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 第146章 新來的天才
週一清晨,顧氏集團總部大樓如同蘇醒的巨獸,在晨曦中反射著冷硬的光澤。電梯間裡人流穿梭,西裝革履的精英們臉上帶著一週伊始的專注與緊迫感,空氣中彌漫著咖啡因與abition混合的氣息。
位於大廈二十層的技術部,更是將這種高效、前沿的氛圍發揮到極致。開放式辦公區內,顯示屏上程式碼飛速滾動,鍵盤敲擊聲如同密集的雨點,偶爾夾雜著程式設計師們針對某個技術難點簡短的交流聲。這裡是一切商業藍圖得以實現的底層架構所在,是顧氏帝國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引擎之一。
最近,技術部最熱門的話題,便是新來的那位海歸博士——陸星辰。
二十八歲,麻省理工計算機博士畢業,主攻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方向,頂著耀眼學曆光環,卻毫無某些天才慣有的孤僻或傲慢。他笑容乾淨爽朗,像浸過陽光,身形挺拔,穿著簡約得體的休閒西裝,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自信從容、易於接近的魅力。入職不到兩周,便以獨特的思路和紮實的技術功底,接連解決了兩個困擾團隊數月之久的遺留技術難題,瞬間贏得了整個技術部的認可與欣賞。
今天,是技術部一個重要專案階段的彙報日。最大的會議室裡,橢圓形的長桌旁坐滿了技術骨乾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氣氛嚴肅,投影儀發出低沉的執行聲。
然而,一個意外的小插曲,為這場本該純粹的技術會議,注入了一絲微妙的變數。顧晏舟的首席行政助理周特助因突發急性腸胃炎無法到場,而這次彙報中有部分內容需要與總裁辦日程進行緊密對接。於是,作為顧晏舟身邊最“清閒”且足夠信任的人,蘇晚臨時被指派來旁聽記錄,負責將技術部的需求與進度準確帶回。
蘇晚坐在靠窗的位置,穿著一條米白色的通勤連衣裙,外搭淺灰色小西裝外套,長發挽起,露出光潔的脖頸,妝容淡雅,姿態安靜。她麵前攤開著筆記本和錄音筆,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這是她第一次以“工作身份”出現在顧晏舟以外的公司場合,心中不免有些許緊張,但更多的是努力履行好職責的認真。
彙報按流程進行,各個模組負責人依次上台。當輪到核心演算法部分時,陸星辰步履從容地走到了投影幕布前。
“各位同事,大家好,接下來由我為大家彙報‘靈犀’專案核心演算法的優化進展。”他開口,聲音清朗,帶著恰到好處的自信。他操作電腦,調出複雜的演算法流程圖和程式碼界麵,開始講解。
他的邏輯極其清晰,語言精準,將深奧的技術原理闡述得深入淺出。講到關鍵處,他會用鐳射筆在投影上圈點,眼神明亮,手勢有力,整個人彷彿在發光。不僅技術紮實,表達能力也出眾,顯然做過充分準備。與會眾人,包括幾位資深的技術專家,都不時點頭表示讚同。
顧晏舟坐在主位,麵無表情地聽著,指尖無意識地在光滑的會議桌麵上輕輕點動,目光偶爾掃過投影,更多時候是垂眸看著麵前的專案簡報,看不出喜怒。唯有在陸星辰某個特彆精妙的解決方案提出時,他幾不可查地微微頷首,那是專業人士對另一種專業能力的認可。
彙報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陸星辰微笑著應對著幾位上前交流的同事,態度謙和。
然而,當他目光掠過會議室,注意到安靜地坐在窗邊、正在整理筆記的蘇晚時,他眼中閃過一絲明顯的訝異,隨即,那陽光般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幾分。他婉拒了其他人的繼續討論,徑直朝著蘇晚的方向走了過來。
“蘇助理,”他在蘇晚桌前站定,微微俯身,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熱情與尊重,“沒想到您也來參加我們的技術會議。剛才我提到的那個用於資料清析的聚類演算法,不知道您有沒有什麼初步的印象或建議?”
他的眼神清澈明亮,帶著求知和交流的真誠,毫不掩飾對獲得反饋的興趣。隨即,他像是想起什麼,從西裝內袋中取出一個精緻的金屬名片夾,動作流暢地抽出一張名片,雙手遞到蘇晚麵前。
“我是陸星辰,剛剛加入技術部。”他笑容爽朗,“希望以後在工作上,能有機會多向您請教、交流。”
名片設計簡約,質地優良,上麵清晰地印著他的姓名、職位——高階演算法工程師、博士,以及聯係方式。
一切看起來,都像是一位積極進取、善於抓住機會的年輕精英,在麵對總裁辦工作人員時,最正常不過的職業性示好與溝通。
蘇晚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筆,禮貌地雙手接過名片,也露出了一個職業化的微笑:“陸博士客氣了,我對技術瞭解不深,隻是負責記錄和傳達。您的彙報非常精彩。”
她將名片妥善地收進自己的筆記本夾層。
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會議室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錯的光影。
現代都市的職場背景下,一場始於工作交流的邂逅,看似尋常,卻已在無聲處,埋下了微妙張力最初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