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筆記 第43頁
侯衛東原本以為高長江說出修路的建議,村支書、主任們一定會群起響應,沒有料到會是這樣一種冷淡的場麵。他激動地站了起來,道:“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改革進入了新**。外麵世界發展一日千裡,而青林山和二十年前一樣,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這樣?主要原因是沒有通公路。”
他提高了聲音:“我講一件具體的事,山上的住房多是石磚房,還有很多茅草房,而磚房很少,主要原因是山上沒有通公路,大家還需要用馬幫來搞運輸。馬幫馱磚的成本比汽車高得多,運費約等於磚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修公路的原因。”
馬幫似乎是很久以前的傳說,但是由於上青林鄉不通公路,運輸就成了問題,在益楊大部分地方消失的馬幫成了上青林鄉的特色。而昂貴的馬幫運費讓每位村乾部都有切膚之痛,大家就安靜下來,聽著侯衛東說話。
若是修好了公路,最先得利的就是獨石村。秦大江對於侯衛東修路一事是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態度,見他昂首挺胸講道理,道:“侯大學,大道理就彆說了,我們都懂,關鍵是要落實。”
江上山加了一句,道:“侯大學,其他先不說,劉維的設計費怎麼辦?”
侯衛東還沒有回答,焉頭焉腦的尖山村村支書唐桂元說了一句:“修路又不是高科技,搞什麼設計,把路挖出來就行。設計費是冤枉錢,我們村不會出一分錢。”
秦大江馬上反對道:“上青林山上石頭、煤炭都是重車,不搞科學設計,將來不知要弄翻好多車子。”
唐桂元麵無表情地道:“要出錢就由獨石村來出,我再說一遍,這筆設計費尖山村不管。”
“你憑什麼不管,這是大家的路。”
高長江見兩人爭了起來,道:“我同意大江的說法,上青林是修盤山公路,是以後的主公路,山上有石頭、煤炭,這些都是重車,必須要科學設計。”
曾憲剛道:“侯大學,既然修路,錢如何說法,說來讓我們聽聽。”
高長江知道侯衛東初來鄉鎮,這裡麵的道道一時半會說不清楚,打起圓場,道:“大家慢慢討論,中午請大家吃姚瘦子的豆花飯。”
曾憲剛早就盼著修路,道:“吃飯是小事,路怎麼修,總得說些道理,否則讓我們怎麼支援。”
高長江隻得道:“我開啟天窗說亮話,如果大家都同意修路,我和侯老弟就以工作組的名義向鎮政府彙報,請求政府撥點錢。若是政府沒有錢,隻能是上青林七千人來集資,就和以前搞水庫一樣,大家出力辦大事。”他隨即冷著臉,道:“如果大家都不想修路,就當我和侯老弟的話沒有說。今天中午喝了酒,大家永遠不要在我麵前提修路的事情。”
望日村支書賀合全道:“修路是好事,我支援,在座的人都支援。隻是修路是政府的職責,政府不出錢,要政府乾球。今年我們沒有收齊的農業稅、提留統籌都不交了,全部拿來修路。”
侯衛東不知此事輕重,不知不覺點了頭。
高長江嚇了一大跳,斷然地否決這個提議,道:“這是兩件事,橋歸橋,路歸路,不要扯到一起。”
曾憲剛高聲對大家道:“農業稅還是要交,但是鎮裡的積累工和義務工我們不交了,全部拿來修路,這總沒有錯。”又道:“修路是為了上青林的發展,侯大學是外鄉人,修路管他屁事,既然他願意修路,我們百分之一百地支援他。”
秦大江態度最積極,道:“我堅決支援修路,鎮裡不修,我們自己出錢出力也要把路修好。”他看到唐桂元、賀合全等人不太支援,罵罵咧咧地道:“你們幾個肯定是想撿落地桃子,你們不出人出力,等路修好以後老子就豎個橫杆,收你們幾個狗日的過路費。”
在吵吵鬨鬨中,各村總算是初步同意修路。中午在姚瘦子的小館子吃豆花飯。侯衛東原本想下午就到鎮裡麵彙報,誰知一不小心,被幾個支書、主任灌了酒,醒來已是滿天星星。
第二天,侯衛東一早就守在高長江門口,見高長江起床,賠著笑臉道:“高鄉長,昨天喝醉了。下午沒有起來,我們今天下山彙報修路的事情。”
高長江坐在門口搖著蒲扇,道:“9月5日鎮裡發工資了,我們9月5日下山,彙報了工作,又領了工資,免得跑兩次。”他拍了拍腿,道:“年紀大了,爬坡惱火得很,年齡真是不饒人。”
侯衛東心急火燎地道:“9月5日,那還要隔十幾天。高鄉長,這種事情拖不得,久拖必變,我們還是今天下山。”
“侯老弟,好事不在忙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再說,鎮裡麵在人代會上沒有安排修路,多半他們不同意。”
“修路是件大好事,既然村裡都願意修,鎮裡沒有理由不同意,我們下山向領導彙報。”侯衛東對鎮裡事並不清楚,他認為修路是好事,鎮裡應該能同意,因此堅持著要馬上下山。
高長江無奈地道:“我先給趙書記打個電話,侯老弟還真能纏人。”
高長江到樓下打電話之時,侯衛東問了一句以後讓高長江嘲笑很久的話:“高鄉長,鎮裡書記和鎮長都是一把手,到底哪個的官要大一些?”高長江萬萬沒有想到侯衛東會問出這等幼稚問題,撓著頭,道:“政府是在黨的領導之下,你說哪個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