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 第337章 亂中取靜
-
雲峽區委大樓的空氣,彷彿被注入了一種無形的、躁動的因子。走廊裡,腳步聲比平日急促,低語聲在茶水間、樓梯拐角、甚至洗手檯前隱秘地流淌。每一道投向區委書記辦公室的目光,都帶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探詢和難以抑製的興奮。
“聽說了嗎?省委組織部考察組昨天到玉河了!重點就是市裡班子!”
“板上釘釘了!秦書記這次肯定高升!副市長?還是直接進常委?”
“我看是去省裡!”
“嘖嘖,破網清源、深改試驗、gdp翻番……這政績,全省獨一份!不升他升誰?”
“區委辦那邊傳出來的,組織部談話名單都擬好了!秦書記排第一!”
……
流言如同長了翅膀,在機關大樓的每一個角落盤旋、發酵,帶著篤定的口吻和添油加醋的細節。乾部們見麵時的笑容多了幾分深意,語氣裡帶著小心翼翼的試探和提前量十足的恭維。就連食堂打飯的阿姨,看到秦風端著餐盤過來,都忍不住多舀了一勺紅燒肉,笑容堆滿:“秦書記,您多吃點!費腦子!”
區委書記辦公室。
秦風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麵前攤開著幾份檔案:《長河聯合體二期項目環保評估報告》、《雲峽教育集團化改革中期督導反饋》、《安全雲峽智慧平台與省應急係統對接方案》。他手裡拿著一支紅筆,眉頭微鎖,在報告上逐行批註,筆尖劃過紙麵,發出沉穩而規律的沙沙聲。
窗外的喧囂與躁動,似乎被那扇厚重的木門隔絕。陽光透過百葉窗,在他專注的側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空氣裡隻有紙張翻動和筆尖摩擦的聲音,沉靜得如同深潭。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進。”秦風頭也未抬。
李浩然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檔案夾,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書記,市委辦轉來的急件,關於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調整的通知,需要您簽批。”
“放這兒吧。”秦風指了指桌角,目光依舊停留在眼前的報告上,紅筆在一個數據旁重重畫了個圈,批註:“此數據來源存疑,請農業農村局會同統計局重新覈實!務必精準!”
李浩然放下檔案,猶豫了一下,低聲說:“書記,外麵……有些傳言……”
秦風手中的筆頓了一下,終於抬起頭,目光平靜地掃過李浩然年輕而略顯焦慮的臉:“什麼傳言?”
“就是……就是關於您……可能要調動的事……”李浩然聲音更低。
秦風臉上冇有任何波瀾,隻是淡淡地問:“浩然,今天‘陽光監督’平台群眾投訴熱點是什麼?”
李浩然一愣,下意識回答:“是……是城北幾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糾紛,還有……紅旗路小學門口放學時段交通擁堵……”
“處理進度呢?”
“電梯糾紛,住建局和街道正在協調方案;交通擁堵,交警大隊已經製定了臨時管製方案,正在征求意見……”
“好。”秦風點點頭,重新低下頭,筆尖落在下一行,“通知住建局張局長和交警大隊王大隊長,下午三點,帶上解決方案,到我辦公室彙報。我要聽具體措施和時間表。”
“是!書記!”李浩然肅然應道,心中那點躁動瞬間被壓了下去。他看了一眼重新沉浸在工作中的秦風,輕輕退了出去,帶上了門。
下午,區委常委會會議室。
會議議題是審議《雲峽區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草案)》。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常委們正襟危坐。但空氣中,卻瀰漫著一絲不同於往常的微妙氣息。有人目光閃爍,不時瞥向主位的秦風;有人發言時,語氣裡帶著幾分刻意的恭敬和謹慎;叢麗麗和周文則神色如常,眼神銳利地掃過草案文字。
輪到分管城建的副區長髮言時,他彙報完草案內容,話鋒一轉,臉上堆起笑容:“秦書記,這個計劃草案,我們反覆打磨了很久,但總覺得還不夠完善。您看……是不是等您……等您那邊大局定了,再根據新形勢調整一下?免得……免得我們白費功夫……”
這話一出,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風身上。
秦風正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麼,聞言,手中的筆停了下來。他冇有抬頭,隻是用筆尖輕輕敲了敲桌麵,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張副區長,城市更新,關乎幾十萬雲峽百姓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這是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不是可以等、可以拖的事情!”
他抬起頭,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最後落在張區長臉上,眼神銳利如刀:
“我的工作安排,是組織考慮的事。在組織正式通知下達之前,我一天是雲峽的書記,就要為雲峽的發展負責一天!”
他拿起那份草案,聲音沉穩有力:
“這份計劃,問題不少!老舊小區改造資金拚盤方案不實!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模糊!曆史街區保護與開發平衡點缺失!拿回去!重新調研!重新測算!下週常委會再審!”
“至於你擔心的‘白費功夫’?”秦風嘴角勾起一絲冷峻的弧度,“為老百姓做事,永遠不會白費功夫!怕隻怕,功夫冇下在實處!”
張區長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額頭冒汗,連連點頭:“是!是!秦書記批評得對!我們馬上整改!馬上整改!”
叢麗麗適時接話,語氣乾脆:“秦書記,城市更新刻不容緩!我建議成立專項督導組,我牽頭,住建、發改、財政、街道參加!倒排工期,壓實責任!確保計劃可操作、能落地!”
“同意!”陳立沉聲道,“安全雲峽平台可以接入更新區域實時監控,為施工安全和輿情風險提供預警!”
“好!”秦風一錘定音,“麗麗牽頭!督導組明天成立!我要看到實實在在的進度!散會!”
他率先起身,拿起筆記本,大步走出會議室。背影挺拔,步履沉穩,彷彿剛纔那場微妙的試探從未發生。
傍晚,長河鎮河灣村。
夕陽的餘暉灑在金色的稻田上,晚風吹拂,稻浪翻滾,空氣中瀰漫著醉人的稻香。秦風冇有帶隨從,獨自一人走在田埂上。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掌心撚了撚,又輕輕撫過沉甸甸的稻穗。
不遠處,王老五正和幾個村民在檢修灌溉水渠,看到秦風,連忙放下工具跑過來。
“秦書記!您咋來了?”王老五黝黑的臉上滿是驚喜,搓著手上的泥。
“隨便走走,看看稻子。”秦風笑了笑,指著稻田,“長勢不錯!今年收成應該更好!”
“托您的福!托政策的福!”王老五憨厚地笑著,隨即像是想起什麼,壓低聲音,帶著關切,“秦書記……聽說……您要走了?”
秦風冇有回答,隻是看著眼前這片豐收在望的田野,聲音平靜:“老王,這地,這稻子,離了誰,都一樣長。重要的是,地有人種,種得好;米有人收,賣得好;日子,有奔頭。”
王老五似懂非懂,用力點頭:“那是!那是!有您在,咱們心裡踏實!您要是真走……咱們……咱們也一定把地種好!把聯合體搞好!不能給您丟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