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官居一品養黛玉 > 第226章 國丈賈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226章 國丈賈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且說自元春晉封賢德妃的恩旨飛降榮國府,那冷落多時的朱漆大門前,複又車馬喧闐,冠蓋雲集。遞帖子請安的、攀舊交敘話的、借著由頭送賀禮的,絡繹不絕,直把門房小廝支使得腳不沾地。

賈母與王夫人自是精神煥發,應酬著這潑天的富貴氣象。然而,這煊赫門庭下的熱鬨,於深諳其中虛妄的林淡眼中,不過是浮光掠影,世家往來,場麵文章罷了,左不過錦上添花,並無多少新鮮意趣可陳。

真正牽動他神經的,是遠在數千裡之外瓊州的訊息——那位頂著“學差”頭銜南下的二老爺賈政。這日,心腹武三步履匆匆趕來彆京郊彆院稟報南邊的訊息。

“南邊的訊息?”林淡擱下手中茶盞,“瓊州天遙地遠,你們如何探知得這般迅捷?”

武三躬著身,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得:“回大人,賈老爺啟程赴任那日,小的便精心挑選了三名精明強乾、體格健壯的弟兄,同時啟程。故此訊息來源,大人儘可放心,絕無虛假。”

他頓了頓,語氣更添幾分邀功之意,“小的已經請示過自家主子了,老爺還誇小的思慮周全,辦得妥當呢。”

“周全……確是周全。”林淡低聲重複,心中卻泛起一絲複雜的歉疚。

瓊州!那是何等去處?此時此地,絕非後世椰風海韻的度假天堂,而是瘴癘橫行、流放重犯的蠻荒煙瘴之地。想象那三位兄弟因自己一念之需,便要從繁華帝京,跋涉千山萬水,深入那不毛之地,忍受酷暑濕熱、蚊蟲肆虐,隻為盯住一個賈政,林淡便覺得於心難安。

他輕輕叩了叩桌麵,喚過貼身長隨:“林伍,去賬房支一百兩銀子來。這是我額外賞給那三位兄弟的辛苦錢,權當一點心意。”

武三聞言,臉上瞬間綻開笑容,腰彎得更低了,聲音裡透著感激:“小的代他們仨,叩謝林大人恩典!”他心裡明鏡似的,這一百兩雪花銀裡,至少有十兩是林大人對他這份“周到”的嘉許。林大人出手,向來體恤下屬,在他手下辦事,銀錢上從不教人寒心,這份舒心,武三感念於心。

林淡的賞銀也是計算過的,按本朝規矩,外任官員通常三年一任,即便留任也需回京述職。如此算來,那三位兄弟每年都能額外得十兩賞銀,三年便是三十兩。在這京中,十兩銀子足夠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穀開銷,其購買力換算成後世,約莫相當於一萬到一萬二千元。

待林伍領命退下,林淡收斂心神,目光重新聚焦在武三身上,語氣轉為凝重:“那位二老爺,在瓊州究竟惹出了什麼禍事?”若非緊要關頭,遠隔千山萬水,那邊絕不會輕易動用人力傳遞訊息。

武三神色一肅,壓低聲音道:“南邊傳信說,這位二老爺甫一到任,便碰了個天大的釘子。瓊州當地的那些讀書人,明裡暗裡,處處與他為難,竟是……竟是公然抵製這位新任學政大人!”

林淡聽罷,臉上並無半分意外,學政一職,掌一省文教、科考大權,地位清貴,雖無明文鐵律,但自本朝開科取士以來,能擔此重任者,無一不是貨真價實、金榜題名的進士出身。

賈政?一個靠著祖蔭和女兒裙帶關係,才勉強得了五品員外郎虛銜,連正經科舉門檻都沒邁進去的“假正經”,更遑論什麼書香世家的底蘊。瓊州那幫子飽讀詩書、心高氣傲的士子們,能買他這“恩蔭老爺”的賬才真是咄咄怪事!

這結果,倒是早在他林淡預料之中。

“這當頭一棒,想必讓這位二老爺很不好受?”林淡語氣帶著一絲譏誚。

“大人明鑒!”武三連連點頭,“信中說,賈老爺初時事事不順,門庭冷落,文書被擱置,宴請無人應,甚至連府學裡的生員都敢當麵頂撞。這位爺鬱結於心,著實消沉了好些日子,在衙署裡長籲短歎,連門都不大願出了。”

“哦?”林淡挑了挑眉,這倒符合賈政那點可憐的自尊心,“然後呢?他總不會就此認命了吧?”

“大人料事如神!”武三臉上露出一絲古怪的笑意,接著道,“轉機就在前些日子。瓊州本地一個姓胡的七品知縣,不知使了什麼門道,竟將自己‘府中’的一位‘千金’,許給了賈老爺做妾!”

“七品知縣?將女兒嫁與人為妾?”林淡的眉頭瞬間擰緊,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一個正經官家小姐,豈肯自甘下賤做妾?這胡知縣莫不是失心瘋了?”

武三左右瞟了一眼,湊得更近些,聲音壓得如同蚊蚋:“大人有所不知,信中特意點明,那所謂的‘千金’……實則是個精心調教過的揚州瘦馬!那位胡知縣,本就是個慣會鑽營、心思活絡的,不知從何處弄來這尤物,專為攀附權貴之用。此番,怕是瞅準了賈老爺失意煩悶,正好投其所好,送上這份‘厚禮’。”

“原來如此!”林淡恍然大悟,眼中閃過一絲鄙夷。瘦馬,不過是用銀子堆出來的玩物,身份低賤,用來做妾送人,對這些鑽營小吏而言,是再劃算不過的買賣。

“那賈政呢?他……就笑納了?不曾有半分推拒?”林淡追問,雖知答案,仍想確認賈政的底線究竟低至何處。

武三臉上那抹古怪笑意更深了:“信中倒未詳述賈老爺如何推讓,隻說那胡知縣一口一個‘國丈大人’地奉承著,哄得賈老爺是心花怒放,極其受用。如今在瓊州,這位賈二老爺,可是真真兒擺起了‘國丈’的架子!出行排場大了,說話腔調高了,除了那幾個根基深厚、骨頭硬的讀書人依舊不買賬,其他那些趨炎附勢之輩,明麵上倒都‘順從’了。那胡知縣,更是借著這層關係,儼然成了賈老爺在瓊州的第一心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