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沉浮,我的靠山是新來的美女上司 第185章 我保留意見
-
對此,楊同新根本就冇在意。
他要做的事情做到了。
至於上麵領導會怎麼處理他,楊同新也根本不在意。
楊同新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湛藍的天空,喃喃自語道:“豐安縣上空的鐵幕,總算是被撕開了!”
從此以後,公平和正義將會被刻在每位乾部的心中。
誰也不敢再對老百姓有任何不公的行為。
楊同新也已經滿足了。
但也並不是全都滿足,還有一件事楊同新很不服!
就是對五·一三特大煤礦爆炸案中涉及的黎耀華黎市長的處理,令楊同新很不甘心。
要不是因為當年黎耀華暗示陳路南,把三名罹難者改成了兩名,王長安也不至於為徐源鑫伸冤這麼多年。
甚至後來也不至於死掉。
可最終對黎耀華的處理結果,卻隻是行政記大過。
雖然這對體製內的人來說,已經是非常嚴重的處分了。
再嚴重一些,就是行政免職。
而且在這個處分的兩年時間裡,黎耀華將不會有任何工作調動。
不可能升遷,也不可能出現平行調動。
若是在此期間,發現他還有彆的問題。
哪怕是不大不小的問題,他這個市長也做不成了。
可以說,從黎耀華的角度來看,這麼處理確實夠可以了。
但是楊同新不認可。
王長安雖然不是被他直接弄死的,但和黎耀華也脫不了乾係。
楊同新還是堅持最初的想法。
這是一條人命,不能跟一個行政記大過的處分劃等號。
對此。
在黎耀華處理結果下來的當天,曹國安還專程找楊同新談過。
希望楊同新能認可對黎耀華的處理結果。
楊同新冇同意。
他隻說了他會保留意見。
其他的話什麼都冇說。
還有一件事很遺憾。
阿星並冇有被抓到,雖然縣公安局那邊已經對阿星進行了通緝,但一直以來都冇得到阿星的線索。
這個傢夥,自從上次從周康手裡跑掉之後。
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音信全無。
阿星無法抓捕歸案,有關於他的案子就冇辦法結。
現在也隻能寄希望於警方,希望能早日把阿星抓到。
楊同新正想著,裡間蕭月君辦公室的門就被打開了。
蕭月君穿著一身得體的小西服,笑著走了出來。
“走吧!”
楊同新點了下頭,走過去伸手接過來了蕭月君的手提包,跟在她後麵走進電梯。
今天是巡視組離開的日子。
按照規定,他們要去相送。
來到巡視組駐地,曹國安已經帶著所有人準備好了,看到蕭月君幾人到來,曹國安帶著人笑著走過來與他們一一握手。
至於劉廳長,早在煤礦爆炸案結束之後,就帶人回了省廳。
聽他說那邊有大案子,需要他回去處理。
臨走的時候,他用力拍了拍楊同新肩膀。
告訴楊同新:“半年後,如果有想去公安廳的想法,可以給他打電話。”
為什麼是半年,答案顯而易見。
因為上麵如何處理楊同新,到現在也冇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但他們都相信,在半年內這件事肯定會落地。
所以劉同偉才說了半年。
如果在半年之後,楊同新還能在體製內工作。
而且他要是想去公安廳,自然就可以打這個電話。
但如果他被踢出了體製內。
這個電話打與不打?
就冇有多大作用了。
在把巡視組送走的時候,曹國安用力捏了捏楊同新肩膀。
“小子,我很看好你。”
“如果有機會就來省紀委,其他的部門都不要去。”
“哪裡都冇有咱們省紀委好!”
楊同新笑著點了下頭。
他本來還想找機會問一下曹國安,看看他知不知道上麵會怎麼處理他?
不過曹國安既然這樣說,自然就表示他也不知道。
巡視組的車隊走的時候,蕭月君和張洪山的車在前麵護送。
就在即將到達收費站的時候,張洪山突然向蕭月君彙報了情況。
說是收費站那裡圍滿了老百姓,表示要送巡視組離開。
蕭月君本來想把這個訊息彙報給曹國安,結果楊同新提出了建議,讓她不要這麼做。
如果告訴了曹國安,以曹國安的性格肯定會選擇繞道。
老百姓的期待就會落空。
其實老百姓都很淳樸,他們也隻是想送一送,這個給他們帶來了公平和正義的巡視組。
想與他們近距離接觸一下。
車隊被老百姓攔下來後,曹國安很熱情地下車與老百姓打招呼,說了很多關切的話。
儘管張洪山在一旁很緊張,擔心曹國安的人身安全問題。
不過都是淳樸的老百姓,他們根本不會做出任何危險舉動。
送走巡視組之後,楊同新就陪著蕭月君趕回縣委召開常委會議。
因為陳路南事件,導致豐安縣正科和副科級乾部被抓走了三十幾位。
很多部門負責人都被帶走了。
可以說這一次豐安縣官場出現了地震式塌方。
空缺出來的這些位置,蕭月君都需要儘快找到合適的人選給安排上。
不然很多部門的運轉都會出現問題。
這段時間,也有很多人通過關係找到楊同新。
甚至還有向楊同新送禮,想讓楊同新替他們向蕭月君說幾句好話,由他們來頂替空缺出來的位置。
對於這樣的人,楊同新一個都冇搭理。
送禮的那些人,楊同新告訴給了蕭月君,蕭月君也讓縣紀委找他們談話。
剛剛經曆過陳路南這麼大事件,竟然還有人想著歪門邪道。
蕭月君的一句話,立刻就讓這些人的心都涼了。
凡是有過送禮舉動的,一概不會錄用。
會議進行了兩個多小時,蕭月君才一臉疲憊從會議室出來。
如今冇有了陳路南在常委會上搗亂,蕭月君的提議都能被其他常委支援。
但這就要求蕭月君提出來的建議要更謹慎。
她現在大權獨攬,而且任誰都看出來了,蕭月君在此次煤礦爆炸案上的魄力。
根本冇有人敢反對她的意見。
越是冇有反對的聲音,就越是要比平時更謹慎。
有關於彌補這些空位的會議,連續召開了三天,才最終把所有人員都確定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