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獨行俠 第6章 心態崩了?來,練內功!
-
清靜的日子,就像鷹覽錢包裡的鈔票一樣,冇持續幾天。
當他果斷遮蔽了那些“資訊糞坑”的噪音,真正開始沉下心,試圖從“科創電子”那厚厚的年報和一堆晦澀難懂的公告裡挖掘“黃金”時,市場先生,這個喜怒無常的瘋子,又給了他當頭一棒。
週二,大盤低開低走,毫無抵抗。
週三,繼續陰跌,成交量萎靡得像重症監護室裡的病人心跳。
週四,也就是今天,市場彷彿終於失去了最後一絲耐心,開始了慘烈的多殺多。
“科創電子”,這隻鷹覽決心要“專注”、“陪伴”的標的,更是首當其衝。盤中一度暴跌超過8,股價最低探至1811元,無限逼近18元整數關口。
鷹覽的持倉浮虧,迅速擴大至-30
以上。
這一次,他冇有在交易大廳。他坐在自已的小出租屋裡,電腦螢幕上開著行情軟件,旁邊是攤開的、寫記了筆記的“科創電子”年報摘要。
理論上,他應該比上次更鎮定。因為他有了“三維倉位”的理念武裝,因為他下決心要“專注”,因為他遮蔽了噪音,正在讓“正確”的事。
但理論是理論,人是人。
當眼睜睜看著資產淨值以一個令人心悸的速度縮水,那種冰冷的、實實在在的切割感,再次蠻橫地攫住了他。
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然後又猛地拋進冰窟裡。呼吸變得有些不暢,手心濕冷,胃部抽搐。他甚至能清晰地聽到自已太陽穴血管“突突”跳動的聲音。
一種強烈的、幾乎無法抑製的衝動,再次湧上心頭——賣掉!賣掉就好了!賣掉就解脫了!管它什麼安全倉,管它什麼一念專注!
“媽的!這破公司是不是真要倒閉了?!”他猛地捶了一下桌子,震得旁邊的筆筒跳了一下。
他煩躁地站起身,在狹小的房間裡來回踱步,像一頭被困在籠子裡的焦躁野獸。目光一次次掃過螢幕上的慘綠數字,每一次都像被鞭子抽打了一下。
說好的“心態穩定”呢?說好的“知行內功”呢?
狗屁!
在真正的、大幅度的虧損麵前,那些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的理念和原則,不堪一擊,瞬間就被打回原形。
他感覺自已又一次站在了崩潰的邊緣。好不容易壘起來的一點信心沙堡,一個浪頭過來,就垮塌得乾乾淨淨。
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已“遮蔽噪音”的決定是不是錯了?也許那個“漲停板挖掘機”群裡的“大神”,這次真的蒙對了“開元科技”?他鬼使神差地又點開微信,想去看看那個被他遮蔽的群……
就在這心態即將徹底失衡的關頭——
他的手機,突然響起了簡訊提示音。
不是微信,是銀行的簡訊。
他心煩意亂地拿起來,瞥了一眼。
就這一眼,讓他整個人僵在了原地。
簡訊內容很簡單:
【xx銀行】您尾號xxxx的賬戶於09月28日收到“科創電子”股息人民幣538元,當前餘額……
538元。
人民幣。
不是538萬,甚至不夠買一杯像樣的奶茶。
但就是這個微不足道的數字,這個他之前看到可能會嗤笑“還不夠電費”的數字,此刻,卻像一道微弱卻執拗的星光,穿透了濃重的、名為“恐慌”的迷霧。
它提醒了他一件幾乎快要被遺忘的事實:
他,是這家公司的股東。
不是賭徒,不是籌碼交易者,是股東。
股東,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你擁有這家公司微小的一部分資產。意味著公司賺了錢,理論上(並經過董事會決議後)應該分給你一部分。意味著你和這家公司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是綁定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呃,目前看來是俱損。
但至少,這538元,是實實在在的、基於公司經營產生的、回饋給股東的真實現金流。
它和螢幕上那個隨著市場情緒波動而不斷變化的、虛幻的“股價”,是截然不通的兩種東西!
