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 第115章 掛牌之後
-
八月的陽光斜照在紅綢覆蓋的銅匾上,青河縣縣委書記趙敏抬手調整了下胸前的黨徽,對身旁的南江省發改委副主任周凡笑道:“周主任,您看這綢布褶皺要不要再拉直些?”
周凡瞥了眼禮儀公司準備的綢布,手指在緞麵上一抹:“不用,自然點好。”他轉身看向正與縣長楊文光覈對流程的秦風,“秦書記,銅匾固定螺栓的防鏽處理檢查過了吧?”
“省建科院派專員做過三次抗風測試。”秦風遞過檢測報告,封麵上“保密”字樣被楊文光用指尖擋住。禮儀小姐托著紅綢剪刀上前時,高跟鞋突然卡進地磚縫隙,秦風蹲身扶住她胳膊,瞥見墊磚的《施工驗收單》影印件——驗收日期竟比開工許可證早五天。
“感謝各位領導為羊鎮發展助力!”主持人的聲音透過音響炸響,紅綢應聲而落。銅匾上“南江省特色小鎮”的金字在閃光燈下晃眼,周凡握住秦風的手低語:“再生骨料技術推廣會可以籌備了。”
青河縣縣委書記趙敏整理著被風吹亂的頭髮,轉頭對電視台記者說:“這是青河縣落實省委‘一鎮一品’戰略的重要成果。”鏡頭掃過縣長楊文光時,他正彎腰撿起飄落的紅綢碎片,上麵粘著半截“宏遠建設”的水印。
玉河市市委副書記張建華戴著白色安全帽,鐳射測距儀的綠點在仿古屋簷上跳動:“允許誤差正負五毫米,這處超了八毫米。”
陪同的縣住建局局長擦著汗解釋:“仿古構件熱脹冷縮係數……”
“《仿古建築工程驗收規範》gb-2012看過嗎?”張建華把測距儀塞給技術員,“三小時內出整改方案。”他突然掀開防塵網,露出鏽跡斑斑的鋼結構加韌體,“文物保護條例旁印著“非正式檔案”字樣。
縣委書記趙敏抿了口茶:“縣裡計劃推廣羊鎮的工程監理雙備份製度。”她說話時,縣電視台鏡頭正掃過趙鐵山掏出的硝酸甘油藥瓶。
投影儀將《視察問題彙總表》打在幕布上,十七項整改要求中有三條標著紅星。市委副書記張建華的秘書分發檔案時說:“第七條鋼結構加固需要省文物局二次認證。”
“縣裡已經成立聯合督導組。”趙敏翻到附頁的gb-2012條款,“三天內完成全麵排查。”
秦風按下錄音筆:“能否請市裡派專家指導整改?”
“玉河設計院明天派人過來。”張建華摘下老花鏡,“你們自己先對照規範自查。”
叢麗麗切換ppt頁麵:“這是施工監控備份視頻,誤差超標段是宏遠建設擅自修改圖紙。”畫麵裡,監理人員正在阻攔工人切割木梁。
羊鎮常務副鎮長劉強抱來半人高的台賬時“不慎”滑落檔案,最上麵《省領導調研接待標準》翻開在“不得乾擾正常施工進度”那頁。張建華眼角跳了跳,端起茶杯冇說話。
羊鎮黨委書記秦風扯鬆領帶,看著窗外的銅匾在夕陽下泛光。趙鐵山敲門進來:“宏遠建設的混凝土抽樣結果出來了,強度差兩個標號。”
“按程式移交縣質監局。”秦風在值班記錄上簽字,“下週省廳要來觀摩再生骨料技術……”
手機突然震動,楊文光的簡訊跳出來:“市裡要求古街整改與安全生產月活動合併推進。”秦風翻開安全生產台賬,在“腳手架扣件抽檢合格率837”上畫了個圈。
暴雨預警在電視螢幕下方滾動,銅匾的投影被閃電切成碎片。秦風抓起手電筒走向倉庫,防汛沙袋堆後露出半截被防塵布裹著的古建築構件——那是上次檢查要求拆除的違規加韌體。
張建華的專車尾燈消失在雨幕中,縣委書記趙敏把秦風叫到包間:“明天縣委常委會要討論特色小鎮後續資金分配。”
“按省裡檔案規定,專項資金必須……”
“檔案是死的。”趙敏用筷子蘸湯在桌麵寫了個“張”字,“今天測距儀那齣戲,你以為真是挑工程毛病?”
縣長楊文光推門進來時,縣委書記趙敏抹掉水漬笑道:“秦書記要把安全生產台賬重新梳理下,特彆是扣件合格率。”
雨點砸在采光棚上像密集的鼓點,秦風望向窗外,新掛的銅匾在探照燈下泛著冷光。他摸到口袋裡那張墊磚的驗收單,簽發人處“王建國”的簽名筆跡,和五年前縣招標辦存檔的筆跡分毫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