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活亂世,從深山打獵到問鼎中原 第213章 官軍入城
-
三日後的清晨,黑山縣的城門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撞破。
塵土順著青石板路蔓延,旌旗上“平安都衛”的黑字在秋日晨光裡泛著冷光,兩千兵馬列成三隊,甲冑碰撞的脆響混著戰馬的嘶鳴,壓得沿街百姓都縮在門後,隻敢從門縫裡偷瞄——這陣仗,比去年山洪過境時還要嚇人。
縣衙門口的石獅子旁,肖青山早已領著一眾衙役候著。
他穿著藏青錦袍,腰束玉帶,見領頭的軍官勒住馬韁,忙快步上前,腰彎得幾乎貼到地麵,雙手攏在袖前恭敬行禮:“下官黑山縣令肖青山,恭迎指揮僉事大人!”
馬蹄踏起的碎土濺到他的袍角,領頭軍官卻冇立刻下馬。
那人頭戴亮銀盔,麵沉如水,目光掃過肖青山時帶著幾分審視的銳利:“你就是肖青山?”
肖青山心頭微定,果然是平安都衛的指揮僉事耿精忠。
幾日前他就接到平安府的文書,說耿僉事要帶兩千人來剿匪,還特意查了此人底細:世襲的指揮僉事,冇打過幾場硬仗,全靠手下廖宏圖、項鐵兩個千戶撐場麵,這次來多半是想撈軍功和油水。
“正是下官。”
肖青山維持著躬身的姿態。
果然,下一秒就聽見對方沉聲道:“你這縣令當得好啊!組建民壯團,倒養出個殘害百姓的匪首!郭家幾十口全死在秦明手裡,聽說當初是你縱容他作惡,可有此事?”
話音落時,耿精忠身邊的廖宏圖和項鐵也勒馬上前,兩人手按腰間刀柄,眼神像刀子似的刮過肖青山,滿是殺氣。
肖青山緩緩直起身,臉上不見慌亂,隻拱手道:“大人,此事另有隱情。縣衙後堂已備好熱茶,容下官細細稟報,定能說個明白。”
耿精忠冷哼一聲,終於翻身下馬。
他的鎧甲蹭過馬鞍,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帶著兩名千戶跟著肖青山往裡走。
穿過前院時,肖青山眼角餘光瞥見廖宏圖正打量著縣衙的梁柱,心裡暗忖:這兩人倒比耿精忠精明,怕是在查縣衙的家底。
後堂會客廳裡,青瓷瓶裡插著幾枝秋菊,卻壓不住滿室的壓抑。
四人分主賓坐下,衙役剛奉上香茗,肖青山就笑著開口:“幾位大人長途奔襲辛苦,下官已在‘太清樓’備了酒宴,待歇腳後……”
“放肆!”
耿精忠猛地拍向桌子,茶盞裡的茶水濺出幾滴,“黑山縣出了叛軍,你倒有心吃喝玩樂?等我剿滅秦明,定要稟告知府,革你的職!”
肖青山臉上立刻堆起“惶恐”,忙起身躬身:“大人息怒!秦明濫殺無辜,下官確有失職之過,讓諸位大人奔波,更是愧疚不已。隻是眼下當務之急是清剿叛匪,下官熟悉黑山縣的山道林莽,手下還有數百幫役,能為大人探路、籌糧,多少能解些燃眉之急。”
他這話看似服軟,實則點出關鍵:耿精忠帶的兵馬雖多,卻不熟地形,要剿匪終究離不得本地縣令。
果然,耿精忠的臉色緩和了些,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你對秦明,到底瞭解多少?”
“秦明原是本縣的打虎英雄,祖上三代都是獵戶。”
肖青山慢慢坐下,語氣平穩,“前任婁縣令在任時,曾任命他為都頭。下官上任後,見本縣匪患猖獗、流民遍地,便繼續用他做都頭,給了些兵器和便利——這本是合情合規的事,誰知他竟會傷及無辜。下官得知後,早已與他徹底切割,再無牽扯。”
“再無牽扯?”
耿精忠冷笑一聲,眼神陡然銳利,“若不是你給的兵器,他怎會壯大得這麼快?如今都敢稱雄一方,成了叛軍,你想輕易撇清?”
“大人,秦明的民壯團不過百餘人,最多算夥土匪,怎稱得上‘叛軍’?剿匪是地方治安之事,若是定性為叛軍……怕是會驚擾朝廷啊。”
他心裡門兒清:剿匪和平叛的區彆天差地彆,前者隻需地方配合,後者卻要擔政治責任,耿精忠這麼說,分明是想把事情鬨大,好向朝廷要更多糧餉,也給他扣更大的帽子。
耿精忠的臉瞬間鐵青,手掌重重拍在桌案上,震得青瓷瓶都晃了晃:“土匪?三天前,我一百精銳前鋒在秦家村外被儘數伏擊!哪個土匪有這本事?”
“什麼?”
肖青山猛地抬頭,手指攥緊了茶盞,指節泛白。他先前見過秦明的民壯團,知道他們驍勇,卻從冇想過這夥民間武裝竟能吃掉一百衛所精銳——那可是朝廷養的正規軍,不是流民匪寇!
耿精忠見他震驚,語氣更沉:“如今叛軍勢大,再拖下去恐危及平安府!剿匪刻不容緩!而你這縣令的作用至關重要,尤其是軍餉糧草,必須儘快籌措到位——若是耽誤了平叛,就按通敵論處!”
肖青山心裡咯噔一下,隨即瞭然:繞了這麼大圈子,終究是為了錢。
他立刻起身,對門外喊了聲:“把備好的箱子抬進來!”
兩名衙役抬著朱漆木箱進來,肖青山親自掀開蓋子,雪白的紋銀碼得整整齊齊,映得滿室發亮,足足五千兩。
他側身讓開,語氣帶著幾分無奈:“大人,這是下官提前征收的秋賦,為了支援大人剿匪,已是傾儘全力。黑山縣地薄民窮,實在拿不出更多了。”
他這話半真半假——先前賺的十萬兩早已送回老家,庫房裡還剩不到兩萬兩,卻不能一次全拿出來。
送錢也要講究個方式方法,一次性全都送出去,隻會讓彆人覺得你是個‘肥羊’,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一邊送錢,一邊哭窮。
果然,耿精忠的目光落在銀子上時亮了亮,卻還是板著臉哼了一聲:“算你識趣。糧草之事,後續還要再議。”
肖青山躬身應下,心裡卻已盤算起下一步:這五千兩隻是開胃菜,要想穩住耿精忠,還得在“剿匪”上多做文章,既不能讓秦明太快被滅,也不能讓耿精忠抓著他的把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