路從宮中出來,她滿眼都是百姓日出而落,日落而息的安穩生活。

她不希望,也不喜歡,有一天這一幅美景圖會崩然碎裂。

不光是大楚百姓,還有大夏和北齊,她雖生來便是高門大族的千金小姐,可父母的教導然她很明白,這天下說是皇室的,其實是百姓的。

蕭成煜這麼夙興夜寐,為的也不過就是讓百姓少遭罪,多吃飯,他自己又如何不知打仗要勞民傷財,可是這一仗怕是難了。

大夏的連翻動作,已經讓北齊亂了起來,若厲銘浩當真能打贏北齊,佔領北地,他會放過這一片沃野千裡的中原嗎?

不可能的。

他意有所指就是中原。

沈輕稚仰頭看向蕭成煜,聲音輕得幾乎聽不清:“陛下想要增兵北齊?”

蕭成煜握著欄杆的手微微一頓,這一次他是真的驚訝了。

他沒有問沈輕稚是如何猜透他的心思,思忖片刻,他才道:“若是三國鼎立,那大楚僅僅奪回幽雲三州,三國之間便會長久和平。”

“但現在,幽雲三州不僅沒有收回,大夏北齊都有動作,若厲銘浩攻打北齊是真的,大夏的國力又強於北齊,那北齊被滅國是吃早點事。”

蕭成煜對沈輕稚講述得非常清晰。

“今歲夏日,北齊乾旱,百姓本來就顆粒無收,朝廷又連翻加稅,北齊百姓已經暴動多次,厲銘浩似乎就是看準了這個時機,對北齊用兵。”

“若我們不曾兵,北齊不會被立即攻破,怕也維持不了太久,但是……”

“但這若是北齊和大夏一起做的局呢?”

沈輕稚微微蹙起眉頭,立即便明白了過來。

北齊地處北地,北是無邊無際的沙漠,不適宜耕種,北齊國中多是遊牧民族,跟著水草棲息而生。

而大夏隻能生活在狹長的走廊裡,誰不羨慕大楚肥沃的土地呢?

所以遠在邊陲的兩國到底是什麼情況,誰都不知,但蕭成煜卻知道要如何試探。

若大夏攻占是真,北齊即便不會讓大楚曾兵,也不會強硬拒絕,很有可能同大楚示好,以求得大楚不同時出兵。

若北齊同大夏是狼狽為奸,那北齊肯定直接了當拒絕,不會讓大楚士兵進入北齊。

不管怎麼樣,都要三國之間相互博弈。

難怪最近前朝都安穩不少,蕭成煜卻越發忙碌起來。

沈輕稚想了想,道:“陛下,無論如何,咱們先做準備,再行試探,大楚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眼看就要到秋收時節,今年會是一個豐年。”

“豐年,百姓手裡有糧,心裡就不慌,再說,朝廷裡還有那麼多軍功赫赫的將軍們,有他們在,大楚就不會讓人侵占。”

蕭成煜淡淡應了一聲:“是,朕也明白的。”

大夏和北齊尚且未真正開戰,大楚卻要提早做準備,他不希望大楚再被攻占一州一縣,他隻希望百姓富饒,平靜生活。

沈輕稚回握蕭成煜的手,給了他無聲的安慰。

兩個人又安靜站了一會兒,沈輕稚才覺得有些冷了,她裹緊披風,同蕭成煜道:“陛下,夜已深,該安置了。”

