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風雲之我連升三級 第64章 技驚四座的方案
“我不這麼認為,如果可以讓咱們縣直接和省內的高速連通的話,那對於咱們縣的招商引資來說一定是一個利好,特彆是很多物流的運輸效率會大大提高的。”副縣長趙永紅也表達著自己的觀點。
“是啊,而且本身就有一條國道連線著寧海市區,我們可以對舊路進行適當的修繕和拓寬,然後在修建一條連線省內高速的新路,確實沒有必要修建兩條通往市區的道路。”副縣長高明宇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雙方的觀點都各自有著道理,一時間氣氛有些緊張。這時候林天海開口了。
“大家的觀點都有道理,我這幾天也仔細的研究了一下。我認為,既然現在咱們決定了要修路,那麼就要長遠的來看,不能侷限於眼前。我仔細研究了一下咱們屯門縣的地圖。現有的這條國道,進入縣城之後,連線的是咱們的老城區。如果將來咱們要是發展旅遊業的話,咱們屯門的大部分景點都在縣城的另一側,需要穿過整個縣城,而咱們縣城內部的道路也並不寬敞,到時候一定承載不了這麼大的車流量。所以我的意見是在縣城的另一側新建一條快速路,直達寧海城區,這樣未來如果前往景區的話,可以不比穿過縣城,而即使回縣城的居民,也可以從另一側回到縣城。”
聽到林天海的話,與會的眾人都看向了自己手中的地圖,陷入了沉思。林天海頓了頓,又接著說道。
“當然了,原有的國道,咱們也不能荒廢掉了,大家可以這條寧濱高速,它距離咱們的國道最近處隻有幾公裡的距離,而且那邊地勢我也特意看過,是個平原,我們可以在這裡修建一個出口,建設一條聯絡線,同時把現有的國道拓寬成雙向四車道的道路,這樣一來,無論是寧海市區,還是我們屯門縣,都可以通過這條聯絡線直接進入省際高速。如此一來,咱們屯門縣的交通便利性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林天海的話讓大家都被震撼到了,他們沒有想到,這位年紀輕輕的縣長,竟然考慮的如此周到,都不由的放下了對林天海的輕視。
“縣長考慮的很周全啊,可以說是相當完美的方案,我還是想的簡單了。”李芳不由的讚歎道。
“確實,縣長考慮的更加長遠,紫霞山這個當年咱們縣打造的風景區,雖然已經荒廢了,但是其實還是很有潛力可以發掘的,當年製約的主要一個因素就是交通的不便。記得當年我還在縣規劃局的時候,就經常去這裡爬山,不過可惜的是,去那裡的基本都是咱們縣裡的本地人,很多人都和景區的管理人員熟悉,自然就不願買票,久而久之,景區入不敷出,自然就開不下去了。”高明宇有些惋惜的說道。
見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林天海便看向李力說道:“李縣長,您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沒問題,縣長的這個方案非常好,我舉雙手讚成。”李力表態道。
“好,那李縣,趙縣,就麻煩你們安排規劃局和財政局製定相應的方案和預算,回頭我好在常委會上和書記彙報,如果能順利通過的話,我這去趟省裡,看看能不能把咱們的方案給批了。”林天海開始佈置起了工作。
兩位副縣長自然答應了下來,畢竟修路這種事情,不但對自己來說是個不小的政績,到時候的工程恐怕自己還能再撈點油水,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關局,咱們社會治安方麵有什麼問題沒有?”林天海看向了關愷開口道。
“縣長,咱們縣局目前正在進行整風肅紀,特彆是對於咱們乾警的工作紀律,工作作風進行學習整頓工作。社會治安總體良好,沒有發生重大惡性的刑事案件和群體**件。”關愷彙報道。
“好,不過也不要放鬆警惕,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有投資人來縣裡考察,咱們一定不能關鍵時刻掉鏈子,要防患於未然。”林天海囑咐道。
不過與會的眾人,則是被林天海話中那句:“可能會有投資人來縣裡考察”所吸引了,屯門縣已經很久沒有人來考察了,更彆談投資了。難道新縣長真的有把握能讓人來投資?所有人的心裡都打上了問號。
“高書記,這新縣長要修路啊,還說會有老闆來投資考察,不知道真的假的。”縣政府的會議剛剛結束,常務副縣長李力便迫不及待的跑到了高長河的辦公室來彙報工作。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他當著那麼多人的麵說了要修路,那這個路不管能不能修起來,至少態度他要做出來麼。”高長河點燃了一支煙,“不過話說回來,人家這個修路的方案做的確實是麵麵俱到,把問題都考慮的很全麵,要是換成你們幾個,哼。”
聽到高長河的話,李力不免感覺有些尷尬,“那書記,回頭要是上了常委會,咱們就給通過了?”
“當然,為什麼不通過?不但要通過,而且後期全縣都要全力配合好修路這個事,一定要把這個專案給敲定了,要是省裡不願意批這個專案,我讓老李過來讚助點,至少兩條路得修通一條。”高長河舉著煙肯定道。
“好,書記,我明白了。”
今天的縣政府辦公會開的很成功,林天海非常滿意,自己的這第一把火算是燒起來了,就是不知道能燒的久,燒的旺了。
“縣長,這是給您挑選的幾個聯絡員,您看下,要是沒有中意的,我再去給您挑。”王剛拿著幾張簡曆來到了林天海的麵前。
林天海接過簡曆,認真的看了起來,三個小夥子年齡都不大,一個剛剛畢業,在縣政府辦公室工作,另外兩個都工作了幾年,分彆在縣政策研究室和縣發改委。林天海思索了一下,決定還是選擇那個剛剛畢業的一張白紙的小夥子,於是拿出了一張簡曆,“就他吧,劉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