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官居一品養黛玉 > 第270章 愜意的林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官居一品養黛玉 第270章 愜意的林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話音未落,趁著林淡還愣神的功夫,林清已經抱著那床錦被,像隻偷了腥的貓兒似的,一溜煙躥上了床。

錦被上用金線繡著的纏枝蓮紋在燭光下流光溢彩,被他這麼一攪,簌簌地抖落滿床細碎的光暈。

“二哥,天色不早了,早些安歇吧,弟弟我可先睡了。”

他話音帶著得逞的笑意,話音未落就麻利地裹緊被子麵朝裡躺下,一雙杏眼緊緊閉著,長睫毛卻忍不住微微顫動,擺明瞭是在裝睡。

動作行雲流水,毫不客氣地占據了床榻正中央,徹底斷絕了林淡想在上麵滾上幾滾的念想。

林淡瞪著那霸占了自己一半領地、裹得像個蠶蛹似的弟弟,哭笑不得,最終隻得認命地吹熄了蠟燭,在那剩下的、被擠壓得有些可憐巴巴的半邊床上躺下,聽著身邊人很快傳來的均勻呼吸聲,心裡那點想要打滾撒歡的念頭,徹底化為了無聲的歎息,湮滅在黑暗裡。

翌日一早,天際還是一片沉沉的墨藍,星子尚未褪儘,凜冽的寒氣彷彿能透過窗紙鑽進來。

卯時初,林淡就被林伍輕聲喚醒了。

他睡眼惺忪地坐起身,屋內隻點著一盞昏黃的油燈,勾勒出林伍恭敬的身影。

十二月京城的早晨,冷得嗬氣成霜,離開溫暖的被窩簡直是一種酷刑。林淡一邊打著哈欠任由小廝伺候著穿上冰冷的官袍,一邊瞥向裡側——林清裹著他的錦被,睡得正沉,臉頰紅潤,呼吸綿長,一副不知人間疾苦、安然酣夢的模樣。

兩相對比,林淡心裡頓時湧上一股難以言說的哀怨,簡直比窗外的寒風還要刺骨幾分。

唯一能聊以自慰的,便是他如今已熬到了五品官,總算有資格在這樣滴水成冰的天氣裡,坐著馬車去上班了。

若還是從前那般,需要頂著刺骨的寒風騎馬穿越半個京城,那滋味,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骨頭縫裡都冒涼氣。

本朝雖無明文律例規定,但官場之中自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矩。

五品以下的官員,鮮少有乘坐馬車的,一來未免過於招搖,恐惹物議;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囊中羞澀,實在負擔不起。

一般而言,唯有三品以上的堂官大佬,或是世代勳貴之家的子弟,出門方以轎子代步,顯赫身份,從容不迫。

而四、五品的官員,則多以馬車出行,既保全體麵,也比轎子快上許多。

至於五品以下,通常便是騎馬或者是驢。

因為,即便是這看似尋常的馬車,背後卻有一個關鍵——家中須得養得起馬。本朝馬價雖不算極度昂貴,一匹尋常代步的馬匹約需二十至三十兩銀子,好些的也不過四十兩左右。但養馬卻是一項持續的開銷,光是草料、豆料、馬夫的人工,一年下來至少也需十二兩白銀。

以他自身為例,五品官的年俸為十九石,摺合白銀約一十九兩,全年俸祿共計二百二十八兩。單看數字,似乎養匹馬綽綽有餘。

可實則不然,京官開銷浩繁,人情往來、衣食住行,處處要錢。

也虧得他本就家底頗豐,若真是個毫無根基、僅憑俸祿度日的寒門官員,用這二百多兩銀子在京城養活一大家子人,恐怕捉襟見肘,時常要麵臨饑荒。

因此,許多家境清寒的官員,便會選擇以驢代步。一頭健驢不過三、五百文錢,一年的喂養成本也僅在三兩銀子上下,無疑是實惠又儉省的選擇。

――

那一頭,天色依舊漆黑,林淡早已在戶部衙門的直房裡點起了蠟燭,就著那一點跳躍的昏黃光芒,開始埋首於浩繁的卷宗公文之中。

另一邊,林清一直睡到天色大亮,陽光透過窗欞,在被麵上投下溫暖的光斑,方纔悠悠轉醒。

他愜意地伸了個懶腰,手臂習慣性地往旁邊一搭,觸手所及一片冰涼,被窩裡早已沒了溫度,顯見他那位勤勉的二哥起身已久。

他也不著急,慢悠悠地起床梳洗,神清氣爽。之後便去給祖母請安,和黛玉一起陪著祖母用早飯。

席間看著黛玉用調羹小口小口喝著粥的乖巧模樣,心情愈發舒暢,在心中暗自琢磨他以後要是有了女兒,也要養成侄女這般。

用罷早飯,他便和黛玉一起,腳步輕快地前往書房,聽朱先生講學。

如今朱先生已為黛玉開講《四書》中的《孟子》。

先生教學極有法度,深知黛玉年紀小且體質偏弱,每日隻講授一個半時辰,便會讓她休息一刻鐘,之後再教導一個時辰的棋藝或繪畫,張弛有度。

林清每日雷打不動地在一旁旁聽。

他雖早已讀過這些經典,但溫故而知新。更主要的是,朱先生不愧為當世大儒朱玄之子,學識淵博,見解獨到,每每講解經義,總能另辟蹊徑,發前人所未發,讓林清每每聽得入神,隻覺得如飲醇酒,受益匪淺。

在黛玉休息的那一刻鐘裡,林清有時會拿出自己近日所作的策論文章,恭敬地請朱先生點評指正;有時則會與先生探討一些經史疑難,或是閒談幾句時事文章。

朱先生見他好學深思,也頗為喜愛,總是悉心指導,暢談不倦。

待黛玉重新開始學習琴棋書畫時,林清便退回自己的書房,靜心攻讀詩書,或是練習文章。

到了晚間,估摸著他二哥該下衙回府了,他便將白日裡積攢下的疑難問題整理出來,興衝衝地跑去尋林淡探討求解。

偶爾興致來了,或是問題實在太多,他便又耍賴似的蹭在哥哥房裡住上一晚。

這般日子,有良師指點,有兄長可依,有幼女相伴,讀書進益,生活無憂,林清隻覺得心胸開闊,暢快無比。

最為直觀的體現便是,他每日埋首書卷,隻覺得思路格外敏捷,記憶分外清晰,所學所悟,往往能舉一反三,真正是事半而功倍。

林清的日子過的愜意無比,可京中另一戶人家正如烈火烹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