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王蘿莉:開局萬族俯首稱女皇! 第264章 萬森之源與療愈低語
踏入“萬森之源”的瞬間,那股無處不在的、溫和卻磅礴的生命秩序能量,如同最細膩的春雨,滲透進每一個抵達者的存在本質。對於曆經戰火、身心俱疲的精靈們和曦而言,這裡無疑是天堂。他們幾乎本能地放鬆下來,貪婪地吸收著這滋養靈魂的能量,身上的創傷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癒合,黯淡的靈光重新變得璀璨。
就連那些新生的【生機骸骨】,其魂火中的生命靈光也在這環境的浸潤下茁壯成長,與骸骨本身融合得更加完美,行動間少了幾分亡靈的僵硬,多了一絲自然的流暢。
然而,對於白瑜和那些核心的、未曾改造的純粹亡靈單位,感受則複雜得多。
那生命能量是如此純粹而強大,它並無惡意,甚至帶著治癒的意願,但其本質與亡靈力量中固有的“死寂”與“終結”特性,存在著根本性的排斥。低階的亡靈單位感到一種本能的不適與削弱,如同冰塊置於暖陽之下,雖未融化,卻時刻感知著環境的“侵蝕”。它們沉默地集結在白瑜身後,魂火警惕地搖曳,與周圍生機勃勃的環境格格不入。
白瑜自身的感覺最為微妙。她的三相歸源之力已然超越了簡單的生死對立,生命能量並未直接排斥她,反而試圖與她體內的邏輯聖火以及那絲星火種子的力量產生共鳴。但那份屬於亡靈的、承載終結與寂靜的本源,卻在這種環境下顯得格外“突兀”和“孤獨”,如同墨滴落入清池,雖未被立即淨化,卻清晰地標識著她的“異質性”。
那道恢弘溫和的意念再次響起,帶著瞭然與包容:
“無需抗拒,亦無需擔憂。生命的形式萬萬千千,死亡的寂靜亦是宇宙迴圈不可或缺的一環。於萬森之源,一切有序之‘存在’,皆受庇佑。”
“汝等身軀與靈魂的創傷,需時間撫平。暫且安歇,感受生命之流的韻律。”
隨著話語,下方光海中升騰起的翠綠光點更加密集,它們如同擁有意識般,環繞著所有抵達者,尤其是那些受損最嚴重的單位,進行著更加精細的滋養與修複。精靈們甚至開始自發地與這些光點嬉戲、共鳴,他們的靈能在這互動中飛速成長。
白瑜沒有放鬆警惕,但她也確實需要時間來恢複和評估現狀。她命令所有單位在指定區域駐紮,保持基礎警戒,同時放開身心,有限度地接受這股生命能量的滋養——主要是修複因強行開啟星門和持續戰鬥造成的損傷,尤其是對三相歸源狀態的穩固。
她自身則懸浮在半空,邏輯聖火全開,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器,分析著這片“萬森之源”。
這裡似乎是一個獨立的、由純粹生命秩序規則構築的亞空間或者說維度夾縫。其能量來源深邃而古老,彷彿直接連結著宇宙生命概唸的源頭。那些巨大的發光樹木、漂浮的水母狀生物,並非傳統意義的生命體,更像是生命規則本身的具象化投影。這裡沒有弱肉強食,隻有和諧共融與能量的自然流轉。
確實是一片理想的休養生息之地。但白瑜敏銳地察覺到,這片空間的規則極其“堅固”且“排外”。任何試圖破壞其和諧、引入混亂與毀滅的行為,恐怕都會遭到整個空間規則的無情壓製。這對於她們這些“外來者”,尤其是身負亡靈之力的存在而言,既是一種保護,也是一道無形的枷鎖。
“生命序列議會……”白瑜默唸著這個名號。能夠創造並維持如此龐大的秩序領域,這個文明的實力深不可測。阿格尼婭的指引確實為她們找到了一座強大的靠山,但與這等高等文明打交道,必須更加謹慎。
就在這時,一道相對纖細、卻更加親切熟悉的意念傳來,是阿格尼婭:
“偉大的白瑜!感知到您已安全抵達,吾心甚慰!萬森之源是議會最重要的聖地之一,其‘根源母樹’的意誌會庇護你們。請安心休養,待您恢複,議會的長老們期望與您會麵。”
白瑜回應了感謝,並詢問了關於理性文明背叛後可能的影響,以及虛無暗潮的動向。
阿格尼婭的意念帶著一絲凝重:“理性的背叛在預料之中,它們對‘混沌’與‘未知’的恐懼根植於其文明底層邏輯。此次它們損失一艘裁決者,短期內應會重新評估,但絕不會放棄。至於虛無暗潮……萬森之源的坐標受到最高階彆保護,它們難以直接定位。但‘寂靜之耳’的滲透防不勝防,仍需保持警惕。議會已加強周邊星域的監控。”
交流結束,白瑜陷入沉思。暫時的安全帶來了喘息之機,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何在這片生命聖地中長期存續而不被同化?如何與生命序列議會建立平等互利的關係?以及,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是永遠寄人籬下,還是以此為跳板,積蓄力量,完成“方舟”,繼續那未儘的航程?
她的目光掃過下方正在接受療愈的子民,掃過那些與生命光點嬉戲的精靈,最終落在那枚在她意識深處、與萬森之源能量隱隱共鳴的星火種子上。
答案,或許就藏在與這片土地,以及與那尚未露麵的“生命序列議會”的深入接觸之中。
靜滯的暴君,於生命的源泉中暫歇。
她的力量在恢複,她的意誌在沉澱。
在這片翡翠色的夢境裡,舊的傷痕正在癒合,而新的故事,也即將鋪開畫卷。
流亡並非終點,而是另一段征途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