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232章 賢徳妃不快
酉時的鐘聲早已響過,最後一抹殘陽如同熔化的赤金,潑灑在琉璃瓦的重簷廡殿頂上,將整座皇宮鍍上一層沉甸甸、卻又帶著幾分淒豔的金紅色。
這夕陽下的富貴,此刻在鳳藻宮的賢德妃賈元春眼中,卻隻覺刺目而冰冷。
鳳藻宮內,靜得可怕,唯有更漏滴答作響,聲聲敲在人心上。
案幾上精緻的宮燈早已點燃,卻驅不散殿中彌漫的寒意。
元春端坐在主位的鳳榻上,一身華貴的妃色宮裝襯得她麵容豔麗,但那雙曾顧盼生輝的鳳眸裡,此刻卻淬滿了寒冰與壓抑的怒火。她纖細的手指緊緊攥著袖口繁複的金線刺繡,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酉時已過,禦前侍奉的太監身影,依舊杳然。
“啪嚓——!”
一聲清脆刺耳的碎裂聲驟然劃破死寂!
元春猛地起身,將手邊小幾上那隻價值不菲的官窯青玉茶盞狠狠摜在地上!上好的瓷片瞬間四濺飛散,滾燙的茶水和幾片碧綠的茶葉狼狽地潑灑在光潔如鏡的磚地上。
“娘娘息怒。”殿中侍立兩側的宮女們,全都嚇得魂飛魄散,膝蓋一軟,“噗通噗通”跪了一地,額頭緊緊貼著冰冷的地麵,身體控製不住地微微顫抖,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一時間,殿內隻剩下瓷片滾動和更漏滴答的聲響。
“息怒?本宮如何息怒?!”元春的聲音因極致的憤怒而微微發顫,帶著尖銳的冷意,目光如刀般掃過地上瑟縮的眾人,“蘭心!”
“奴……奴纔在!”被點到名字的蘭心渾身一激靈,慌忙抬起頭,臉色煞白。
“去!”元春抬手,指尖直指殿外,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給本宮打聽清楚,皇上今晚……是不是又被那個下作的小賤蹄子給勾了魂去?!”最後幾個字幾乎是從齒縫裡擠出來的,充滿了刻骨的怨毒與鄙夷。
“是!奴才這就去!”蘭心如蒙大赦,立刻手腳並用地爬起來,連裙裾沾了茶水汙漬也顧不上了,生怕慢了一步,那滔天的怒火便會將自己焚成灰燼。
殿內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
另一個大宮女蘭卉伏在地上,內心掙紮煎熬。她並非對賢德妃有多少死心塌地的忠心,隻是在這深宮之中,主子與奴才的命運早已死死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若賢德妃當真失勢,鳳藻宮上下,包括她蘭卉,都絕無好下場。猶豫再三,她還是鼓起僅存的勇氣,低聲勸道:“娘娘息怒,請……請保重貴體。隔牆有耳,方纔的話……若傳出去,恐……恐對娘娘清譽不利。”
“哼!”元春冷哼一聲,胸膛劇烈起伏了幾下,終究是顧忌著宮規森嚴,強壓了些許音量,但話語中的怨毒絲毫未減,“本宮哪句說錯了?一個奉茶遞水的賤婢!卑賤如泥的出身,也配與本宮爭輝?若非錦妃那個賤人在背後給她撐腰,就憑她?本宮捏死她如同捏死一隻螞蟻!”。
提到“錦妃”二字時,元春眼中恨意更濃。那洛美人玉珠,本是錦妃宮中的奉茶宮女,不知使了什麼狐媚手段爬上了龍床,一朝得幸,竟從卑微宮女搖身成了洛選侍,上月更是晉了美人位份,風頭無兩。
自她承寵以來,皇帝踏足鳳藻宮的次數便銳減。上月皇帝進後宮十二次,留宿她賢德妃處的竟隻有可憐巴巴的兩次!這叫她如何不恨?如何不怨?曾經獨占鼇頭的恩寵,如今竟連平分秋色都做不到,甚至被一個宮女出身的賤婢壓了一頭,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蘭卉見元春聲音小了,知道她聽進去了一點,連忙抓住機會繼續寬慰,聲音放得更柔更緩:“娘娘說得是。那洛美人不過是一時的新鮮玩意兒,皇上圖個新鮮罷了。論出身、論氣度、論長久以來的恩寵,這後宮裡誰能及得上娘娘您呢?您還有榮國府做倚仗呢!這纔是真正的根深蒂固。那洛美人,不過是無根的浮萍,連個像樣的母族都沒有,她再如何,也越不過您這座高山去。”
這番話,尤其是提到顯赫的母族賈府,果然稍稍撫平了元春的戾氣。
她緊繃的下頜線緩和了些,但心中的不忿仍未平息,她恨恨地坐下,語氣依舊刻薄:“本宮自然知道她越不過去!本宮隻是……不恥錦妃!分寵?嗬,她倒是會挑人,竟選了這麼個下賤胚子來膈應本宮!她以為憑這種貨色就能分了本宮的寵?簡直癡心妄想!”她將所有的怨氣都遷怒到了錦妃身上,認為是錦妃故意扶持洛美人與她作對。
就在這壓抑的氣氛中,殿外傳來了急促而細碎的腳步聲。蘭心回來了,她臉上帶著一種複雜的神情,有些慶幸。
“如何?皇上可是宿在含芳閣了?”元春立刻追問,眼神銳利如鷹。
“回……回娘娘,”蘭心喘勻了氣,趕緊回稟,“不是洛美人。奴才仔細打聽了禦前的公公,說……說皇上是去了雲岫宮,寧妃娘娘那兒。”
“寧妃?”元春的眉頭瞬間蹙起,寧妃?