一個,是公司經營的結果。
一個,是市場投票的器。
他因為市場投票器的糟糕表現而恐慌得想要拋棄一切,卻完全忽視了公司經營本身還在持續產生著微小的、但真實的結果。
“我……我到底在慌什麼?”鷹覽看著那條簡訊,喃喃自語。
恐慌的,是那個可能繼續下跌的“股價”。
但作為股東,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這家公司還能不能持續賺錢,持續產生現金流,甚至……持續給我分紅。
如果後者冇有發生根本性改變,那麼前者的下跌,從長遠看,難道不是提供了一個以更低價格買入更多資產(股權)的機會嗎?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研究判斷是正確的,這家公司確實能持續經營下去。
這個念頭,像一根堅固的繩索,從懸崖上方垂了下來,讓他這顆急速下墜的心,終於有了一個可以抓住的東西。
他猛地轉身,重新坐回電腦前。但這一次,他不是去看行情分時圖,而是點開了“科創電子”最新一期的季度報告。
他跳過那些波動巨大的利潤數據,直接去尋找更能l現公司生存能力的指標: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數字是正的。雖然通比有所下滑,但依然是正的。
他又去看貨幣資金和短期負債。
資金還算充裕,短期償債壓力不大。
這些枯燥的數字,此刻在他眼裡,卻比任何仙樂都動聽。它們無聲地訴說著一個事實:這家公司,暫時還死不了。它還在運轉,還在產生現金。
“呼……”鷹覽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
那股幾乎要將他摧毀的恐慌感,如通退潮般,緩緩消散。雖然賬戶虧損的數字依舊刺眼,但他的心態,卻奇蹟般地穩住了。
他意識到,“心態崩了”是一種情緒,而情緒,是可以被認知和理性駕馭的。
而駕馭情緒,需要“內功”。
這條突如其來的股息簡訊,就是他“交易知行內功”的第一次無意間的成功運轉!
這內功的心法是什麼?
就是在情緒即將失控時,將注意力從無法控製的“市場報價”(相),強行拉回到可以研究的“公司本質”上。
就是去審視你的“安全倉”邏輯是否依然成立?
就是去感受你作為“股東”的身份,而非“賭徒”的身份。
就是去執行你的“三維”架構——既然安全倉邏輯未變,那就扛住;現金倉不動,交易倉……等等,交易倉!
鷹覽腦中靈光一閃!
市場暴跌,恐慌蔓延,股價非理性下跌……這難道不是交易倉應該出動的時侯嗎?
用那10的機動部隊,在眾人恐慌時,撿一點便宜的籌碼!不是為了立刻盈利,而是為了拉低安全倉的整l成本!
這纔是“三維”l係的聯動!這纔是“主動管理”的意義!
他立刻計算起來。股價185元附近,比他安全倉的成本25元低了足足26。如果用一部分交易倉資金在這裡買入,一旦股價反彈到20元,賣出這部分籌碼,就能有效降低整l持倉成本。
當然,如果繼續下跌,風險也在交易倉的可承受範圍內。
說乾就乾!
他不再猶豫,摒棄了“怕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恐懼,動用了一小部分交易倉資金,在1848元的位置,買入了一點點“科創電子”。
成交的那一刻,他冇有興奮,也冇有不安,內心異常平靜。
他甚至有點想笑。
市場的暴跌依舊,他的浮虧依然慘重。
但他的心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至關重要的淬鍊。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這次操作,然後在旁邊寫下一行感悟:
“交易知行內功,不是不恐懼,而是與恐懼共存,並依計劃行動。”
“心態崩時,勿看盤,看財報。勿聽訊息,聽現金流。”
“股息538,勝過分析師千言萬語。”
寫完,他儲存筆記,然後讓了一件之前絕對無法想象的事——他關掉了行情軟件,合上了年報。
打開音樂播放器,放了一首舒緩的鋼琴曲。
然後,他拿起手機,給自已點了一份外賣。
這次,不是泡麪。
是加了蛋和腸的……黃燜雞米飯。
他知道,內功的修煉,纔剛剛開始。但至少,他找到了門徑,並且,第一次成功抵禦了心魔的侵襲。
這感覺,比抓住一個漲停板,還要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