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 第235章 珍愛的深意
那場發生在玻璃花房裡、看似隨意的對話,如同水麵上的漣漪,輕輕蕩開後又悄然平息。日子照常流淌,彷彿什麼都沒有改變。
但有些東西,在顧晏舟的心底,已然不同。
夜深人靜時,他再次獨自一人留在書房。台燈下,那幅《共生之城》的手稿被小心地攤開。他沒有像之前那樣帶著審視的目光去探究筆觸與線索,這一次,他的眼神更像是在凝視一件失而複得的珍寶,帶著一種沉靜的、近乎虔誠的溫柔。
指尖虛懸在紙麵上,沿著那流暢而充滿想象力的線條緩緩移動,他彷彿能感受到多年前那個年輕靈魂的溫度與脈搏。那樣耀眼、不受拘束的才華,如同未經雕琢的鑽石,本應在更廣闊的天空下熠熠生輝。
究竟是什麼,讓這顆鑽石選擇了自我隱藏,收斂起所有的光芒,甘願被塵埃覆蓋?
他想起了她偶爾流露出的、與世無爭的淡然,想起了她眼底深處有時會一閃而過的、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寂寥。那或許並非天性,而是風暴過後,留下的寂靜廢墟。
心疼的感覺,如同細密的藤蔓,悄然纏繞上心臟。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觸控到了真相的邊緣。那個“sue”,九成九就是蘇晚。她那段看似空白的過去,必然藏著不為人知的傷痛或不得已的苦衷。
他可以輕易地找到更多證據,甚至可以安排人去歐洲調查那個“匿名藏家”,或者直接拿著這幅手稿,溫和卻不容迴避地向她求證。
以他顧晏舟的能力和手段,撬開一個秘密,並不難。
但是,他沒有。
他凝視著手稿上那個自信飛揚的“sue”字簽名,又想起如今蘇晚那雙大多數時候沉靜溫和、偶爾會因為他的靠近而泛起羞澀漣漪的眼眸。
他想要的,從來不是被逼問出來的、支離破碎的真相。
他想要的,是她心甘情願的、全然的信任與交付。
如果揭開傷疤會讓她再次疼痛,如果追問過去會讓她感到不安甚至逃離,那他寧願讓這個秘密繼續沉睡。
比起滿足自已的好奇心和解開謎團的掌控欲,他更在乎的,是她的感受,是她此刻留在他身邊的那份安心與寧靜。
良久,他緩緩捲起手稿,動作極其輕柔,彷彿怕驚擾了某個沉睡的夢。他沒有將它鎖進保險櫃,而是找出了一個特製的、能恒溫恒濕防氧化的仿古畫筒,將手稿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
然後,他起身,走到書房一角那個嵌入牆壁的、存放著他最私密物品的紅木書架前。這裡沒有商業檔案,隻有一些絕版的書籍、幾件頗有紀念意義的老物件,以及……他母親留下的一些遺物。
他騰出一個位置,將這個看似普通的畫筒,與其他被他珍視的東西放在了一起。
這個舉動,意義非凡。
這不僅僅是一種收藏,更是一種無聲的宣告——他將她的過去,無論其原本樣貌如何,都視作了值得被他鄭重珍藏的一部分。他接納的,是完整的她,包括那些她尚未準備好展示的角落。
做完這一切,他關上了書架的門,落鎖。
鑰匙被他收入抽屜深處。
他知道答案,但他選擇了等待。等待時間撫平她心底可能存在的褶皺,等待她積累足夠的勇氣,等待她真正地、完全地信任他,願意親手為他開啟那扇通往她過去的大門。
這是一種成熟的、深沉的愛的表達——不是占有式的探究,而是守護式的包容。
回到書桌前,他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沉靜而堅定。
他會為她營造一個足夠安全、足夠溫暖的港灣,讓她不必再害怕過去的陰影。他會用行動告訴她,無論她曾經是誰,無論她經曆過什麼,在這裡,在他身邊,她都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
而當那一天到來,她願意主動向他袒露一切時,他會告訴她,他早已知道。並且,他從未在意。
珍藏的深意,在於理解,在於等待,在於那份超越真相本身的、厚重的珍惜。
夜色漸深,書房裡的燈光依舊溫暖。顧晏舟拿起一份檔案,重新投入工作,彷彿剛才那段內心的波瀾從未發生。
隻是,在他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又多了一份需要他用心去守護的、關於她的秘密。而這份守護,將比任何追問都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