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140章 殺雞取卵
林如海正想著,陳尚書拿出了第二封聖旨。這封聖旨上大肆讚揚林如海,並說明瞭賞賜他一棟揚州的七進彆院,字裡行間儘顯皇恩浩蕩。
林如海接旨後,卻顯得不像接上一封聖旨那樣高興。他垂眸盯著聖旨上的字跡,眉頭微蹙,眸中閃過一絲憂慮。
陳敬庭不解,目光中帶著疑惑,問道:“林大人對聖旨有異議?”
林如海趕緊回過神,拱手道:“陳大人說笑了,下官怎會對聖旨有異議?陛下能將彆院賜予下官,這是下官全家上下的無上榮耀。隻是下官如今是捉襟見肘,那麼大的宅子,光是日常的修繕維護、仆役開支,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隻怕是無力養護。”他的聲音帶著幾分無奈,想到自己幾乎捐出全部身家,眼下的窘境確實棘手。
一旁跑來湊熱鬨的揚州知府聞言哈哈大笑道:“林大人說笑了,聖上賜下的宅子就和各個王宮府邸一樣,是由所在地的府衙給撥銀子修繕的。林大人放心,本官肯定不會剋扣你這筆錢款,讓林大人居無定所的。”說著,還拍了拍林如海的肩膀,以示安撫。
林如海恍然大悟,臉上露出釋然的笑容,趕緊躬身感謝知府大人解惑:“原來如此,倒是下官孤陋寡聞了,多謝大人解惑。”
聖旨宣讀完畢,林如海、揚州知府等人全部各自上衙,隻剩陳尚書和東平郡王等人,看著四百多萬兩銀子交接。
現場銀箱堆疊如山,衙役們進進出出,將一箱箱銀子抬出,清點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
陳尚書去看交接時,一下就被手指飛快,打著算盤的錢常旺吸引了目光。那算盤珠子在錢常旺手中上下翻飛,如同靈動的精靈。他站在這小人身後看了半日,目光中滿是驚歎。這孩子不僅算盤打得又快又好,而且結果十分準確,一人竟能抵得過三、四個人,看的陳尚書眼中金光直冒,彷彿發現了稀世珍寶。
一旁停下來喘口氣的林淡見此,就知他師父又看見了好苗子,笑道:“師父,這孩子就是我跟你說的蘇州商賈之家的幼子。於學術上不靈,但這一手算盤神技無人可及。”
陳尚書摸著鬍子點頭說道:“原以為你有所誇大,不想這孩子竟比你口中說的還要厲害。如此苗子應多加培養。”
說罷,他蹲下身子,和藹地問道:“小娃娃有沒有參加今年的算工考覈?”
錢長旺停下手中的算盤,有些靦腆地說:“蘇州知府府衙和縣衙都派了人來我家,隻是我年紀尚小,還不足十歲,不符合參考條件,等過兩年再報不遲。”
陳尚書急得搖頭,在心中想著:過兩年?這兩年能解決多少東西?
於是又道,“沒關係,老夫給你寫一個手書,算了,此次你直接同老夫進京,老夫要把你舉薦給陛下。”
錢長旺眼睛一亮,又有些忐忑地看向林淡,得到肯定的眼神後,才欣喜地答應下來。
林淡在旁邊一邊算一邊聽了一耳朵,心想這古代的皇帝也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好當,原來芝麻大小的事都是要說給他聽。
一時又覺得皇上脾氣十分的好,每日交上來的事情有大有小,他也竟都能耐著性子看完。由此可見大多數古代帝王的脾氣其實都還不錯。
揚州巡鹽禦史府衙裡,算得上是一派其樂融融的場景,但江南鹽商會裡就可謂是愁雲慘淡了。
在此之前,鹽商們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畢竟,無論是送給林如海的銀子,還是好處他一樣沒差的照單全收了。比前幾任巡鹽使收的還要痛快。
汪守業等人本覺得巡鹽禦史,也不過是個花花架子,加之他們的後台正是北靖王。而榮國府與北靜王同屬一派,新任的巡鹽禦史是榮國府的女婿。想來已經被人打了招呼,不會為難他們,那麼也就是兩邊各做個樣子就好。汪守義也很識趣的送出去了一個小倒黴蛋,給林如海做政績。
可不想幾日前林如海突然要變賣所有家產。這個訊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鹽商們中間炸開了鍋。汪守業大驚之下,立刻派人查探詳情,畢竟無緣無故,林如海應該也不能做這樣的決斷。
放出去的人帶回了不少訊息,一說,林如海覺得自己命不長久,無人能護住女兒,所以出此下策;二說宗族想要貪沒他的家產,他與宗族不睦,所以不願將家產留給宗族;三說榮國府竟要他夫人的命,氣的林如海對家產做了這樣的處置。
剛開始汪守業對第三個訊息是最為不相信的,虎毒不食子,這榮國府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但是隨著收集到的訊息越來越多,也不由得他不信。
京中的線人傳話,榮國府這幾個月來大有縮減用度之勢,想來是現銀有些不夠用。哎,新任的內院管事璉二奶奶又放了不少印子錢出去,大有斂財之勢。
結合到林如海無子,汪守業現在越來越覺得榮國府圖謀姑爺家產應是實情。他商會裡有一個算一個,無不痛斥榮國府短視。若是將姑爺劃到自己陣營,有他們這群鹽商孝敬,每年總有個二三十萬兩。何必殺雞取卵?
最讓汪守業心驚的則是林如海與他們的相處還和從前一樣,每月的孝敬按時催收。竟沒有一點異樣。可若說他貪財,他幾乎捐了全部身家給國庫,這點孝敬銀子,不過杯水車薪。汪守業覺得事有蹊蹺,趕緊召集眾人商議。
殊不知,林如海似是活過兩世之人。夢中他與鹽商周旋是錯誤有二。一是:誤信了汪守業是好人。二是:錯用了迂迴戰術。
上一世他采取的是迂迴的政策,從鹽商外圍入手,雖也懲處了不少,但都是小打小鬨。他原想的是一點一點剪掉鹽商們的羽翼,再處置掉核心。
不想上天跟他開了個玩笑,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掃清江南鹽政之弊。這一世,他再到江南,每一個出招都直指汪守業等大鹽商。他暗中命親信收集鹽商們私運私鹽、偽造鹽引、偷稅漏稅的證據,憑借夢中的記憶,順利買通了鹽商會裡幾個不得誌的小頭目,從內部瓦解鹽商的防線。
他故意收下鹽商們的賄賂,就是為了讓他們放鬆警惕,以為自己和從前的巡鹽使一樣,是可以收買的。如今他又得了一隊禁衛軍,辦起事來更加無所顧忌。
有戶部尚書陳大人和東平郡王在揚州禦史府衙住著,這幫鹽商即使要出昏招,也要有所畏懼,所以他索賄起來更加肆無忌憚,實則是在麻痹鹽商,等待時機,準備給他們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