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點燈人 第113章 壽光電廠
-
考察樁基。
北海的溫度還有三十來度。
壽光竟然下雪了。
餘磊、龔經理、鄧帆、苗苗一行五人,隨全盛總前往壽光考察壽光電廠的樁基工程。
此行是技術經驗的實地“取經”。餘磊老樣子,一個大揹包,領導們不一樣,都是行李箱跟公文包。
甚至苗苗也有樣學樣,大行李箱。餘磊這行頭一看就是學生時代的產物,“這是出差?”苗苗看著他。
“很奇怪麼。”餘磊出差一直都這樣。
“你這是旅遊吧?”
“還是自由行。”鄧帆笑了,這意思就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反正,商務車接送,扔到商務車後備箱,誰看這玩意。
“這個一看就不正規。”
“出差背個包,還講究上了?”
餘磊質問苗苗。
“單純。”鄧帆再看公司報紙,機關單位開會,出差的都有講究的。
桌子怎麼擺放。
茶杯怎麼擺放。
人員怎麼出來,穿搭啥的。
“你這一身花褲衩,是三亞度假呢?”
“冇錢,公司不發。”餘磊抱怨,自己就湊過著亂穿的,這件事很顯然餘磊錯了,全盛總旁敲側擊,說年輕人還是缺乏曆練,以後要多出去參加,大型的會議。
隻有去多了,才能懂。
纔會學。
一行人從北海福成機場出發,搭乘航班飛往青島流亭機場。
航班準點落地,天空湛藍,海風拂麵,看著天氣還行。
結果,一下飛機。
哆嗦。
餘磊凍的人瑟瑟發抖,從三十多度,變成了八度,他趕緊跑到廁所換了一身羽絨服,還是大紅色的。
學校時代買的“波登斯”,雜牌,虎撲上買的spy品牌,但是一般人以為是“波司登”的。
大傢夥都跑去,廁所換衣服,“變身”了,這對於常年東北,海南,北海來回飛的人,早就習以為常了。
從機場出來,商務車早已在機場出口等候,集團公司商務車都是統一的,感覺都是豐田,或者彆克的牌子。
舒適感還是不錯的。
七人商務車,車上,座位是有講究的。
龔經理坐在副駕。
全盛總後排靠左,鄧帆靠右。
兩個小青年最後排。
餘磊坐在坐後麵,屁股顛來顛去的,景色在窗外飛馳,心情不賴,畢竟山東第一次來。
聽說山東女孩平均身高169,男的他不關心。
龔經理坐在副駕駛位置上,一會嚴肅,一會嬉皮笑臉的開玩笑。
他時不時翻看手機,偶爾發幾句“工作指示”給北海留守的同事,要是全盛總不在,那龔經理可是千人千麵嘍。
龔經理坐在前排,活躍的很,一會導航,一會指路的,一會又回憶,他當麵來山東,怎麼怎麼滴的。
他是遼寧人,親戚很多都是山東的,誰誰考上公務員了,誰誰怎麼怎麼滴。
司機既然能開到機場來,能不是認識路?就算冇有導航,人家也是指哪打哪,精準的很。
龔經理這麼做就是告訴全盛總,工程部冇我不行,我能乾,這次成經理安排去北京出差了。
如果冇有全盛總欣賞他,下一次中層競聘,他的工程部經理能不能保住,都是問題了。
機場到壽光電廠,真的不近,駕車高速開了將近兩個小時。
商務車駛入壽光市區,天色漸暗。壽光電廠位於羊口鎮,地處偏僻,海邊灘塗,鹽堿地。
但廠區乾淨整潔,光禿禿的,冇樹,燈火通明。基建辦公室,宿舍樓是建好的,全體人員都在廠裡上班。
去了四個電廠,北京熱電,九江,寧海,壽光,就北海這個奇葩廠,大部分人市區上班,丟十來個人在鐵山港。
跟乞丐一樣。
兩線辦公,都是人物。
車剛一停穩,門口已有人等候,壽光電廠的副總圖平親自迎接,正是全盛總的師弟,東北電力大學畢業,熱動校友。
“師兄,歡迎歡迎!”圖平熱情地迎上前來,握手寒暄。
“師弟,辛苦你了。”全盛總笑著迴應。
兩人寒暄一番後,介紹彼此團隊成員。
圖平副總也帶了幾名項目部同事,與北海團隊一一握手。
餘磊注意到,副總的團隊中,有不少人也來自東北電力大學,鄧帆、苗苗這些地方院校的就很尷尬。
這幾乎成了校友“慶功酒”。
“請!”圖平豪爽地說,“你們遠道而來,必須好好招待。嚐嚐我們壽光的特色。”
壽光特色不就是蔬菜?
餘磊就隻曉得這些。
於是,一行人被安排到廠區接待中心,其實,就是一樓大餐廳旁邊的小隔間。
集團公司的電廠幾乎都是按照這個標準建設的,新廠出了
一頓豐盛的晚宴。
飯桌上,都是山東、東北的。
這酒都是成箱成箱的,太恐怖了。
桌上都是小菜。
“上熱的。”圖平旁邊的中年人大喊一聲,服務員上菜了。這中年人,八成是工程部經理,跟龔經理平級,兩個人也是挨著坐的。
羊口特色。
羊口蝦醬,舌尖上的中國,上央視的,以萊州灣野生蜢子蝦發酵製成,醬質細膩鮮香,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a。
羊口鹹蟹子。
以傳統醃製工藝保留海蟹原味,鹹鮮適口。
“嚐嚐。”這菜圖平夾給全盛總和龔經理,其他人自便。
其他菜,炒扒穀,杠子頭火燒,虎頭雞,螞蚱醬,壽光縊蟶。
“這個是?”
“泥龍。”
“龍?”
巨澱湖泥鰍,淡水湖特產,肉質細嫩,食療價值豐富,能夠“壯陽”。
這話洪亮的,端湯的服務員都笑了,“老河口白蛤”,貝殼類海鮮,畢竟壽光靠海,但是海域很小,連個碼頭都冇得。
龔經理作為老校友,自然是酒桌上的“主力”,你不能讓副總親自上啊,該擋酒就擋酒。
所以說,這領導除了精力充沛,酒量必須得好,不好就得練。
餘磊酒量不行,喝酒就臉紅,天生不是當領導的料,很多領導,年紀大了,快退休了就是糖尿病,都是喝酒喝出來的。
中風,風濕,糖尿病,各種三高,血脂高啥的。
幾杯下肚後,話也多了起來?校友一講當年學校裡的趣事,再聊聊同學,老師啥的,天然的親近了。
鄧帆和苗苗坐在一旁,顯得有些侷促,畢竟他們不屬於電力院校的圈子,插話都很生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