蕭成煜點頭,牽著她下了摘星樓。

近來蕭成煜很忙,倒是無暇嬉戲事,故而隻是安靜把她送回了芙蓉園,便獨自回了暢春芳景。

沈輕稚洗漱更衣,躺倒在床榻上,這一次即便有安神香,她也難得失眠了。

回憶洶湧而來,那些悲傷和痛苦雖然已經遠離她,但她還是思念故去的親人。

家裡的一草一木,父親母親和兄弟姐妹,那些熟悉身影漸漸淡去,時間久了,她以為自己終將忘記。

今日才發現,不過是簡單幾句話,舊日的思緒就翻湧而來。

沈輕稚翻了個身,思緒越發清明。

她現在已經是大楚人,她作為沈彩,也代替沈彩在大楚長信宮生活了四年之久,她對自己相熟的人都已經有了感情。

她不會忘記自己曾是夏人,卻也認同自己是楚人,兩國開展必不是她所見,但厲銘浩已經瘋了。

隻要他活著,整個中原大地就永無寧日。

沈輕稚垂下眼眸,終於緩緩合上眼睛。

她希望自己可以信任蕭成煜,信任他是個好皇帝,信任他可以讓百姓得到遲來的和平和富足。

她也希望自己可以親眼見到那一日。

懷著這樣的夢想,沈輕稚逐漸沉入夢鄉,夢裡,她能感受到一望無垠的海。

蔚藍的海水就在她眼前起起伏伏,波濤聲裡,她知覺安寧又平靜。

這一覺睡得很香。

待到次日清晨,沈輕稚是被窗外的鳥鳴聲吵醒的。

東安行宮裡的花草樹木很多,故而鳥兒也很多,歌宣告亮的鳥兒在窗外歌唱,顯露出好心情。

沈輕稚睜開眼睛,酣睡一夜,她隻覺得神清氣爽,通體舒暢。

她伸了個懶腰,外麵就傳來銀鈴的嗓音:“娘娘,天還未亮,娘娘可要起了?”

沈輕稚昨夜沒逛夠行宮,今日想要趁著天色晴好再去逛一逛,瞧一瞧,故而便道:“起吧。”

洗漱更衣之後,沈輕稚坐在妝鏡前,自己取了梳子梳頭。

銀鈴跟銅果笑著跟在她身邊,一邊把麵脂等擺放整齊,一邊給沈輕稚看今日要戴的發釵。

沈輕稚一麵從妝奩裡麵挑挑揀揀,一邊聽銅果講東安行宮裡麵的趣事。

銅果說著說著,突然麵色一凜,道:“娘娘,奴婢昨日倒是聽了個嚇人的傳聞。”

沈輕稚瞥了她一眼:“你仔細彆把姐妹們嚇著。”

銅果笑了笑,卻很快收起笑容,道:“娘娘,奴婢是聽東安圍場的雜役宮女說的,她們說東安行宮裡不能把燭台擺放在妝鏡前,對著燭台和妝鏡梳頭。”

聽她這麼一說,沈輕稚倒是不害怕,隻是看了一眼寢殿裡的擺設。

果然,在妝鏡對著的那一整麵牆,四周都沒放宮燈,倒是在頂部吊了一盞琉璃吊燈,夜裡能把屋中照耀得燈火通明。

沈輕稚沒發話,銀鈴倒是覺得有些害怕,她搓了搓胳膊,道:“這又是為何?”

要知道行宮裡的宮女常年在這裡守著,做著枯燥的掃洗活計,先帝二十年都沒來過東安行宮,故而這裡的宮女一點盼頭都沒有,往常都是十幾歲進了宮來,二十就放出去讓其婚配。

隻有少數無家可歸的才會留在宮裡,當上了姑姑,熬著讓宮裡給養老。

他們之間大抵太過寂寞,倒是可能傳這些鬼話的。

沈輕稚也看向銅果,銅果便賊眉鼠眼看了看四周,湊上前來,低聲道:“聽說,以前有個宮女是這麼死的。”

————

不光說行宮了,就是長信宮中這種故事也是廣為流傳。

宮裡沒什麼新鮮花樣,日複一日重複生活,故而一旦有這種傳聞,立即就能傳開。

宮女們不敢拿到明麵上說,私底下會到處傳,一個小故事不用五日,滿宮裡的小宮女都能知道。

有的同大宮女們關係好,會講一講,有的就守口如瓶,自己心裡惦記便是了。

沈輕稚人緣好,大家都同她熟絡,故而這些故事她聽得多,幾年下來聽了得有十幾個。

她本來就膽子大,再說自己都是死而複生的人,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故而從來都不怕這些故事,可她越是不怕,宮人們就越要同她說,就像現在的銅果,不說就心裡難受。

宮裡小宮女的死,大多數都是因為生病,生了病又沒有及時醫治,最後拖到無藥可救便放棄了。但還有的人,卻是因為彆的原因。

就比如那日在禦花園,沈輕稚救下來的柳素衣,若是當時她沒有伸出援手,柳素衣很可能就那麼沒了。

這種事在宮裡不算太多,但永遠不會絕跡。

沈輕稚麵色如常,隻聽銅果繼續道:“行宮這邊二十多年都未啟用過,往常都是征調附近村莊的女孩來做宮女,做到二十就放回家去各自婚配。”

“行宮的日子是枯燥,但卻安靜,而且宮裡給的月銀比許多大戶人家都多,有吃有住又離家近,故而許多小姑娘都會入宮當宮女,奉天左近的婚齡都高了不少,許多家裡有男孩兒的就等到女娃娃們放回家去再行婚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