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古代生活日常 > 138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古代生活日常 138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
137

聽說有人想要……

聽說有人想要自家的??喜錢,
主動幫著去接了哥哥和堂哥,辛月笑著說:“正好商行才從錢莊換了許多新銅錢,回去拿銀子換一些過來,
家裡定然要開流水席,
來賀喜的??客人都發上一些,給大家都沾沾喜氣。”

聽到這宋氏問:“二弟,
家裡給那報喜的??官差多少喜錢了?”

辛長安回說:“叔爺提醒我要多給,我就包了一錠十兩??的??整銀錠。”

宋氏連連點頭,
如今她開的??兩??個鋪子加起??來每月都能收益二、三百兩??,
便是給掌櫃和辛月分完紅,
她也還剩下一、二百兩??。

這還不算何令芳在京城開人偶鋪子的??那份收益,自從有了人偶盲盒之後??,
那一間人偶鋪子每月的??收益比錦繡閣和錦衣坊加起??來還多,
何令芳每季度給錦繡閣彙一次分紅,
每回都有幾百兩??。

宋氏拿著彙票去錢莊提銀子,
才知道何小姐的??話??本??鋪子竟然也有自家女兒的??股份,話??本??鋪子給女兒彙的??分紅也不比人偶鋪子少多少,如今都不用等辛氏商行擴大規模,
辛月的??個人收入早都超已經過了全家的??收入了。

宋氏自去年買了宅子掏空的??家底,
如今竟又攢下了上千兩??。

那麼些銀子存在錢莊裡,
宋氏再也不是那為??了幾兩??銀子愁得??睡不著的??人了,於是大方的??說:“應該的??,
應該的??,
官差從京城跑來甚是辛苦,你??大哥不在家,這辦喜事、宴席就都交給你??了,待會我先??給你??拿一百兩??銀票,
你??先??支應著,若是不夠再來尋我拿。”

“儘夠的??,儘夠的??。”辛長安連連點頭,這宴席錢多有錢多的??辦法,錢少有錢少的??辦法,如今都知道辛家有錢了,大哥又考上了狀元,這宴席自然得??大方的??辦,不能讓鄉鄰們嚼自家舌根,不過自家畢竟是剛起??的??人家,也不會太奢靡浪費,正常的??魚、肉、酒水,百兩??銀子儘夠了。

果然還是那老馬和壯驢跑得??快,辛月他們到的??時候,辛盛已經在家裡幫著招呼起??客人了,家裡兩??個叔叔都沒回來,辛盛和辛硯兩??個讀書的??孫輩便幫著頂門戶,陪著來賀喜的??客人聊天。

辛慶和辛墨也沒閒著,和族裡的??親戚們借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帶著族裡年紀大些的??兄弟們又搬又擺放的??。

辛豐收坐在堂屋的??高椅上,來的??客人都要來跟他賀喜一番,然後??紛紛誇他兒子出息,孫輩也可靠,尤其??是辛盛與辛硯都穿著一身學子長袍,大家都奉承道:“老太爺,你??家後??繼有人呐!”

辛豐收做了一輩子的??農民,老了老了托兒子的??福,竟然被人喊起??老太爺來了,他雖還一口酒水都沒喝,卻滿麵的??紅光,在大家聲聲恭維之下,竟好似越來越年輕,有了返老還童之態。

宋氏抱著辛年、牽著辛月,一進門就被族人圍住了喊“狀元夫人”,辛月和辛年被大家喊“小姐、小少爺”。

辛年現在會說些話??了,也聽得??懂彆??人是在叫他,覺得??彆??人把他的??名字叫錯了,忙擺手??糾正對??方說:“年年!年年!”

大家瞧他這麼可愛,紛紛改口逗他:“年少爺!”

辛年疑惑的??撅起??嘴巴,還是覺得??不對??,但是見自家娘親和姐姐都沒吭聲,平時娘親他們會喊他年哥兒,年哥兒太複雜,辛年還喊不出來,便一直自稱年年,姐姐有時還會喊他年寶寶,於是辛年點頭應下了年少爺這個叫法。

辛年如今能走幾步路,但走多了就容易摔了,於是辛月托二叔給他做了學步車,辛長安做得??了後??不僅給縣城送了一把,在長河村的??老宅也留了一把。

見小孫子回來,辛豐收忙把學步車拿出來,把小孫子抱了進去,辛年有了學步車便撒歡的??四處走,郭玉娘追著喊他:“表弟你??慢些,小心莫要撞著。”

二叔、三叔和族人開始忙著采買食材,聯係附近的??鄉廚來辦流水宴。

辛氏的??人靠著商行分到許多銀子,有了銀子自然要購置東西,於是難免就有族人瞧見了宋氏開的??錦繡閣,本??想著照顧宋氏生意,結果錦繡閣的??掌櫃一報價,除了族長家的??夫人給自家孫女買了個人偶娃娃,彆??人都沒敢吭聲。

