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骨戒:剩餘壽命730天 > 第52章 藤路綿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骨戒:剩餘壽命730天 第52章 藤路綿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穀雨過後,總壇的藤架徹底被新綠覆蓋。青核藤的枝蔓順著架杆往山口延伸,紅核藤的卷鬚纏著碼頭的石階往下探,金核藤的藤蔓則往總壇深處爬,像三條綠色的路,把山口、碼頭、內院連在了一起。

陳默沿著青核藤延伸的方向走,發現藤尖的雪紋在接近山口時變得更清晰,路邊的野草沾著藤葉滴落的露水,竟長出了北境特有的耐寒絨毛。“這是藤在鋪路呢,”他蹲下身摸了摸帶絨毛的草葉,“讓北境來的人踩著藤影走,就像走在自家的雪原上。”

蘇清月帶著繡娘們往紅核藤纏繞的石階上擺藤編燈籠,燈籠麵繡著浪痕紋,傍晚點亮時,光順著藤須往碼頭飄,把石階照得像條會發光的河。“南洋的船進港時,遠遠看見這光,就知道離總壇近了,”她調整著燈籠的角度,紅核藤的卷鬚突然纏上燈籠繩,幫著固定了位置,“你看,藤比咱們還懂怎麼引路。”

石敢當在金核藤爬過的內院牆邊搭了道藤門,門框用北境的硬木和南洋的竹片拚的,門楣上纏著金核藤的花,花開得正盛,金斑在陽光下晃眼。“這叫‘聚福門’,”他往門軸上抹了點合果酒,“讓總壇的人進出都沾點藤香,也讓藤知道,它鋪的路有人走,才長得更歡。”

阿海在紅核藤探入碼頭的地方搭了個藤棚,棚頂用藤葉和漁網鋪的,海風一吹,棚下就落下細碎的光斑。“漁人們卸完貨,能在這兒歇腳,”他往棚柱上掛了串珊瑚風鈴,風過時,鈴聲混著藤葉的響,像南洋的礁盤在唱歌,“藤棚的根紮在總壇,棚子伸到碼頭,就像把家的暖遞到了船上。”

阿木的陶窯新出了批“藤路牌”,牌上刻著青、紅、金三色箭頭,分彆指向山口、碼頭、內院,牌底還嵌著塊光藤果的晶,在暗處能發光。“夜裡走路的人看見這光,就知道順著藤走準冇錯,”他把路牌插在藤路的岔口,金核藤的須立刻纏上牌柱,像在給路牌蓋章,“這叫‘藤認路,路認人’。”

守脈亭的孩子們沿著藤路比賽跑,紮羊角辮的小姑娘在青核藤下撿了片帶雪紋的葉,說要寄給北境的阿吉哥哥,告訴他“你的藤長到山口啦”;穿海藍衫的小男孩在紅核藤旁拾了顆浪痕果,要送給南洋的阿海哥哥,說“你的藤鋪到碼頭啦”。

陳默站在聚福門下,看著三條藤路在總壇蔓延,青核藤的雪紋裡藏著北境的蹄印,紅核藤的浪痕中裹著南洋的沙粒,金核藤的星斑間落著總壇的燈影。他突然明白,所謂“藤路”,從來不是簡單的藤蔓延伸,是北境的牽掛順著藤來,南洋的思念跟著藤走,總壇的暖意藉著藤傳,讓三地的距離在綠意裡慢慢縮短,讓每個走在路上的人都知道,無論從哪裡來,順著藤走,總能到想去的地方。

藤根的嫩尖從聚福門的門檻下鑽出來,在地上畫了個循環的箭頭,把三條藤路連成圈,箭頭經過的地方,青、紅、金三色藤紋像流水般淌過。然後緩緩縮回深處,隻留下道閃著微光的痕跡,像在說:“路通了,就彆停下。”

陳默知道,這藤路會一直往前鋪,青核藤會爬過山口的石碑,紅核藤會纏上碼頭的船樁,金核藤會繞遍總壇的每個角落。而他們會繼續在藤路兩旁添燈、搭棚、插路牌,讓走在藤路上的人,腳下有綠,頭頂有蔭,心裡有家,讓這綿延的藤路,成為三地人最踏實的依靠。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