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 第200章 依賴的養成
時間悄然流逝,如同蘇晚每日耐心熬煮的湯羹,在文火慢燉中,將藥性融入湯水,也將一種名為“習慣”與“依賴”的情感,細細地熬進了顧晏舟的生活裡。
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最直觀的體現,是顧晏舟的氣色。他臉上那種因長期勞累和飲食不規律而殘留的、不易察覺的疲憊感與隱隱的青白,漸漸被一層健康的、沉穩的光澤所取代。連周靖都偶爾會在彙報工作時,不經意地提一句:“先生,您最近精神看起來很好。”
顧晏舟自己感受則更為深刻。那困擾他多年的、彷彿已成為身體一部分的胃部隱痛,發作的頻率顯著降低,程度也大大減輕。以往在壓力巨大或者連續應酬後必然會出現的不適,現在似乎也變得“溫順”了許多。睡眠質量提升,清晨醒來時,不再有那種揮之不去的倦怠感。
他知道,這一切的改變,源頭在哪裡。
那個總是安靜待在他身邊,用一雙清澈眼眸默默關注著他,將關懷化於無形的女人。
他開始真正習慣並依賴於蘇晚為他構建的這套“健康體係”。
早餐時,那碗溫度適中、軟糯養胃的粥品成了他開啟一天的必要儀式。他甚至能通過粥的味道,大致判斷出蘇晚今天又加入了哪些新的、有益的食材。
晚餐的湯盅,成了他忙碌一天後最期待的慰藉。揭開蓋子的瞬間,縈繞而上的藥食同源的香氣,彷彿能洗去他一身的疲憊。他會將她盛來的湯喝得一滴不剩,這幾乎成了他無需言說的感謝。
書房裡那個保溫杯,更是成了他工作時的固定伴侶。裡麵的茶飲會根據季節和他的狀態微妙變化——春夏偏向清熱祛濕,秋冬側重溫中散寒。他不再需要濃茶或咖啡來強行提神,這杯溫和的養胃茶,反而能讓他更持久地保持清醒和專注。
他甚至養成了一個連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的新習慣——出差在外,住在頂級酒店的套房裡,麵對琳琅滿目的選單和酒水,他會下意識地尋找那些清淡、溫和的選項,並且會不自覺地想念家裡那盅帶著特定藥香的湯,和那杯溫度永遠恰到好處的茶。
這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更是一種情感上的歸屬。
他清晰地意識到,自己貪戀的,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舒適,更是那份被人在乎、被人珍視的感覺。蘇晚用這種最樸實無華的方式,讓他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屬於“家”的溫暖。這種溫暖,不同於商場上的縱橫捭闔,也不同於下屬的敬畏服從,它是細水長流的,是貼心貼肺的,是隻屬於他一個人的。
而蘇晚,也在這一次次的“秘密行動”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和表達關心的途徑。
她看著他氣色一天天好起來,看著他眉宇間不易察覺的舒展,看著他逐漸養成的健康習慣,內心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比她曾經在網路上以“零”的身份完成任何一次高難度挑戰,都更讓她感到充實和快樂。
為他研究藥膳方子,挑選優質藥材,叮囑林姨火候,甚至親手縫製那個小小的藥囊……這些瑣碎的事情,因為她傾注了感情而變得意義非凡。她不再僅僅是一個恪守本分的“顧太太”,而是真正參與到了他的生活之中,成為了他健康和安寧的守護者。
他們之間,依然沒有就此事進行過任何正式的交談。他從不問“今天湯裡放了什麼”,她也從不邀功說“我為你調理好了胃”。一切儘在不言中。
但那種緊密的、基於信任和關懷的紐帶,卻比任何言語都更加牢固。
有時,顧晏舟會在喝湯時,抬眸看她一眼,目光相接的瞬間,彼此眼中都帶著一種瞭然於心的溫柔。有時,蘇晚會在他按揉她教過的穴位時,假裝不經意地走過去,輕聲補充一句:“還可以加上中脘穴,效果更好。”而他,則會依言照做。
這種默契,讓那個共同的“秘密”不再是單方麵的付出與接受,而是變成了雙向的流動與回應。
依賴,已然養成。
它不再僅僅是顧晏舟對身體舒適度的依賴,更是兩顆心在日複一日的溫暖浸潤中,逐漸向彼此靠近、相互依偎的必然結果。
這座冰冷的彆墅,因為這份無聲的關懷與依賴,終於真正有了“家”的溫度。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在這場關於健康的守護中,悄然跨越了某個重要的節點,進入了一個更加親密、更加穩固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