回來之後??族裡的??媳婦、姑娘們議論了許久,沒想到會刺繡竟然這般掙錢,這回好不容易宋氏回了村子,便有許多人尋她打聽自家閨女、兒媳能不能跟著學刺繡。

宋氏本??就想再收些徒弟,收辛氏的??族人比收外邊的??人更放心些,便答應了讓她們試試有沒有學刺繡的天份。

辛月如今也不是小孩那桌的??,族裡不少年紀輩分是她叔伯輩的??人,路過她還喊一句辛管事呢,不過他們喊他們的??,辛月還是十分尊敬的喊他們叔叔、伯伯。

也有人來打聽辛氏商行招工的??事,畢竟誰家在外村沒有幾門親戚,辛月嘴裡都回道:“叫來考試便是,有您的??關係在,隻要合格咱們必收下的??。”

聽辛月這麼說,族人便覺得??自己十分有麵子,半點沒發現那個合格纔是重點,隻要合格,便不是族人的親戚,辛月也一樣招的??。

一個冬天過去,楊家早種??上了許多的??桑樹,隻等著辛氏這一批的蠶產卵,下一批大量養殖就能給辛氏供應桑葉了。

辛氏族人原本??負責照看桑園、采摘桑葉的??也都被調去了蠶所學著養蠶,桑園則由族人們推薦來的??信任的??姻親在照看。

這次大批招工的??人手??是要填充進絲坊和染坊的??,絲坊和染坊擴大規模之後??,便不能再擠在長河村了。

綜合考慮之下,為??了近便好管理,辛氏商行在清水鎮上買下了幾塊地皮,從開春河水化??凍後??就在建房子,為??了趕工期,請足了工人,按進度這月底就差不多建好了,到時候絲坊和染坊便都要搬到鎮上去了。

絲坊和染坊需要招大量的??新人,辛月托了官牙幫著宣傳,也和辛氏的??族人說了有合適的??親友可以帶來參加考覈。

辛氏商行去年那麼小的??規模,他們每人都沒少拿銀錢,一說出去親友們自然各個樂意,甚至恨不得??全家都能被招工進去呢。

又因為??辛氏商行說了招人不限籍地,便是附近彆??的??縣城的??,隻要通過考覈,包吃包住,還能幫忙辦理長住的??路引與腰牌。

商行的??招人考覈定在了月底,到時候正好絲坊要開始織布了,帶著新人們一塊兒學,等下一批有了大量絲繭,新人們也剛好能上手??乾活了。

長河村的??流水席辦了足足七日,楊家與褚家也都派了人來道賀,宋氏也托兩??位小叔子代表自家去楊家、褚家送了賀禮。

在官差走後??的??第三日宋氏也收到了辛長平寄回來的??信,信上說他僥幸中??了狀元,一同參考的??親家中??了榜眼,兩??位摯友也都考中??了進士,他們都要在京城再待些時日,等著吏部授官,等授官之後??有返鄉假,到時候便一同結伴歸鄉。

辛長平是狀元,第一任的??官職必定是在京城,他問娘子是否願意陪他入京?若是生意難舍也沒關係,他可以自己在京城做官,朝廷也有探親假,他平日再多攢一攢假期,可定期回來陪伴家人。

他做了官之後??,兒子可以入國子監讀書,考慮到親家也要在京城為??官,不會再回鄉教書,而楊家的??書院如今隻有舉人為??師,兒子今年將??得??賜舉人出身,過三年便要入京春闈,他建議還是讓兒子去京城入國子監求學,畢竟國子監的??先??生們都是進士出身,且一心治學,各個都是當世大儒,更適合兒子求學解惑。

女兒月娘有辛氏商行的??重擔在身,自然無法甩開責任去京城,想到這,辛長平在信上寫,雖然女兒月娘成??熟早慧,可畢竟還是不足十歲的??孩子,許是娘子留在濰縣陪伴女兒更佳。

宋氏看過信,便皺起??了眉頭,她自十八歲那年嫁進來,從未與夫君長時間分離過,往年至多是夫君去府城考試分開幾日,最久的??一次便是今年這回夫君去京城春闈了。

一任官職便是三年,這三年夫妻分隔兩??地,京城一趟來回便是半月,便是朝廷有探親假,夫君也不可能常常回來,許是一年才能見得??兩??三回。

夫妻倆感情甚篤,宋氏沒了娘親之後??,與父兄也都決裂,夫君對??宋氏來說不僅是愛人更是親人,宋氏心裡自然是萬分不捨的??。

鋪子的??事倒是好說,兩??間鋪子的??掌櫃都靠譜,日常根本??不需要宋氏管什麼事,她隻是每日縫製衣裙,且徒兒崔慧娘學了近一年,差不多能出師了,以後??頂上自己的??活毫無問題,便是自己還想開鋪子做生意,手??裡有千餘兩??的??本??錢,去了京城再開一間錦繡閣也不難。

隻是夫君說得??對??,女兒實在太小,小兒子她可以隨便帶著走,可女兒她也割捨不下。

宋氏有時回想起??來前年、去年初的??日子,再看看現在過的??日子,還覺得??不真實,而仔細一想自家日子越過越好,全都是因為??女兒月娘才起??的??變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