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道慎行:係統帶我撿漏諸天 第93章 直播技巧
第二次直播前,林墨在客廳反複推演流程,核心目標隻有一個:用“自然偽裝”掩蓋係統操作,讓撿漏全程無破綻。第一次直播的意外走紅讓他意識到,粉絲的關注既是掩護也是束縛,必須摸索出一套安全的直播技巧,才能在漲粉的同時,不暴露係統和本源掠奪的真實目的。
“核心原則:隻展示‘撿漏表象’,不暴露‘能量本質’。”林墨對著鏡子梳理話術,將直播技巧拆解為三點:路線偽裝、操作隱藏、話術引導。他選擇的直播地點是城郊一處廢棄古寺遺址——這裡曾有考古隊短暫勘探,散落著不少殘碑碎瓦,不僅本源能量點密集,而且地形複雜,便於繞路和鏡頭遮擋。
開播前,他提前用25倍探測範圍鎖定了3個高濃度能量點(濃度12-25)和多個零散能量點,規劃了一條“看似隨機、實則精準”的路線:從入口處的普通瓦礫區出發,故意繞遠路經過雜草叢生的空地,再“偶然”發現殘碑區的高價值目標,全程模擬普通撿漏者的探索邏輯。
“家人們晚上好!今天帶大家探廢棄古寺,聽說這裡以前出過老碑刻,咱碰碰運氣,主打一個隨緣!”林墨扛著相機開播,鏡頭先掃過古寺的破敗山門,營造出“盲探”的真實感。直播間剛上線就湧進幾百人,大多是上次關注的粉絲,彈幕熱情高漲:
“墨哥來了!今天能撿到硬貨嗎?”
“這地方看著比上次的古村落有料!”
“求主播彆繞路,直接衝重點!”
林墨笑著回應彈幕,腳步卻按照預設路線前進,故意在入口處的普通瓦礫堆裡翻找:“撿漏哪能急?得慢慢逛,說不定寶貝就藏在不起眼的地方。”他拿起一塊不含能量的碎瓦,對著鏡頭展示:“你們看這瓦當,雖然沒花紋,但質地很老,留著做紀念也不錯。”一邊說,一邊用餘光確認第一個零散能量點的位置,卻沒有立刻拾取,而是繼續繞路前行。
“主播怎麼還不衝?急死我了!”
“哈哈哈哈墨哥這是在‘地毯式搜尋’嗎?”
“感覺主播今天要空歡喜一場。”
林墨假裝沒看到催更彈幕,故意在雜草叢生的空地裡停留,鏡頭對準幾隻飛過的麻雀:“你們看這環境,原生態沒被破壞,說不定真有好東西。”實則借著鏡頭轉向的間隙,啟用【極速奪寶】,快速拾取了藏在草叢裡的一塊能量碎瓷片,同時用【本源固化】功能將能量固化結晶,整個過程不到1秒,鏡頭切換完美掩蓋了動作。
“家人們,前麵好像有塊殘碑!”林墨突然提高聲音,鏡頭轉向不遠處的殘碑區,假裝“偶然發現”。這正是他鎖定的第一個高濃度能量點,殘碑上刻著模糊的經文,能量就藏在碑身的裂縫中。他快步走上前,鏡頭緊緊盯著殘碑,嘴裡滔滔不絕:“我的天!這是塊老碑刻,你們看這字型,像是明清時期的,雖然碎了,但太有價值了!”
彈幕瞬間沸騰:
“臥槽!今天運氣爆棚啊!”
“這碑刻看著就值錢,墨哥撿到寶了!”
“快看看有沒有落款!”
林墨故意放慢動作,先用手擦拭殘碑上的灰塵,鏡頭聚焦在碑文字型上,左手則悄悄伸向能量點所在的裂縫。“這裂縫裡好像有土,我清理一下。”他一邊說,一邊借著“清理灰塵”的動作,指尖泛起微不可察的銀光,【極速奪寶】瞬間觸發,將裂縫中的高濃度能量體拾取。
“搞定!”林墨心中暗喜,表麵上卻裝作專注清理的樣子,對著鏡頭說:“可惜裂縫太大,碑刻碎得厲害,不過能撿到這麼一塊,今天沒白來!”他將殘碑立在一旁,鏡頭給了個特寫,完全沒人注意到他左手的細微動作,係統麵板上的能量儲備已經悄悄上漲了25。
接下來,林墨用同樣的技巧處理第二個高濃度能量點。他故意在雜草中絆倒一下,相機鏡頭短暫晃動,借著“整理裝備”的名義蹲下身子,快速拾取了藏在石頭下的能量塊,同時固化結晶。起身時,他還不忘對著鏡頭自嘲:“哎呀,這路太滑了,大家撿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主播沒事吧?小心點!”