“皇上怎麼會突然去雲岫宮?”
蘭心連忙補充道:“奴婢特意多問了一句。禦前的小杜子說,是因為今日六殿下回京了,皇上……皇上是去看望六殿下的,順道就在寧妃娘娘宮中歇下了。”
“六殿下……”元春喃喃重複了一句。
蕭承煜歸京,皇帝去看望兒子,留宿生母寧妃宮中,這理由天經地義,任誰也挑不出錯處。她滿腔的怒火和針對洛美人的刻毒咒罵,此刻像是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瞬間啞了火。再大的怨氣,麵對皇帝關懷皇子的正當理由,她也無法發作,更不敢置喙。
她沉默了。殿中那股幾乎要凝成實質的暴戾氣息,隨著“六殿下”這三個字的出現,悄然消散了大半。
跪在地上的蘭卉、蘭心以及一眾宮女,都暗暗鬆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終於得以稍緩。夕陽的最後一絲餘暉徹底沉入宮牆之外,鳳藻宮內,隻剩下跳躍的燭火映照著賢德妃那張依舊明豔、卻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與不甘的臉龐。
――
雲岫宮內,燈火通明卻自有一股靜謐安然之氣。
不似鳳藻宮的富麗堂皇,也不似含芳閣的刻意嬌媚,這裡的陳設典雅素淨,幾盆綠意盎然的蘭草點綴其間,透著一股與世無爭的書卷氣。
皇帝斜倚在臨窗的紫檀木羅漢榻上,眼神溫和地看著坐在下首圈椅上的少年。
六皇子蕭承煜神采飛揚,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在江南幾年的見聞趣事,講到興奮處,手舞足蹈,少年意氣風發。
寧妃安靜地坐在一旁,唇角噙著一抹溫柔至極的笑意,目光在夫君與兒子之間流轉。
她不插話,隻是專注地聽著,偶爾在兒子講到驚險處時,眼底會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心疼,隨即又被欣慰和驕傲取代。
禦前總管大太監戴權,垂手侍立在三步之外,身形紋絲不動,眼觀鼻,鼻觀心,如同泥塑木雕,將自身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但他低垂的眼瞼下,那雙閱儘滄桑的眸子卻清明無比。
宮中有許多人糊塗著,被表麵的恩寵浮華迷了眼,爭得頭破血流。但他們這些常年侍奉禦前的人,心裡卻跟明鏡似的。
若論真正的、長久的恩寵,這後宮之中,有誰能及得上眼前這位看似不顯山不露水的寧妃娘娘?
戴權心中無聲地哂笑。那些為了一夕承寵鬥得你死我活的妃嬪們可曾想過,除了祖宗規矩定死的初一、十五必須宿在皇後中宮,這偌大的後宮,還有哪位嬪妃能月月雷打不動,至少見到聖顏兩次?
無論刮風下雨,無論朝政多麼繁忙,皇帝總會抽出時間踏足這雲岫宮,有時是午膳,有時是晚膳,有時隻是坐下喝杯茶,看看兒子,與寧妃說上幾句家常。這份持續了多年的“慣例”,早已超越了尋常的“寵幸”,更像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與眷戀。
戴權在皇帝還是潛邸皇子時就跟在身邊伺候的老人兒了。皇帝登基後,念其多年勤謹忠心,親賜了他掌宮內監的顯赫位置。坐在這個位置上,他看儘了後宮風雲變幻,比任何人都看得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