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獨行俠 第10章 我不是韭菜,我是韭菜盒子
-
時間是最好的釀酒師,能把劇烈的情緒發酵成平靜的感悟,也能把尖銳的疼痛沉澱為深刻的教訓。
自從那根單日暴跌92的大陰線之後,市場彷彿耗儘了所有的戾氣,進入了一種乏味的、令人昏昏欲睡的陰跌模式。“科創電子”的股價像一隻受傷的蝸牛,在17元到18元之間極其狹窄的通道裡緩慢爬行,偶爾探一下168元,又很快縮回去。
波動小得讓人失去交易的**。
鷹覽的生活,卻因此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規律和……平靜。
他不再每天開盤就守在電腦前,也不再因為盤中偶爾的脈衝式拉昇而心跳加速。他甚至設置了一個股價預警:低於165元或高於19元才提醒。其餘時間,那綠色的k線圖愛怎麼畫就怎麼畫,與他無關。
他的精力,真正從“看盤”轉移到了“覆盤”和“學習”上。
那個皺巴巴的筆記本,已經寫記了大半。裡麵不再是最初那種頓悟式的碎片化感悟,而是逐漸有了l係化的痕跡:
“三維倉位管理細則(v10版)”
“安全倉標的篩選
checklist(初稿)”
“交易倉‘撩騷’操作紀律七條”
“現金倉守護誓言”
“資訊噪音過濾指南”
……
雖然很多東西還很粗糙,甚至幼稚,但這是他用自已的真金白銀和情緒波動換來的“實戰手冊”,價值千金。
週五下午,陽光透過窗戶,在書桌上投下溫暖的光斑。鷹覽合上一本關於財務報表分析的基礎書籍,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
他習慣性地打開證券app,不是看盈虧,而是看一眼那條自動推送的股息入賬資訊——這是他近期最大的樂趣來源。
“科創電子”又發股息了。這次是602元。比上次多了幾毛錢。
看著這條簡訊,鷹覽忽然笑了。
他想起一個多月前,自已坐在交易大廳裡,對著綠油油的螢幕,心如死灰地吞嚥著泡麪。那時,虧損是一個龐大而模糊的恐怖巨獸,吞噬著他的信心和睡眠。
而現在,虧損的數字依然客觀存在,甚至比那時還要大一些。但他卻能對著一條6塊錢的股息簡訊,發自內心地感到愉悅。
這種轉變,微妙而深刻。
他不再是那個被價格波動牽著鼻子走的、哀嚎著的韭菜了。
他變成了什麼?
他拿起筆記本,翻看著這一個月來的心路曆程:從絕望悟道,到三維分割,到一念專注,再到資訊降噪、內功初成、底倉建立、倉控演練……
他感覺自已就像……就像……
“韭菜盒子!”這個詞毫無征兆地蹦進他的腦海。
對!就是韭菜盒子!
外麵的皮,或許還是綠的(賬戶浮虧),看起來和普通韭菜冇啥兩樣。
但裡麵,已經包裹了實實在在的、經過思考和架構的“內容”(三維l係)!被生活的煎鍋(市場毒打)兩麵烙得金黃酥脆,有了自已的形狀和筋骨!
韭菜,是散的,是軟的,是任人收割的。
韭菜盒子,是成型的,是硬的,是能端上檯麵、管飽抗餓的!
“我不是韭菜了,”鷹覽對著窗外的陽光,鄭重地宣佈,“我是韭菜盒子!”
雖然本質還有韭菜成分,但已然脫胎換骨,完成了從“散戶”到“散仙”的初步進化!
這第一卷的經曆,就是那口把他烙成型的煎鍋。
他悟到了“道”:投資的核心是管理風險和自我,而非預測市場。
他建立了“術”:三維倉位提供了架構,一念專注提供了核心。
他初窺了“功”:知行內功開始運轉,能一定程度上駕馭情緒,抵禦噪音。
最重要的是,他獲得了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的東西——平靜。
這種平靜,並非來自盈利,而是來自於“無論漲跌,我自有應對之策”的掌控感。來自於“我知道我最壞會虧多少”的底線思維。來自於“我有現金倉保底,有安全倉紮根,有交易倉玩耍”的從容佈局。
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這個“韭菜盒子”的餡兒還不夠飽記(認知不足),皮還不夠酥脆(經驗不夠),火侯還差得遠(l係需完善)。
暴跌的考驗遠未結束,暴漲的誘惑還未經曆。他的l係還需要在更殘酷的市場環境中去檢驗和打磨。
但,方向已然明確,道路已然鋪開。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第一卷的最後一頁,寫下了總結:
“第一卷總結:從散戶到散仙——韭菜盒子的誕生。”
“核心收穫:
1
心態皈依:從預測市場到管理自我。
2
l係奠基:三維倉位
一念專注。
3
內功初成:知行合一,抵禦噪音。
4
目標重塑:從賺差價到享成長
股息。”
“未來之路:夯實基礎,深化認知,等待風來。”
合上筆記本,鷹覽感覺內心充實而平靜。
他決定今晚不吃泡麪,也不吃黃燜雞,更不吃蘭州拉麪。
他決定,下樓去買兩個剛出鍋的、熱氣騰騰的韭菜盒子。
他要嚐嚐,自已這個“韭菜盒子”,和真實的韭菜盒子,到底哪個更香。
他知道,第一卷的故事,結束了。
但“股市獨行俠”的修行,纔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