“哈哈哈哈墨哥這是‘樂極生悲’啊!”
“沒事就好,安全第一!”
粉絲們的注意力全在他的“意外”上,沒人懷疑這是故意的操作間隙。林墨繼續推進路線,遇到零散能量點時,就借著“調整相機角度”“喝水休息”的間隙快速拾取;遇到高濃度能量點時,就用“鏡頭特寫”“清理雜物”的方式遮擋動作,全程行雲流水,沒有一絲破綻。
“家人們,你們看這塊玉佩碎片!”林墨舉起一塊剛拾取的能量玉佩碎片,對著鏡頭展示。這是他鎖定的第三個高濃度能量點,濃度18,外形酷似玉佩殘片,正好符合“撿漏”人設。“雖然碎了,但質地溫潤,看著像老玉,我回去好好清理一下,說不定能看出紋路。”
彈幕再次刷屏:
“墨哥今天大豐收啊!”
“這玉佩碎片看著不一般,主播賺了!”
“求主播後續更新清理過程!”
林墨笑著答應,將玉佩碎片放進揹包,同時完成能量固化,心裡暗自慶幸:“這些技巧太管用了,既展示了‘撿漏成果’,又隱藏了真實操作,粉絲完全沒懷疑。”他知道,直播的關鍵在於“沉浸式真實感”,隻要路線、動作、話術都符合普通撿漏者的邏輯,就能完美掩蓋係統的存在。
直播接近尾聲時,林墨背著裝滿“老物件”(實則大部分已固化能量)的揹包,沿著原路返回,鏡頭掃過走過的路線:“今天收獲滿滿,撿了殘碑、玉佩碎片還有幾塊老瓦,雖然不值大錢,但過程很開心。感謝家人們的陪伴,下次帶大家去探另一個古遺址!”
關閉直播後,林墨檢視後台資料:直播時長1小時30分鐘,峰值人數2100人,新增粉絲580人,彈幕數3000
,比第一次直播熱度翻倍。他翻看著粉絲留言,全是誇讚他“真實”“運氣好”“認真”的內容,沒有一條懷疑他操作的彈幕。
“完美!”林墨鬆了口氣,係統空間裡新增的35顆本源結晶和889的能量儲備,印證了直播技巧的成功。他總結出的這套方法,核心在於“用真實邏輯包裹虛假目的”:繞路讓路線看似隨機,鏡頭轉換和動作間隙掩蓋係統操作,話術引導粉絲關注“老物件”而非“拾取過程”,三者結合,形成了無懈可擊的偽裝。
接下來的幾天,林墨又開啟了兩次直播,分彆探索了城郊的古橋遺址和廢棄窯廠,每次都用同樣的技巧:提前規劃路線、借動作間隙拾取能量、用“撿漏成果”吸引粉絲關注。直播間熱度持續上漲,粉絲數突破2000人,甚至有粉絲私信推薦“撿漏地點”,其中就包括幾處未被開發的小型古遺址,正好成為他後續探索的目標。
“直播不僅是偽裝,還成了探索線索來源!”林墨心中大喜。他沒想到,原本隻是為了掩蓋痕跡的直播,竟然帶來了意外的助力。粉絲推薦的地點大多是小眾古遺址,安保寬鬆,本源能量點密集,非常適合“外圍撿漏”。
他將粉絲推薦的地點整理成清單,用係統探測功能逐一篩選,鎖定了下一個目標——一處位於山區的廢棄古驛站,粉絲稱那裡散落著不少明清時期的驛丞用品,而且人跡罕至,適合撿漏。
林墨看著清單,心中充滿了期待。有了成熟的直播技巧、粉絲的線索助力,再加上“凡人極限
”的體質和v65係統的加持,他的探索之路越來越順暢。他知道,隻要繼續堅守“真實偽裝”的原則,就能在漲粉和本源掠奪之間找到完美平衡,在不暴露秘密的同時,穩步提升實力,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夜色漸深,林墨開始整理下一次直播的裝備,相機、揹包、話術指令碼都準備就緒。他看著係統空間裡整齊排列的本源結晶,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直播撿漏的遊戲才剛剛開始,更多的遺跡、更豐厚的能量、更龐大的粉絲群體,都在等著他去解鎖。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他精心設計的“無破綻偽裝”之上,讓他在光明正大的直播中,悄悄完成著屬於自己的本源掠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